目录导航:
- 宋代三冗及积贫积弱问题
- 北宋中期“三冗两积”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 三冗两积是什么时期的
- 北宋三冗两积什么意思
- 北宋宰相为什么当知州的多
- 历史上哪些朝代 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
- 北宋时期文官变多的原因是什么
- 北宋三费是哪三费
宋朝三冗指冗官,冗兵,冗费。宋朝开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很多分化事权措施导致机构多,官多,而且提高科举录取名额,文官待遇,导致开支浩大!为防地方叛乱加强中央禁军,及防御边疆导致军队庞大,但由于重文轻武,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所以说宋朝最终造成积贫积弱局面!
北宋中期“三冗两积”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两积:积贫积弱。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因为赵匡胤在陈家桥,黄袍加身后代替北周皇帝建立宋朝。而后赵皇胤怕这样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于是杯酒释兵权。并重用士大夫等这类的文臣借他们来压制武将的权利。因此,文臣官员的数量不断增加。
而宋朝不断与敌国金辽夏,有战争不断发生,不断战败,战败之后不断增加军队数量,造成了军队数量不断增加
军队和官员数量不断增加,也造成了费用的不断上升。而宋朝由于担心武将的权力过于强大,经常调换军队与主将,造成了,并不是将将不识兵,也就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现象。
三冗两积是什么时期的三冗两积是北宋时期的。即冗官冗兵冗费以及从而导致的积贫积弱。为避免重蹈唐代灭亡的复辙,北宋在官和兵两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收权和分权的工作。
在官吏制度上,为防止出现朋党之争的重演,在官衙设置上强调使各机构互相不通气,互相制约,三冗两积的现实已经成为君臣的共识,变法的努力也就成为必然。
北宋三冗两积什么意思
三冗两积:即冗官冗兵冗费。有宋一代,为避免重蹈唐代灭亡的复辙,在官和兵两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收权和分权的工作。在官吏制度上,为防止出现朋党之争的重演,在官衙设置上强调使各机构互相不通气,互相制约,三冗两积的现实已经成为君臣的共识,变法的努力也就成为必然。
"三冗"与"两积"指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由此带来的积贫积弱,是构成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冗兵
冗兵问题从宋建国起便初见端倪。宋建都开封,地处中原,四面开阔,无险可守。面对辽、夏、金的威胁,可以说宋立国而无国防。其次,宋太宗赵光义数次亲征失败,使得宋进不能攻、退不能守,无法裁兵、不能复员,更不敢再战。 因此宋的国防战略是防御性而非进攻性的,只能采用人海战术弥补地理缺陷。
前线长期保留大量军队,后方大设禁军、厢军。 宋长期实行募兵制,士兵募到军中直养到六十岁。实际上,一般士兵只有二十到三十岁可用,剩余三十年战斗力几乎丧失,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为防主帅拥兵造反的“兵无常帅,帅无常兵”,进一步削弱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本质上形成了以多数量替代了高质量的局面。在地方动乱时,中央大量征流民入伍,时时加优以防叛乱,以致庆历年间士兵达一百二十五万之巨。
军队数量增长情况
二、冗官
宋朝政权由陈桥兵变自上而下取得,为防止唐朝朋党之争重演,宋增设官职、广任官僚,以达分权制衡、 巩固皇权的目的。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在中央设立枢密院负责军事。枢密院对皇帝负责,这样就分割了宰相的兵权。又设三司,下设盐铁、户部、度之三部,掌管天下赋税,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即便如此,宋朝统治者仍不放心,又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进一步削弱相权。一番操作下来,宋代宰相的权力被大大削弱。顺带说一句,从宋代开始,宰相就不能再坐着和皇帝议事了。
北宋行政划分(路)
地方机构更加臃肿。北宋时将全国分为十五路,后增至二十六路。路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路以下设州、县等行政机构。各路设安抚使、转运使、提刑按察使、提举常平使,通称“监 司”,分别掌管兵民、财赋、司 法、救恤。地方财权、兵权、司法权直接收归中央,杜绝了地方割据的根基。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吏担任知州,并且规定“三年一替”。后又在各州设立通判官,使知州与通判相互制约,削弱知州的权力。
北宋时地方还设立节度使、承宣使、观察使、防御使等官职,地方官员人数众多,权力分散,就无法与中央政府进行抗衡。也造成地方官僚机构重复设置,人数众多,可谓 “十羊九牧”。
此外恩荫制和扩大化的科举取士, 也是冗官的重要原因。据考一个学士便可荫几十人,即一人当官,家族沾光,不仅儿子,亲属也可以当官。其次,为压制武将势力,宋科举取士人数远多于历代,甚至比明清两代还要多。还专为久试不中、年老无成的举人设特奏名一科,使其不致于积怨造反。估计是看到了唐朝的黄巢,前车之鉴哈!
