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豆蔻年华”,那么豆蔻是一种什么植物 植物界十大罕见奇葩 会跳舞会害羞

目录导航:

  1. 古人说“豆蔻年华”,那么豆蔻是一种什么植物
  2. 为什么说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古人说“豆蔻年华”,那么豆蔻是一种什么植物

豆蔻《中国药典》收载的草药,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产岭南。高丈许,外形像芭蕉,叶大,披针形,花淡黄色,秋季结实,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可入药,有香味。可用于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生于山沟阴湿处,我国多栽培于树荫下。海南、云南、广西有栽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

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红豆蔻几种。草豆蔻又名草蔻、草蔻仁、假麻树、偶子,辛辣芳香,性质温和;白豆蔻又称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皮色黄白,具有油性,辣而香气柔和;红豆蔻也叫红豆、红蔻(《本草述钩元》),良姜子(《广西中药志》),颜色深红,有辣味和浓烈的香气。另有肉豆蔻,又名迦拘勒(《本草拾遗》)、豆蔻(《续传信方》)、肉果(《本草纲目》),为肉豆蔻科常绿乔木植物果实,性状相近,常被归为豆蔻类,实有不同。

直至《中国药典》 ( 1985 年版) , 根据市场实际使用豆蔻品 种, 确 定 了 白 豆 蔻 A. kravanh 和 爪 哇 白 豆 蔻 A.compactum 为豆蔻的法定来源种。[1]

中文学名

草豆蔻

拉丁学名

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株高达3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50-65厘米,宽6-9厘米,顶端渐尖,并有一短尖头,基部渐狭,两边不对称,边缘被毛,两面均无毛或稀可于叶背被极疏的粗毛;叶柄长1.5-2厘米;叶舌长5-8毫米,外被粗毛。

共4张

豆蔻

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达20厘米,花序轴淡绿色,被粗毛,小花梗长约3毫米;小苞片乳白色,阔椭圆形,长约3.5厘米,基部被粗毛,向上逐渐减少至无毛;花萼钟状,长2-2.5厘米,顶端不规则齿裂,复又一侧开裂,具缘毛或无,外被毛;花冠管长约8毫米,花冠裂片边缘稍内卷,具缘毛;无侧生退化雄蕊;唇瓣三角状卵形,长3.5-4厘米,顶端微2裂,具自中央向边缘放射的彩色条纹;子房被毛,直径约5毫米;腺体长1.5毫米;花药室长1.2-1.5厘米。果球形,直径约3厘米,熟时金黄色。花期:4-6月;果期:5-8月。[2]

(1)原豆蔻:果皮横切面: 外果皮为1列扁长方形薄壁细胞。中果皮薄壁细胞类圆形,长圆形,内侧有外韧型维管束。维管束外侧为纤维束,呈半月形,维管束间有1~4列石细胞断续成带,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壁孔明显。内果皮为1列长方形薄壁细胞,排列整齐。种子横切面: 种子表皮为1列径向延长的细胞,长40~90μm,宽10~40μm,壁较厚,外被透明角质层,下皮为1~2列薄壁细胞,充满棕色色素。油细胞1列,较大,类长方形,径向60~80μm,切向40~100μm,排列整齐。其内色素层为2~4列充满色素的薄壁细胞。内种皮为1列较小的类长方形石细胞,内壁特厚,胞腔偏于外侧,含类圆形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充满细小淀粉粒,并含少数细小草酸钙棱晶; 内胚乳及胚细胞中含细小糊粉粒。

(2)印尼白蔻:白豆蔻之名始见于唐《本草拾遗》 缩砂密项下 : “缩砂密,似白豆蔻子”。[3] 外果皮细胞较大,长20~40μm,宽约12μm; 中果皮薄壁组织较厚,石细胞壁较薄。种皮表皮细胞较小,长12~40μm,宽8~20μm;油细胞长方形,排列整齐,长60~100μm,宽60~80μm。

分类

云南草蔻Alpinia blepharocalyx K. Schum.

光叶云南草蔻Alpinia blepharocalyx K. Schum. var. glabrior (Hand.-Mazz.) T. L. Wu

红豆蔻Alpinia galanga (L.) Willd.

小草蔻Alpinia henryi K. Schum.

主要价值

种子含挥发油约1%。所含山姜素(Alpinetin)为7-羟基-5-甲氧基双氢黄酮,豆蔻素(Cardamomin)为2',4'-二羟基-6'-甲氧基查尔酮。

分布范围

产广东、广西;生于山地疏或密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广东、海南。[2]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育苗地要靠近水源、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作苗床。通过翻耕土壤,施足基肥,清除草根石块、细碎土块后,施腐熟牛栏粪或堆肥作基肥,畦宽0.8-1米,沟宽40厘米。种植地宜选择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地中下部缓坡地,具有一定数量的常绿阔叶树,冬季寒流影响较小,坡向为东南向,两面有山或三面环山的山沟或水边不易冲刷的地方,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按1.5-2米行距翻耕土地,结合整地,砍去杂草树术,挖去树根,开穴,穴的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x 30厘米。施基肥,在坡地上开排水沟,以防积水和冲刷。缺少荫蔽树的地方,先种速生树。

