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电影,以前看过,忘了叫什么了。大致内容是世界发生瘟疫,英国一部分人被隔离了 英国历史瘟疫

目录导航:

  1. 求一部电影,以前看过,忘了叫什么了。大致内容是世界发生瘟疫,英国一部分人被隔离了
  2. 中世纪的汗热症是什么病一种传染很味的瘟疫
  3. 1666年英国是谁执政
  4. 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5. 英国爱德华时期共多少年
  6. 英国兰开夏发展历史
求一部电影,以前看过,忘了叫什么了。大致内容是世界发生瘟疫,英国一部分人被隔离了

末日侵袭 剧情介绍 有的时候,所谓明智的决定,只是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已。

时间定格在2008年,一种靠皮肤接触就能够传染的致命病毒在英国肆虐,该病毒传染力极强,感染者无一生还。短短几天之内,重灾区苏格兰就有几百万人不幸遇难。英国的政府机构想不出任何良策来控制病毒,为了阻止病毒扩散而危及到全人类的生存,政府只有痛下决心将苏格兰地区隔离,期望能借此控制住病毒的传播。每一条高速公路、高架桥和铁路,都有军队把守,严禁任何车辆进出的同时,还修建了高高的钢铁围墙以加固封锁,毫无生存的希望……

中世纪的汗热症是什么病一种传染很味的瘟疫

事实上直到目前科学家仍然无法确定汗热病的起因为何。汗热病的症状是病人的急速高烧,伴随大量出汗,最后因严重脱水而导致全身器官衰竭而死。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汗热病是一次瘟疫,传染途径不明,英国的许多王公贵族也都沦为其牺牲品。但是这次瘟疫来的快去的更快:当人们还在人心惶惶之时,汗热病就在世界范围内消失了,留下了一个历史谜团。

1666年英国是谁执政

1666年就是查理二世当政。

在克伦威尔执政时期新教国家荷兰拥有了欧洲规模最大的商业船队,在这一时期英国国家许可的商船劫掠行为终于导致了两国的全面战争。战争导致离岸检疫松懈也可能导致了最终的大瘟疫。1665年1月第一例死亡病例出现了,鼠疫做为英国的一种地方病,显然并没有被重视,直到6月单周死亡人数突破100起,瘟疫彻底爆发了,至9月时达到最高峰单周死亡人数达到惊人的7千余人,可以想像那是什么样的地狱景象。谣言的兴起,对外国人盲目的攻击,都让人看到乌合之众是适用于古今中外的。

1666年英国的执政者是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 1599-1658) ,他是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政治家和军事家。1653年,他驱散议会,自任“护国主”,但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克伦威尔始终未能稳定局势。1658年病死。

当时正值第一次英荷战争英荷战争(1652~1674年)。后面两次的时候,他已经病死了。

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黑死病,俗称鼠疫。欧洲爆发鼠疫,应该是在14世纪,而不是13世纪。

1347年9月欧洲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的港口城市墨西拿爆发黑死病,然后黑死病于11月通过船队传播到北部的热那亚和法国马赛,1348年1月到达威尼斯和比萨,威尼斯当时已经有了防范措施,比如到港的船员未经长时间隔离,确保安全,不得上岸。只可惜限制了船员上岸,却挡不住病毒上岸,据说是携带病毒的老鼠上岸导致威尼斯爆发黑死病。

1348年3月黑死病到达意大利的商业文化重镇佛罗伦萨。黑死病传播至此不是结束,而是更大规模传播的开始。

黑死病从之前已经感染城市,通过陆路、水路,辐射到欧洲的四面八方。

从意大利北部经布伦纳山口到蒂罗尔、克恩腾、施泰尔马克到维也纳。

法国,以马赛为起点,无情肆虐,普罗旺斯到诺曼底的整个国家。1348年8月到达法国巴黎。同月黑死病通过多塞特郡的港口,进入伦敦,一年时间就蔓延至整个英国。

1349年,黑死病从法国的东北部越过莱茵河,巴塞尔、法兰克福、科隆,汉堡、不来梅、但泽……黑死病转向北欧、转向东欧,俄罗斯也未能幸免。

欧洲近三分之一的人死于黑死病。

在亲历者薄伽丘所写的《十日谈》中,佛罗伦萨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间地狱: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里的人孤独地死去,在尸臭被人闻到前,无人知晓;每天、每小时大批尸体被运到城外;奶牛在城里的大街上乱逛,却见不到人的踪影……