三、冗费
冗费是冗兵和冗官造成的必然后果。据统计,宋真宗年间,文武官员总数为 9758名,到了宋仁宗年间,增加为17300名,至宋徽宗则高达48377名,这还未算上数倍于官的吏,和百余万士兵。即使北宋政府的税收收入连年增加,帝国财政依旧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帝国的创建者认为分化事权、以官制官可保统治千秋万代,却不料想由此产生的官僚机构膨胀,直接影响整个帝国运行的灵活性、有效性。北宋的后代统治者也看到了危害,实行了一些变法,比如王安石变法,可惜终未成功。
宋朝三冗改革中,裁官、裁军改革都不彻底,仅减少冗费上有一定成效。但冗费产生于冗官和冗兵。因而在冗官和冗兵的弊病解决之前,冗费问题也是无解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三冗的负担如此沉重,那百姓特别是农民的负担,一定很重吧?其实不然,大一统朝代中,只有西晋和北宋没有跨省规模的农民起义。西晋时间太短,北宋可算是唯一!主要在于北宋的财政收入中,农业只占少部分,大部分靠商业和贸易。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宋代能养得起这么多官兵的原因,也从侧面证明了宋代的高度富裕,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顶峰!
三冗问题:冗官、冗兵、冗费。
冗官是指官僚队伍人数日渐增长、严重超编。自宋真宗以来,北宋的官僚人数出现了异常的增长速度。从真宗时期到仁宗中叶,官僚数目由9000增长到17,000,英宗时期又增长到24,000,数量可谓严重超编。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官僚机构设置职能交叉,而且常常因为各种事情增添职务。北宋皇帝为了避免某一官员权力过大,常常会在单一事务上设置多个官员,以此相互制约,但这又反过来导致官员过多。
冗兵则是指军队数量恶性膨胀。宋初禁军不过20万,真宗时涨了一倍,已达40万,而仁宗时更达到了80万,故林冲有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一称。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宋朝养兵政策的不当。送出朝廷为了避免动乱,便大规模实行募兵制,以此使兵、民相互绝缘。每次遇到灾荒,朝廷都会将大量灾民送到禁军队伍之中,并终身由朝廷发放工资。
我们可以说,宋朝将募兵制当成保证社会稳定程度的一种方式。这么做虽然可以保证灾年不爆发动乱,但却因此导致军费直线上升,成为财政支出的大宗。
最后一个致命弱点则是冗费。冗费是冗官和冗兵的结果,要养活越扩越大的官僚团队和禁军,自然需要越来越多的钱。
三冗"导致了"两积"。
"三冗"与"两积"指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由此带来的积贫积弱,是构成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北宋政府采用增加办事环节、增加官位的方法以图权力制衡。这样的结果是地方上十羊九牧,增大了国家行政成本。人增加了,费用也就增加了。并且唐代府兵制在宋代不再实行,改为招募。这样扩充了兵源,但也相应增加了成本。这也就造成了贫弱。
"三冗"与"两积"指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由此带来的积贫积弱,是构成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北宋宰相为什么当知州的多答北宋宰相当知州的多这是因为封建社会时期皇权至高无上的写照。原因有以下几点:1第一点,很多入朝当宰相的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当上了的,那肯定得一步步来,不可能一下子就拜相了,要先在地方任职过,比如科举后中了状元或者考中进士,都会赐七品官职的,从最低层作起,或者当知县和知州;