繁殖方法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 一般选取8月初至9月随收随播种,播种前催芽,如种子量少,可用种子4倍的湿沙混合后置于盆中,经常保持湿润,在30 -35℃气温下,一般10多天即可出芽点,此时取出播种。按行距10 - 15厘米开沟条播,播种后覆土0.5厘米,床面盖草,20 - 30天开始出土,从播种到齐苗需40 - 60天。当幼苗出现2-3片叶时,进行间苗或移床,促进叶片加速增加,至5-7片叶时,植株开始分蘖,苗高30厘米左右可出圃定植。定植株行距1米×1.5-2米。每穴栽种子苗2-3株,不要栽得过深,以免影响发根抽笋。栽后压实,淋定根水。

(2)分株繁殖 在田间选择健壮高产的植株,剪取其根状茎,每一根茎上具有2-3个地上茎。一般生长茂盛的二年生株丛,可取8-10小丛作种苗用,随挖取随种。

田间管理

(1)遮荫。 幼苗出土时,将盖草轻轻拨至行间,以利出苗,出苗时要搭设荫棚,以防止烈日暴晒。

(2)除草、割枯苗。 定植后封行前,及时拔除杂革,注意不要伤幼茎和须根。收果后,及时除去枯、弱、病残株。密度过大的,多剪一些弱苗。

(3)追肥、培土。 定植初期和初出果后,应重施人粪尿或硫酸铵水溶液,以促进苗群生长。进入开花结果期,应施氨、磷、钾全肥,并配合施土杂肥、火烧土等。也可在结果期用2%过磷酸钙水溶液作根外追肥,以促苗促花,增大果实,提高结果率。爪哇白豆蔻为浅根系植物,须根多,常散生在土表,在秋冬施肥后进行培土,但不宜过厚,以免妨碍花芽抽出。

(4)灌溉排水。 高温干旱会引起叶片卷缩、萎黄、植株生长纤弱;若花期遇干旱,则花序早衰,开花少,花粉和柱头黏液也少,造成授粉不稔或幼果干死,此时要及时灌溉或喷洒,增加空气湿度。雨季要修好排水沟,以免积水引起烂根烂花。

(5)调节郁闭度。 育苗阶段要求80%-85%郁闭度,开花结果阶段,则要求70%的郁闭度,入冬时可增加到80%。

(6)人工授粉。 爪哇白豆蔻花朵结构特殊,不易进行自花传粉或异花授粉,故需人工辅助授粉。在正常气候下,上午7点以后开花,8点后陆续散粉,10点花粉达到成熟,故人工授粉应在每天8-12时进行为宜。具体方法是用竹签挑起花粉涂在漏斗状的柱头上即可,花粉多时挑1朵花的花粉可授2-3朵花。

中国古代常说年轻的女人为豆蔻年华,这是个什么意思呢?而那些上了年纪的漂亮女人就叫做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呢?这些个成语有是怎么来的呢?

而显然,这是女性人生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年轻即将逝去妇女,一个是刚刚才崭露头角的美貌少女,许多人知道豆蔻年华指的是漂亮美貌的少女,但可能不清楚为什么豆蔻用于引用少女。

下面和大家一起细说说这个典故,看完之后你会知道了豆蔻一个词的由来,最早的典故出唐朝诗人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首诗是杜牧在三十岁时写的,在一次游玩时遇见一位,年纪大概十三左右的美貌女子在街头卖艺时写下了的一首诗。大概的意思就是,少女的体态优美,很是可人,美丽不可方物,用豆蔻来比喻少女,而扬州城上这么多的女子,都不如这一位漂亮。(这位杜牧看来也是位“大绅士,”关键还有才)杜牧的这个情书写的真是太棒了,无论谁看到它,都会忍不住爱上他!

而后世文人也受此熏陶的影响,都开始使用豆蔻来比喻少女,如陆游的《小园春思》:“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再比如红楼梦中:“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

每个人对杜牧用豆蔻年华来比喻少女都很是赞同,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诗来比喻少女为豆蔻,那么这个豆蔻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下面就来解释一下。

豆蔻,是一种常绿草植物,叶子就像芭蕉,果实可以作为药,有香气,种类分为草豆蔻、白色豆蔻、红色豆蔻,一般指白色豆蔻。还有一种叫做肉豆蔻的,貌似乎是舶来品,中国古代种植的基本是前三种。看完照片之后,大家似乎明白了,既然古代花比喻人,而豆蔻花并不明显,不会震惊,是无知的少女那种害羞而惊艳的状态最好的写照!花最好的时是等待释放的时,一个女性人最好的年纪是将在十三岁时打开的年纪。

豆蔻是一种草本植物,豆蔻花初期未开时那种清纯脱俗似开非开含苞待放的状态,看到它让人觉得十分有朝气。让人无比期待它未来盛开后是一种怎样的风华?