关于黑死病的起因有两种说法,病毒起源中亚,从商贸路线上传播到中东地区,后被中东地区的商业船队带至欧洲。

另一种说法,病毒同样起源中亚,1347年蒙古军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将感染瘟疫的尸体作为武器将瘟疫传入,之后由亚欧商人传到欧洲。

黑死病绝对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噩梦,死于瘟疫的人比死于战争的人更多。

‖ 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 回事?怎么样得的?

从十三世纪中叶(公元1347年)开始,欧洲暴发了一场旷日持久且令人谈之色变的叫作“鼠疫杆菌”瘟疫,感染者开始出现发烧,头疼,寒战,继而皮肤出血,全身恶疮,呼吸困难,三、五天内迅速死去。因为患者去世后全身呈黑紫色,欧洲人称其为黑死病。

由于黑死病毒在欧洲全面泛滥,其规模之大,死亡人数之多,举世罕见。黑死病是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主要以老鼠、跳蚤及人的唾液、血液为主要传播媒介,其流行速度之快,传播地域之广,死亡率之高,都是前所末有。黑死病给欧洲人民带来的世纪超级的恐怖,远超二次世界大战所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 疫情根源

有人说:爆发这场瘟疫的源于1346年的印度北部爆发的一场大瘟疫,之后,隨着人员流动而传往世界各地。

还有人说: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向西扩张,远征中亚与欧洲地区,给欧洲各国所带去的灾难。

更有人说:十三世纪中叶,蒙古远征军在进攻黑海地区一个叫加法的城堡时,耗时了一年久攻不下。此时,攻城兵士不断有人患瘟疫死去,当得知士兵死于瘟疫,便把大量的士兵尸体用拋石机抛入城堡。

城堡里守城官兵由于忙于战事,对扔进的尸体没有任何的处理,任其腐烂,不久瘟疫便在城内全面爆发,且每天都有大量人员死亡,于是满城官兵、百姓打开城门,四处逃散。蒙古军也因疫情满延也慌忙撤军。

‖ 欧洲蒙难

因为战争,人员流动更加快速密集,黑死病毒急速横扫欧洲大地。人们对黑死病束手无策。从1347年开始,眼睁睁的看着瘟疫从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希腊等国发展到欧洲全境,以及中东和北非部分国家。瘟疫所到之处,不分贵贱,不分男女老少在劫难逃,所有人都生活在极度的恐怖之中。据载,当黑死病传入横跨欧亚大陆的君士坦丁堡和亚历山大城时,每天因疫情死去的人达2000人之多,而埃及的开罗城每天更达7000多人。后来,西班牙十一世国王阿方索,莫斯科大公,东正教主教都未能幸免,当瘟疫传到英国时,英国王室及许多王公贵族为了活命,整体逃亡他乡。

黑死病的漫延发展,给欧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其惨烈程度世所未闻。据统计,死于黑死病的欧洲人数达2500万,占十三世纪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由此,造成了大量城市、村庄废弃,农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欧洲的经济发展停滞,欧洲大地真是应了“万户箫疏鬼唱歌”之境。