2第二点北宋时期是我国封建主义的鼎盛时期,也是文化发展最辉煌的时代,这里就离不开文人士大夫的功劳,也出现了很多名臣宰相,比如赵普、寇准、韩琦、富弼、王旦、范仲淹、王安石等,但北宋时期也出现了党争事件,很多名臣就受到党争牵连,被罢官罢相,发配边疆,被贬为官职低的小官如知州通判等,比如苏轼受乌台诗案影响,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王安石变法失败;
3第三点,这些其实都是皇权独断专行的结果。而且北宋时期三冗严重,官员太多了,加重财政负担,宰相并不一定有才能,被罢相后去当知州。
历史上哪些朝代 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宋朝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宋朝三冗'所指的'冗兵'、'冗官'、'冗费'就是多余的士兵,多余的官员,多余的费用之意。是指代政府军队和官员数量庞大,不必要的开支繁多。冗兵之象应由宋代的士兵分类说起。宋代的士兵可主要分为两类:禁军和厢兵。士兵服役从中央到地方有不同的职责和管理。如禁军就是宋朝的正规军队,负责守卫京师,征战屯戍。而厢兵则是负责劳役。
代是古代中国机构最臃肿、闲官、冗员最多的朝代,与魏晋一样,有虚、实两套班子。由于政府机构庞大,官多事废,名实不符,人浮于事,互相推诿。到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距宋代建国仅百年时间,官员数量已“十倍于国初”。因为吃财政饭的官太多,国家财政有时还不够发工资。
于是,有了元丰年间的“大部制”改革。
此次“大部制”改革由当朝皇帝赵顼(宋神宗)主导。之前,在王安石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熙宁变法”)中,已涉及“政治体制改革”,但只是小打小闹。熙宁末年,赵顼令校勘《唐六典》,作政改理论上的准备。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在大臣蔡确、王珪的协助下,正式启动“大部制”改革,史称“元丰改制”,撤销了“中书门下”这一机构,恢复了唐朝“三省”制度。
但是,赵顼生搬硬套《唐六典》,却又未完全走唐朝的政改路线,所以“元丰改制”实际上是失败的。类似的“大部制”改革,整个两宋时期进行过多轮,如宋徽宗政和年间、宋钦宗靖康年间、宋孝宗乾道年间,均先后进行了政改,希望借“改革”富国强兵,但因“改革”思路和设计有问题,始终未能奏效。
到了明清时期,也曾启动多轮“大部制”改革,其中以朱元璋(明太祖)的“大部制”改革最有影响。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中书省,终结了自秦设立的丞相制度,创设“四辅官”,出现了“内阁”制。内阁制度为清朝继承,“党议天下之政”,成为清代朝廷权力中心。
历朝历代,官僚机构都是越来越臃肿,最后亡于臃肿的官僚机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汉文帝时代,特别向往。
汉武帝时代,武将的光荣时代,却是百姓的苦难时代。民不聊生,则维稳成本更甚,则税负更甚,百姓更苦。什么时候能以民为本,休养生息一下
历史上北宋时期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北宋时期人浮于事,机构庞大,社会负担沉重。历朝的总官数东汉为7567人,晋为6836人,隋为12576人,唐为18805人,而北宋则为24000人;每10万人平均拥有的官吏数目东汉为13人,晋为42人,隋
为27人,唐为35人,元为27人,明为37人,而北宋为51人。官僚机构之臃肿,官员数目之冗繁,北宋几为历朝之冠。
大量冗官并没有给北宋王朝带来行政效率的提高,反而加速了朝政腐败。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机构林立、官多吏繁导致政令多出、互相扯皮,行政效率极为低下。在北宋庞大的官僚机构中,年老官高者以资历标榜,年轻资历浅者则因难以提升和受到重用而怨声载道,其结果是朝野上下因循苟且,敷衍了事。仁宗庆历元年二月,北宋军队在好水川被元昊击败,将佐军士死者六千余人,此事虽急奏朝廷,但因大臣拖拉散漫,皇帝在十多天后还没有见到奏章。