唐代诗人杜牧是第一个提出“豆蔻年华”这个说法的,他的诗是这样写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二月初的豆蔻花比喻十三四岁的少女(处女),含苞待放、清纯袅袅、美丽动人,因而后人就引用“豆蔻年华”来形容美丽的少女。

豆蔻,多年生草本,株高1.5-3m。叶柄长1.5-2cm;叶片狭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0-65cm,宽6-9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有缘毛,两面无毛或仅在下面被极疏的粗毛;叶舌卵菜,长5-8mm,外被粗毛。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20-30cm,花序轴密被粗毛,小花梗长约3m,小苞片乳白色,阔椭圆形,长约3.5cm,先端钝圆,基部连合;花萼钟状,白色,长1.5-2.5cm,先端有不规则3钝齿,1侧深裂,外被毛;花冠白色,花冠管长约8mm,裂片3,长圆形,上方裂片较大,长约3.5cm,宽约3.0cm,先端2浅裂,边缘具缺刻,前部具红色或红黑色条纹,后部具淡紫红色斑点;侧生退化雄蕊披针形,长4mm或有时不存;雄蕊1,长 2.2-2.5cm,花药椭圆形,药隔背面被腺毛,花丝扁平,长约1.5cm;子房卵圆形,下位,密被淡黄色绢毛。蒴果近圆形,直径约3cm,外被粗毛,熟时黄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豆蔻(5张)

豆蒄又名草果,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丈许,秋季结实,南方人取其尚未大开其形如怀孕之身,称为合胎花。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陆游《小园春思》: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蒄梢。

为什么说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脸红有好几种情况,大部分是心理情感外宣的一种表达。

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提出的关于感情的构成的理论。他认为感情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元素,是伴随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该理论认为感情需要从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和兴奋—沉静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每个维度代表一对感情元素沿相反两极的不同程度变化,三个维度相交于零点。

当一个人害羞、气愤、发怒时会引起大脑意识触发自我心理感觉,心脏首先把血液冲压至脸部,从而形成一种脸红的现象。害羞脸红一般配合微笑脸部肌肉松弛;气愤及发怒的脸红往往配合头发竖起即怒发冲冠,脸部肌肉紧绷;

根据心理学家冯特的感情的三维函数即:

(1)、愉快函数Y (t)随时间描述愉快到不愉快刺激心跳率;

(2)、肌肉松紧函数J(f)描述肌肉随心肌收缩力影响心脏跳动幅度;

(3)、大脑兴奋函数N(m)描述大脑有关的管心跳的脑细胞数量形成次级震荡量子波调节心跳频率。

以上三个函数在某一个最终时空内相交形成一个心率γ,即:γ=Y(∫(t0→t ))∩J(f(f 0→f))∩N (m0→m)趋于零时,引发大脑意识即最后的心里想法,也就是人极度害羞气愤发怒时往往连表达心里想法的语言都是说不出来的,因为这时心率不稳,导致说话意思不确定。即“道可?非常道也”词不达意也。





谢谢邀请!说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我贊同??

但是,对这个问题我依然存疑。因为按照此理,其它動植物就不会脸红了?显然这个问题假如放在自然界是不成立的。

当然,从生物进化角度讲,人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动物,有思想、有意识,更多的是社会的道德情操的约束,如果说人会因心理因素而感到害臊或其它情绪影响会脸红,属于受生理诸多因素影响,那么,决定这些心理因素是什么呢?一定跟环境的影响有关。

那么,我们回到人自身的动物性来讲,人类也不一定是唯一会感觉到脸红的动物,或許人類的臉紅跟公雞有關繫、或許跟人類的近親古猴哥、猴哥(猴哥的屁股是紅色的)有些關繫。

因为本人自然知識基础浅薄,其它动物会不会脸红我無法列舉,但是凭常识,我们知道人害羞是会脸红,于是我想到了植物界的含羞草。

我们知道,人会因为害羞而脸红,那么在植物界有一种含羞草,会不会因为人去看它而含羞脸红呢?我只是觉得含羞草这种植物至少也会脸红,哪怕这个“脸红”是人为的认知,也可以证实人类不是唯一的会脸红的动物。

含羞草为什么含羞呢?这是因为,在叶枕的中心有一个大的维管束,维管束四周充满着具有许多细胞间隙的薄壁组织。当震动传到叶枕时,叶枕的上半部薄壁细胞里的细胞液,被排出到细胞间隙中,使叶枕上半部细胞的膨压降低,而下半部薄壁细胞间隙仍然保持原来的膨压,结果引起小叶片的直立而两个小叶片闭合起来,甚至于整个叶子垂下来。

有人做过研究,含羞草在受到刺激后的0.08秒钟内,叶子就会闭合。受刺激后,传导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最高速度每秒钟达10厘米。刺激之后,稍过一段时间,一切又慢慢恢复正常,小叶又展开了,叶柄也竖立起来了。恢复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但是,如果继续逗弄,接连不断地刺激它的叶子,它就产生“厌烦”之感,不再发生任何反应。这是因为连续的刺激使得叶枕细胞内的细胞液流失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的缘故。

我想,含羞草所产生的“厌烦”之感,其实就是植物的“脸红”,这时不仅仅是“脸红”了,可能是含羞草在“哭”了吧!

不过这些都是个人臆想罢了,对与否,全做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