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持久战 德国历史小毛奇

目录导航:

  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持久战
  2. 德国一战获胜的几率比二战大吧,具体该怎么操作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为什么战败
  4. 一战德国怎么输的
  5. 一战时期德国为什么经常受到炮火的打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持久战

主要是由于双方实力相当,你来我的往的攻击最后成了堑壕战,最著名的当属凡尔登战役,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 54.3 万人,德军损失 43.3 万人,故此役有 " 绞肉机 " 、 " 屠宰场 " 和 " 地狱 " 之称。战役中,法军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大战后各国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据。但是德军发明了化学武器,使英法联军蒙受损失……

直到英法联军在一次行动中抓获了几名德军,得到了防毒面具后情况才有所改观,坦克的出现是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第一次使用新式兵器——坦克(共49辆坦克,实际参战仅18 辆),配合步兵进攻推进了4—5公里。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坦克对德军步兵产生了巨大心理作用。他们放弃阵地不战自退。但是,由于坦克的技术装备不完善以及使用的正面宽大(10公里18辆坦克),突破任务没有完成。战术胜利未能发展为战役胜利。后来英军又使用了两次坦克,同样收效不大。德国人学会了打坦克。秋季,由于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战斗渐渐平息,11月完全停止。

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一场持久战的原因: 战争初期交战双方都不具有绝对优势; 新战术和大杀伤力的武器都更有利于防守; 军队机动性不强,战略推进慢,后勤保障能力不高。

1、进攻方德国在战略执行上出现了重大问题。根据战前预定的史蒂芬计划,德国应该全力以西线右纵队为主,全力以赴灭亡法国,然后再东进,打击沙俄。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主管军事的小毛奇为了照顾东普鲁士相关人员的利益,给东线分兵过多,外加上为了讨好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炭大王们,在左翼也分兵不少。导致最关键右纵队被削弱,没有一举灭亡法国。

2、当时技术水平已经得到发展,进攻,特别是骑兵冲锋已经变得非常不可能实现。特别是在一战典型的“地雷、堑壕、铁丝网、机枪”组成的防线下,步兵和骑兵极难突破,所以防线非常稳定,导致战争成为了阵地战。

德国一战获胜的几率比二战大吧,具体该怎么操作

其实就实际战略态势而言,如果我们把比较的时间点都放在两次战争的开战前,德国在二战获胜的可能性会更大。如果仔细审视一战前的态势就可以发现,德军需要在战局一开始就面临东西两个方向上的攻势:西边是英法联军,东边是沙俄的军队。虽然理论上还有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军队作为支援,但是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实在是不值得一提,基本是德国独立支撑。原本施利芬计划是德军能够扭转颓势的唯一路径,但是德军统帅小毛奇对计划所做的改动使得德军一击击败法兰西的梦想化为泡影。从“马恩河奇迹”上演之后,德国的失败就几乎是注定的了,后面只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

而二战开战前,希特勒其实已经做好了外交上的铺垫,东边和苏联达成了互不侵犯条约,周边的小国家不是德国的附属,就是已经被德国吞并,此时的德国可谓是踌躇满志,实力也是德意志历史上的三个帝国中最为强大的。再加上德军极为出色的战略战术指挥,1940年横扫法兰西,迫使法国投降并成为德国通知下的傀儡国。德军在二战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对不列颠作战的失败,以及希特勒急切地对苏联宣战。如果希特勒的战略眼光能够更长远一些,德军其实在二战有无数次机会走向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为什么战败

我们发现德国战败主要是有3个原因。

首先,一战本身就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发起的一场非正义性的战争。

德国在战争中是具有侵略性,因此没有什么人愿意站在同盟国的一方,德国缺少助力。一开始的盟友奥匈帝国, 军事 实力实在是太弱,被英、法、俄的人一打,基本上就没什么用了。另外意大利,那就更厉害了,直接打到一半,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来攻打奥匈帝国。而协约国的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德国孤军奋战,注定是要失败的。

第二点,德国一开始是想要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的,这确实是对德国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德国的目的并没有实现,战争进入了胶着的状态,最终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协约国人多势众,资源丰富,物资储备什么的比德国好上很多。因此德国最基本的物资都无法保证,这场战争肯定是要失败的。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美国加入了一战。美国的参战对整个一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的加入彻底改变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美国自身深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人力资源,让美国变成了协约国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厂。美国的存在让协约国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因此德国才会彻底失败。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主要原因是在军事资源、生产力、人力和经济方面无法与协约国相比,并且遭到国际孤立和战略错误的影响。

一战德国战败原因:

A. 当时的德军参谋长小毛奇指挥失当,导致施利芬计划失败.

B. 一战后期德国尽管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战术胜利,但没有达到速胜的目的,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最终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对资源有限的德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C. 美国的参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终改变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尽管美国对参战所作的准备很不充分。美军对于1917 年的战局还不能立即产生明显的影响,但美国深厚的经济实力和众多的人力,使美国成了协约国集团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厂。到1918年,协约国不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经济实力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

下面回顾一下1918年的一战进程: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经过3年多的战争,交战各国的战争资源已经到了枯竭的边缘。但是,双方都不愿意在于己不利的情况下停止战争,于是加紧准备,企图给对方以最后的致命打击。

1918年初,德国利用暂时的有利形势在西线发动了最后的攻势。德军第一次进攻是3月21日开始的,到7月17日为止,德军一共在西线连续发动了5次进攻,但都未能完成1918年战局计划。尽管德军的进攻使英法军队遭到很大损失,数度在宽大正面上突破英法军队的战术防御地幅,但战术的胜利反而拉长了德军战线,使德军态势进一步恶化。5次进攻并使德军损失了100万人,德军的力量又遭到了削弱,其兵源已近于枯竭。

到1918年夏季,英、法军队与源源开到的美军一起,发起了对德军的反攻。协约国的总攻给了德军以最后的致命打击。9月29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向德皇表示:必须立即签订停战协定。10月3日,德国组成新内阁,向美国请求停战。11月3日,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签订停战协定,并随即陷入崩溃,从而又使德国失去了最主要的盟国。在此之前,保加利亚、土耳其也已经向协约国投降。德军本身已经无法再打下去,11月3日基尔海军起义,11月7日巴伐利亚爆发革命。11月8日,德国停战委员会首次同协约国军总司令福煦接触。11月11日,德国正式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

停战协定规定:

德国从所有侵占领土撤出军队、交出大量战争物资,包括5000门火炮、2.5万挺机枪;交出公海舰队的全部舰艇和全部潜艇等。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1 德国的战败是必然的
2 因为德国在战争初期的快速进攻战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后来受到了盟国的联合反击和经济封锁,同时德国内部也存在着政治经济不稳定和士兵思想动荡等问题,导致德国战争的支撑力量逐渐削弱。
3 此外,德国在军备上的短视和对内外政策的错误选择也是其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德国在第一次大战中战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两线作战,盟友意大利的倒戈,打消耗战等。

当然,每个史学家给说的观点都不一样,我认为德国失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太贪心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想要获得与自身实力等价的利益,但是,这就要挑战英、法、俄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了,而德国处于法俄之间因而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

但是,幸运的是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苏俄政府决定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退出战争的过程中,签订了诸多的条约,几乎是将整个东欧都给了德国,德国竟然一下子将其吞并。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其实当时并不是德国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国家,还有日本和美国,其实在欧洲战场上的你争我夺,已经是表象了,有人说是因为德国输了马恩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所以,才导致了德国最终的失败,要知道凡尔登战役德法伤亡比例是1比1,除了德国难受,法国也很痛苦。

其实这并不是绝对的因素,绝对的因素是美国站在哪边,如果美国站在德国一边的话,结局未可知。

那么,为什么美国要站在老牌资本主义阵营,而不站在同是新兴资本主义的阵营呢?

因为,美国看到了德国的贪婪,正是因为德国对东欧地区的占领,使得美国意识到,如果德国获胜,欧洲将是一个被德国治下的并且不断扩张的德国,这个新兴的国家很可能会威胁到自身的存在。

德国在东欧吞并了一百多万领土,并且还打算一口吃下,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事情,而且这么大块土地,还需要派重兵维护统治,这样的话,比两线作战还可怕。如果当时德国进行间接的战领,像日本扶持伪满洲国一样进行统治,结果会好很多。

德国在1939年的时候,德国还是犯了同样的错误,贪婪永远的本质,如果能够见好就收,在闪击波兰之前将占领地区进行消化吸收,然后再开启二战,画面就不敢想象了,可是越是这样,越加激发德国的贪婪,再攻打英国一半的时候,转身就攻打苏联,陷入两线作战。

1、德国同盟国实力弱小。德国的几个主要盟友实力都过于弱小,以至于使德国必须在全欧洲范围内协助这些盟友去完成那些对于德国战略价值不大的战役,而不能集中兵力于西线解决主要的敌人英国和法国。

2、一战后期德国尽管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战术胜利,但没有达到速胜的目的,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最终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对资源有限的德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3、美国的参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终改变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尽管美国对参战所作的准备很不充分。但美国深厚的经济实力和众多的人力,使美国成了协约国集团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厂。到1918年,协约国不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经济实力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

德军为什么忽然兵败一战?