其次,因为官多位少,人人争美缺肥差,致使官吏贪污贿赂之风盛行。北宋政府和大小权贵、官僚多有恶迹,如真宗时的宰相丁谓“得四方赂遗,不可胜数”;受到朝廷奖谕的“清官”,四川彭山县令齐元振也是“受赂得金,多寄民家”。北宋末年,朝廷已腐朽到公开卖官的程度,各官职均明码标价:“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第三,冗官与官吏贪污贿赂之风盛行使职权多为腐败无能的官吏掌握。除宋太祖赵匡胤和王安石等人有所作为外,北宋许多官员都在混日子。真宗时宰相王旦不管政事,避免招怨,竟被称为贤相。像王旦这样昏庸无能的官员,北宋比比皆是。此外,北宋官僚惯于结党营私,这使得具有改革精神的官员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受到打击和排挤。
第四,冗官、冗军引起的冗费,使北宋王朝的财政危机日益加剧。北宋不仅官多,而且俸重。官僚的俸禄名目繁多,有官捧,有禄粟,有职钱(兼职的俸钱),有公用钱,有职田,有给券(文武官出差路费),有茶、酒、厨料之给,有薪、蒿、炭、盐诸物之给,还有傔人(即仆人)衣粮或餐钱。官多俸重使北宋财政负担沉重,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国家亏空数字达1500多万贯。
最后,冗官引起了阶级矛盾的激化,加速了北宋的灭亡。冗官、冗军及冗费促使统治阶级在政治上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在经济上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这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民怨沸腾,以致农民起义不绝,国势日溃。为挽救统治危机,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先后提出了裁减冗官、整顿吏治的改革方案。但由于保守派官僚的反对,最
明朝是机构最为臃肿的朝代。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北京有一套日常处理政务的班子机构之外,在南京也设置了整整一套六部班子。
北京的朝廷有什么,南京作为陪都也一应俱全东厂,锦衣卫这些特务机构除外。这样臃肿的人事机构每天无所事事,因为南京还有地方官员,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这些所谓的部级领导插手。所以这就是最为严重的人浮于事,机构臃肿
北宋时期文官变多的原因是什么在宋代尤其是北宋时期,由于入仕门径的扩大,官僚机构的重叠等原因,官员数大大增加,成为国家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
虽然宋代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都获得极大地发展,但是另外一面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问题,而且北宋及宋代一直没有解决三冗问题。
宋代的士大夫们总结晚唐五代的教训,认识到“道德仁义,所以为治;而法制纲纪,亦所以维持之也。”“善为天下虑者,不敢忽于微,而常杜其渐也。”由此在宋太祖的一手推动下,开创了宋代最好的文官制度,由此也让文人学而优则仕进入了历史上最为滋润的一个阶段。
北宋文官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过这样一件事: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四月,也即赵匡胤登基的头一年,时任京城巡检的禁军将领王彦升。在夜间巡逻时突然造访宰相王溥私第。王薄“惊悸而出”,小心询问来意。王彦升回答说,自己只是“此夕巡警困甚,聊就公一醉耳”。大半夜找酒喝当然只是借口,王彦升的真实意图,还是想“求货”,也就是讹些银钱。但王溥竟是历经两代四朝的元老重臣,假装没听懂王彦升的弦外之音,仅仅“置酒数行”,便将他打发走了,转头第二天就找赵匡胤告了状。赵匡胤一听,勃然大怒,将王彦升贬到了唐州(今河南磨县)作知州。