‖ 杀出重围

鼠疫给欧洲带的影响,远超过因瘟疫所死人数所带来的萧条景象,其对欧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发展等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欧洲人在经历了极度恐怖与痛苦之后,决心要把疫情搞个水落石出。他们通过进行患者尸体解剖和对患者隔离后的结果分折,对疫情得出了正确的认识。他们由此在欧洲宣传、推广建造下水道,对垃圾进行有效管理,改善和建造公共卫生设施,灭鼠消毒,引导个人卫生等一糸列举措,使黑死病等传染性疾病得到卓有成效的控制。国际上把这一时期欧洲对鼠疫的防治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虽然后期欧洲又几次出了鼠疫,但是都能得到有效控制,至此,一个崭新的欧洲走向了新生。




公元1300年至1800年间,欧洲历史上多次的爆发大型疾病传染,其中包含了14世纪中叶令人闻之色变的黑死病。

这场改写了欧洲历史的瘟疫一直被认为是由啮齿类动物与身上的跳蚤引发的。另一方面,舆论一般相信,天主教对猫的不公正待遇使得黑死病更加肆虐。

但现在有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与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研究者,首次发现其实黑死病大多由人类身上的跳蚤及头虱造成。 这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中,研究者提出证据,推翻先前人们认为老鼠是中世纪欧洲黑死病罪魁祸首的说法。研究指出,人类身上的跳蚤、头虱等寄生虫才是散播致病细菌的主要媒介,也是造成流行病史上第二次大流行的真正原因。

其实无论传播源是老鼠还是人类,欧洲一直活在瘟疫的恐慌中,这与其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在欧洲,人们千百年来的习惯就是直接喝生水。在卫生措施难以保证的时代,欧洲由于饮水不洁造成的种种瘟疫,尤其是霍乱,层出不穷。

在欧洲人引以为豪的古罗马文明时代,整个古罗马城都没有完善的排水设施,所有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都排入一条大排水沟中。这个流动的大垃圾箱成了各种病原体的携带者,它流到哪里就把疾病带到哪里。于是,罗马就成了瘟疫流行病的多发区。

在天主教笼罩欧洲的年代,医疗技术相当地落后,救护病人还都只是修道士的事情。每当生病,人们寄希望出现奇迹,病人们急迫地要去朝拜圣者的遗物,更指望以此获得效果,而不是医生的帮助。

直到中世纪中期,受阿拉伯人的影响医学才有所发展,到中世纪晚期,城市中逐渐地出了一些专门救护病人的医院。一般的疾病用草药治疗,放血则是被作为一种治疗百病的方法。 虽然在中世纪人们已经知道要洗浴、要保暖,知道要用厕所,但这些仍然是少数人的奢侈。一些西方学者指出,那一时期的城市基础设施依然很差,人们生活在肮脏不堪的环境当中。人们在室内卫生、个人卫生方面的知识和意识很少,在城市内仍可见到人畜共居的情况。

到了1666年,黑死病正如它突如其来一样,突然消失了。有人宣称,这是当时的伦敦大火制止了黑死病的流行,有人认为是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条件消灭了这种病菌。


如今欧洲的疫情愈演愈烈,虽不至于重复当年“西班牙大流感”的惨状,但逐日增加的感染人数着实令西方人不得不严肃对待。就当下而言尚未出现有效遏制该病毒的药物,人们在恐慌之余不免将眼前的情形与此前在欧洲肆虐四个世纪之久的黑死病作比较,而后者之所以能够从西方世界销声匿迹也并非得益于人类医学技术的发展,反而是一群远道而来的亚洲老鼠结束了欧洲的梦魇。

从13世纪开始,蒙古人就持续不断地向西用兵,由于人数稀少,蒙古大军在攻取城池之后往往不能抽出足够的留守部队来进行占领。为了避免后方不稳,一种恐怖的屠城政策成为蒙古人最常使用的手段,而在积年累月的屠杀之后,从中亚到东欧的人口骤然下降,与之相伴的则是老鼠等啮齿类动物的疯狂滋生。这种情况持续到14世纪的时候终于发生质变,在对抗蒙古大军一线的欧洲士兵开始有部分人员出现发热、头疼、淋巴肿大,继而全身发黑的症状。更要命的是该病症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人群当中蔓延,等到人们意识到瘟疫已经到来之时,已然错过了最佳防治期,于是困扰欧洲四百年之久的“黑死病”就此爆发。