主要是德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导致一战失败!战争进行中,德军主要是太紧张,导致德国的闪电战计划彻底破产,德军作出主动停止西线攻势并从西线抽掉部队,给了英法喘气机会。

唯一好处是启用了兴登堡与鲁登道夫,他们二人同力合作仅仅依靠东线现有兵力就击溃,击败了俄军的攻势。

而从西线战场赶来的部队,还没有抵达之前东线战役就结束稳定了,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

恰恰这个错误,导致了《斯蒂芬计划》破产,德军一战失败了

一战德国怎么输的

德国在一战中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盟友太弱非但没帮上忙反而成了德国的拖累

德国最亲密的盟友奥匈帝国,到了20世纪奥匈帝国的实力已远远不如以前,帝国的二元化造成了中央集权的衰退,帝国大杂烩式的军队的战斗力也就不言而喻。在开战的第一年便 先后折戟巴尔干喀尔巴阡山脉,元气大伤,彻底沦为了德国的附庸,奥匈帝国在西线战局中毫无建树,在意大利和东欧战区也只能依靠德国才能发动进攻,这也就更谈不上为德国在东线分压。

德国的另一个盟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几乎可以说是整个战争中实力最弱的一个主要参战国。需要德国的援助——土军大部分部队都配有德国指挥官这点便可以证明;土耳其在战争中不多的成绩便是成功地守住了加利波利半岛以及在沙皇俄国崩溃后成功在东线进行了扩张。

至于类似于保加利亚这样的巴尔干小国,同样也帮不上德国任何忙,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战果便是和德国一同攻占了罗马尼亚,仅此而已。

意大利虽然一开始是同盟国国家,但在战争爆发后快一年的1915年4月时,突然倒戈,和协约国签订了《伦敦条约》并对奥匈帝国宣战。

以至于使德国必须在全欧洲范围内协助这些盟友去完成那些对于德国战略价值不大的战役,而不能集中兵力于西线解决主要的敌人英国和法国。

二是未能执行施里芬计划,将动态进攻变成了静态战壕对垒。

德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制定了应对欧洲战事的战争计划“施里芬计划”,由德国名将施里芬以及小毛奇花费数十年时间修订完成。

计划内容是以十个师与地方守备部队用以监视俄国。

将七个军团的兵力(共有三十五个半军,七个骑兵师、十六个国民兵旅和六个补充师)集中在克里菲尔德-摩尔豪森一线,并以蒂永维尔-梅斯为中心。准备迂回进攻法国。

在梅斯以北部署五个(共有五个军、三个骑兵师)。而剩余的两个军团则部署在梅斯以南。来牵制法军主力。

为了使这一计划得到更好的实施,他又决定在进攻途中从左翼再抽调两个军用以支援右翼主攻部队。 也就是说,该计划的目标是在战争爆发后最短的时间内击败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宿敌法国,德国必须从右翼的比利时插入法国北部领土而达到战略目标。

做为施里芬的继任者小毛奇在德国开战后并未执行这一计划,他抽调了右翼用于迂回进攻的27.5万人用于其它战略方向。

结果德国迅速打败法国的梦想破灭,战争也由原计划的动态进攻打成了静态战壕对垒,打成了血肉磨坊消耗战。马恩河会战以德军的失败收场,而施里芬计划也宣告破产。这样一来德国人便丧失了其先击败法国再转过身来对付俄国的唯一机会。也就是说德国不仅要在西线对抗英法,还要在东线与沙俄鏖战。

虽然在东线的坦能堡会战是由德国的胜利告终的。双方算是各有输赢,但协约国只是输掉了一场区域性的会战,而德意志则输掉了它能够称霸欧洲最后的机会。

三是始终没有取得制海权。

而面对西线的英法其决 定性战果逐渐的要靠工业来寻求了,除了本国工业外第二重要的便是海权,它可以保护和切断工业上的资源补给。虽然在日德兰德军获得了场面上的胜利,一比二的战损比,重创贝蒂舰队。然而德国大洋舰队依然困在港内,海洋依然是英国人的天下。大英帝国舰队对海域的封锁使得协约国一方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来自殖民地的补给。

四是美国参战至使德国战力对比上彻底居于劣势。

为了切断海上英法补给线,德军开始用潜艇无限制的攻击又给了美国参战的借口。 而此时的俄国已因为爆发十月革命而退出大战,德国终于可以腾出手来专攻西线,但四年战争已经流尽了德意志帝国的鲜血,德国已经无力在西线击败拥有美军支援的协约国军队了,随着米夏埃尔攻势的失败,协约国军队就开始全面反攻。尽管战争结束时,战线仍在法国境内,但从敌我双方态势来说,推进至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也只是 时间问题。至此,德国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一战时期德国为什么经常受到炮火的打击

、当时的德军参谋长小毛奇指挥失当,导致施利芬计划失败。

2、一战后期德国尽管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战术胜利,但没有达到速胜的目的,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最终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对资源有限的德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3、 美国的参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终改变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尽管美国对参战所作的准备很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