宋太祖
太祖皇帝之所以大动肝火,是有深层原因的:宰相尚且不免被蛮横的武将惊吓,其他文臣的待遇,不问可知。为了彻底扭转这股野蛮风气,赵匡胤很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文臣的地位: 首先全面推行以文驭武,在中央以文臣出任执掌兵权的枢密使,并明令在京禁军将帅不得干预文臣职事, 在地方则以文士充当知州、知县、通判,执掌地方民政; 其次,给文臣极为优厚的待遇,俸禄充裕,升迁优先。此外,太祖还扩建了自后梁时期开始就备受冷落的国子监孔庙,并多次率群臣以大礼拜谒。
武将出身的天子, 却对孔子奉行如此高规格的礼仪,这是再强烈不过的“文治”信号。建隆三年,太祖又在太庙中为后世子孙立下一个“太祖誓约”,誓约三事,其一就是“不杀大臣及言事官”。对此,他的继承者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加以延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尊承,不敢逾越。”而这种优越性,终宋一代未有更改,以致宋人常不无自豪地说,本朝乃“官人世界”也。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两宋310年,仅正奏名进士43000人之多,大大超过唐朝。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135位宰相,90%均是通过科举之路选拔出来的。
北宋三费是哪三费宋朝建国以后的六十多年中,由于采取了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各项措施和实行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在一段比较平稳定的时期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也正由于和平日久,统治集团中苟安因循,渐次成俗,官僚机构,日益膨大,冗费繁多,在号称“太平兴园”之世时,已逐渐地暴露了它的腐朽本质。
朝政的腐朽,必然会从财政状况中反映出来。到了宋仁宗皇祐年间就出现坐吃库存的目子,不再是过去“美溢有余”的情况了。及至宝元初,用兵陕西,调费日蹙,财政更加感到困竭,以至后来终于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为了维护王朝统治,忧心财政状况的大臣们中,纷纷提出各种解决当时财政困乏问题的建议,宋祁就是其中之一。
宋祁于仁宗天圣年间与其兄宋庠同举进士,两人都以文学著称于时,入仕后初任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等职。后徙尚书、工部员外郎,为帝王修过起居注。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时,曾担任权三司、度支判官,负责一部分朝廷财政。当时正值仁宗对陕西用兵,调度颜繁,财政支应处于十分困难之时,为此他曾上疏指陈穷乏原因,提出改革建议。
他认为造成北宋当时国用不足,主要是取用无度,财政收入既已罗掘俱穷,财政支出又未加节制,继续在扩大,这种庞大的经费支出,集中表现是“三沉三费”。所调“三冗三费”,具体的表现在哪里?据其在土疏中的指陈,结合北宋时期一些史料记载,大略是:
宋建国之初,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由于实行恩荫、荐辟,既广而滥,就不再受定员限制了。地方机构中如此,中央朝廷同样如此。所以造成大量冗官的原因,是和宋王朝封建官制,用利禄来竭力维护和笼络官僚士大夫阶层,以保障其封建统治有关。比如,当时有一种官官相承的封官之制,称为“恩荫”。还有一种“任子”之制,规定皇帝每三年举行一次郊祀,每次郊祀,朝廷中大小各官,均可恩荫及子,即子弟可封受一定的官职。
每次郊祀后,通过“任子”的官员约有四千人,甚至出生不久的怀抱婴儿,亦可授予官职。这样十年,就有一万二千员官额增加。以后,这种恩荫扩及到不仅三年一次的郊祀,凡逢灾荒之年,地主能开仓出粮,以及修城筑工,都可得到授官,到了微宗时则变成公开的卖官了。而且郊祀一次,除了恩封官职外,还恩赏给大小官员钱物,每次赏赐支出缗钱五百多万,大半以金、银、绫、绢、绉 、绸,平其值给之。