从医学角度来说,黑死病的直接诱因是跳蚤身上携带的鼠疫杆菌所致,这种跳蚤学名称为“印鼠客蚤”,专门寄生在欧洲当地的黑家鼠身上。不过当时的人们并没有这样的医学常识,也无法将肆虐人间的瘟疫与老鼠联系起来,只能将其归咎于上帝的惩罚。由于弄不清病因,众多令人匪夷所思而又啼笑皆非的“防治手段”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起先人们认为是血液出现了问题,所以只要有人得病就给其放血,结果自然是风马牛不相及。后来又有人认为是水源不够洁净才导致了瘟疫横行,所以中世纪的贵族们从不直接饮用淡水,相反却用葡萄酒来作为日常饮品。

非但如此,洗澡在这时候也成为禁忌,因为人们觉得洗澡会导致皮肤毛孔增大,病毒极有可能趁虚而入。因此,即便是贵为国王的路易十四在一生中也只洗过三次澡,于是为了遮掩身上难闻的臭味,欧洲人格外钟情于各种香水,而西方的香水业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蓬勃起来。不过上述各种荒诞不羁的做法显然对疫情防治毫无裨益,欧洲依旧笼罩在暗无天日的鼠疫当中。最终解决这一切的是一群来自亚洲的外来客——印度褐鼠,18世纪时南亚次大陆发生大地震,众多掩埋在废墟中的尸体以及南亚独有的炎热气候导致当地褐鼠大量繁殖。为了寻找足够的空间和食物,这批不显眼的偷渡客开始向西迁徙,并最终沿着商队的足迹涌入欧洲。

然而事实证明,这场生物入侵对欧洲人来说简直就是救星降临。由于褐鼠不论在个头、智商还是团队协作上都远胜过欧洲黑鼠,因此后者很快被“鸠占鹊巢”并彻底淡出生存舞台。就生物关系而言,褐鼠身上寄生的跳蚤同样可以携带鼠疫杆菌,这种跳蚤被称为“角叶蚤”。但与欧洲黑鼠身上的“印鼠客蚤”不同,角叶蚤对褐鼠的忠诚度极高,即使宿主死亡也不会从老鼠转移到人类身上,这就从根本上阻断了疫情传播的途径。随着褐鼠逐渐在欧洲站稳脚跟,黑死病仿佛被风刮走了一样一去不回,所以有时候消灭疫情的不一定是药物,相反却是毒源被另一种毒源取代。

是13世纪吗,应该是14世纪四五十年代吧。

“黑死病”也就是鼠疫大瘟疫,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搞死了差不多两千五百来万的欧洲人,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近三份之一!人类历史最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因战争而死去的总人数才为其人口的百份之五左右。

“黑死病”怎么来的?说白了就是烈性传染病------鼠疫,鼠疫杆菌由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如鼠类)由蚤叮咬传染给人,还有另一种更有效率的传染方式,即通过呼吸,直接从空气中进入人类肺部。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员:淋巴细胞和白细胞不仅无法杀死鼠疫杆菌,反而自己也会成为它的寄主细胞。患黑死病的人会有发烧、咳血、脱水、昏迷、幻觉、腹泻、淋巴肿大、皮肤溃疡、皮下出血等症状,该病因患处的皮肤常常变成蓝黑色而得名。发病后一般病人多则四五天,少则数小时,即将死亡,死亡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每年秋天是鼠疫爆发传播的高峰,因为那时是家鼠的生育季节,鼠蚤也随之大肆繁殖;在冬天几乎不发作,原因是啮齿类动物在那时冬眠,鼠蚤也随之休息几个月。而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直到1894年才被发现,而当时对鼠疫认识及防治措施不够,无特效药也无有效的隔离措施。因此“黑死病”得于疯狂肆虐了欧罗巴五六年。