赏赐钱币的来源,多出于外僚科敛所进的羡余,亦即剥削人民血汗所得的财物。在宋祁时全国究有多少官员,在他的上疏中未指出,据仁宗时曾任户部副使的包括在上硫中说:真宗时,文武官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现内外官总计一万七千三百余员。未受差遣的京官和使臣及守选人还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超过一倍多,至于正官外的候缺者,更不知其数。另外宗室吏员受禄者有一万五千多,各级官府中,大批不受禄,靠贪贿为生的吏员,为数更多了。
宋朝兵制分为三种:一称禁军。属于天子的卫兵,守卫京师,备征戍之用。宋太祖时计十九万五千人。半数驻京,半数更戍。太宗时扩增为三十五万人,真宗时又增为四十三万二千人,到仁宗时,因对西夏用兵,更增加为八十二万六千人,连同地方厢军四十三万人在内,全国军队共达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用于养兵的费用几乎占全国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一称厢军,属于地方州镇之兵从事各种役使,多属招募而来,曾规定凡能募到一千人者,可特升一官,遇到灾荒时,大批饥民无以为生,就被葬充厢军,于是农耕者越来越少,当兵冗食者则越来越多。
另一称乡兵。属于按照户籍推选或雇募,专为防守乡里治安之用。包括初时边塞地区的番兵,均列于乡兵范围。乡兵的一切开支不属于国库支出,兵员数也不列全国兵员范围之内。
到北宋后期微、钦两帝时,兵额又扩大,而且招募多冗滥而无斗志,终于出现了“靖康之变”。所谓冗兵之害,不只耗费了国家财力,最后造成亡国之痛。
三、僧道无限败,越来越多
北宋时历代帝王,大多提倡佛倒。宋太祖建国后,即采取保护佛教政策,以争取南方地主阶级的支持。太宗时,更在峨帽、天台等处,修建寺庙,京师开封并专设译经院,与道教并重,以是僧徒日多,由初时六万八千增加到二十四万人,到真宗时全国僧徒达四十万,尼姑六万多,依靠佛寺道观为生者还不在其内。
据宋祁所说,除已受戒的僧道外,此类人员如遗返为民就有五十余万人。可见当时包括已受戒的僧道在内当在百万之数。因此,宋祁建议:1、停止毫无意义的道场斋蘸。2、罢去京师寺观,制止营造祠庙。3、除已受戒的僧道外,其余统遣返为民。
尽管在“百年之积,唯存空簿”的状况下,其后曾一度实行范仲淹提出的“庆历新政”,力图从整顿吏治着手解决困难,但凡所措置涉及到统治阶层内部集团利益时,就往往难以实行。同时由于宋仁宗的优柔寡断,凡事不能果断执行,因此,宋祈虽然上了“三冗三费”疏,其实也不能真正实行,没有收到改革弊政的效果。
国家机构的兴革,不仅要切中时弊,更其重要在实效。北宋时期,士大夫中议论朝政,不少人能诤诤而言,但凡付之实践时,则又因涉及既得利益而啧有烦言,一些官吏对于财政问题,大都是议论时头头是道,唯我独智,似乎能以天下苍生为已任,一旦当位,则又畏首畏尾,但求因循守旧过去,实际上并不讲求实效。
正因如此,其后王安石的变法理财,不可避免地引起轩然大波而成为一群食禄者群起而攻的目标了。宋祁的“三冗三费”疏,尽管并未付诸实施,但因它揭示了北宋初期财政支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其任职三司期间,尚能指陈时弊而言, 与当时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甚至以贪读为能者相比较,则已属难能了。
三费是道场斋醮、多建寺观、靡费公用。
宋祁知成都时,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终日沉湎女色,每顿饭不少于三十六个菜,家里已经有了三十二个侍女了,却还拈花惹草。后来包拯弹劾他,说他宴饮过度,生活腐败,不配担任三司使。皇帝才罢免了他,并降职到郑州。
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浪费公款十六万贯。公款吃喝已成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