这场大瘟疫起源于中亚,1347年蒙古军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现乌克兰城市费奥多西亚),将瘟疫传入,之后由亚欧商人传到欧洲 。首先从意大利蔓延到西欧,而后北欧、波罗的海地区再到俄罗斯……

在英、德、法等语言中,当时均用由拉丁文“pestis”演变而来的“pest”一词来称呼这种鼠疫大瘟疫。由于黑死病是一种极为凶险的传染病,传播非常迅猛,于是在讲罗曼语和日耳曼语的国家和地区,很多地方在房屋的墙上触目惊心地写上了一个大大的“P”字——警告、提醒路人,此屋住有黑死病人,要小心迅速躲开。就像黑死病会传染那样,在墙上写“P”字的做法仿佛也会传染似的:一座又一座的房屋墙上,一个街区又一个街区的屋墙上,均出现了一个个黑黢黢、瘆人的大大的“P”!

有关于黑死病的最早记载是在1348年有一名叫博卡齐奥的佛罗伦萨人记录下来的。而在历史中对黑死病特征记录,有一些是关于淋巴腺肿的描述,与19世纪发生于亚洲的淋巴腺鼠疫相似,这就使得一些科学家与历史学家推测自14世纪开始的黑死病与鼠疫相同,都是由一种被称为鼠疫杆菌的细菌所造成的。这些细菌是寄生于跳蚤上,并借由黑鼠等动物来传播。




英国爱德华时期共多少年

共50年。

英国三世是指英国历史上的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时期,即从1327年到1377年。

这个时期,英国经历了战争、瘟疫和社会变革等许多重大事件。

爱德华三世执政期间,推行了对苏格兰、法国等地的侵略和扩张政策,并开始铸造英镑等稳定货币。

这个时期也是英国中世纪繁荣时期的开端。

英国三世时期的重要事件还包括布莱克死疫情的爆发、百年战争的爆发以及英国国会和法院的建立等,对英国历史和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兰开夏发展历史

考古表明,兰开夏历史郡山区早在史前就有人类居住。新石器时代的古物曾在罗奇代尔(Rochdale)发现,在佛奈斯亦发现数个圆形石碑。罗马人曾占据低地的里布切斯特(Ribchester)、兰开斯特、柯克姆(Kirkham)、维干和曼彻斯特。7~8世纪间,盎格鲁-撒克逊人从东、南两面进入该地区,9世纪时成为丹麦人统治的诺森伯里亚王国一省。西部的法尔德(Fylde)地区曾被斯堪的那维亚人占领。曾受战争和瘟疫的破坏。

棉纺织业是本区的经济支柱。16和17世纪兰开夏的城镇因生产麻织品(东部)和毛织品(西部)而繁荣起来。18世纪工业革命起源於兰开夏,结合了水力发电、机械纺纱和采用工厂系统而发展了棉纺织业。1789年后广泛使用蒸汽机和大规模开采煤矿。佛奈斯的铁矿提供了巴罗因佛奈斯发展钢铁工业和后来的造船业的需要。工业发展使得曼彻斯特、波尔顿(Bolton)和布拉克本-达尔文(Blackburn with Darwen)等城镇迅速成长,利物浦更成为兰开夏工业品输出的主要港口。开凿运河和铺设铁路后,使历史郡的制造城镇与新的城市中心曼彻斯特和利物浦得以连接。

20世纪纺织和采矿业衰退。20世纪晚期经济走下坡,兰开夏历史郡的经济朝向轻工业、机械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一个密集的高速公路网取代了该郡的铁路系统。富饶的低地是重要的农区。法尔德以乳品生产和牧业为主。里布尔河湾南、北两岸有蔬菜种植业。兰开斯特和普勒斯顿是主要销售市场和工业中心。黑泽、利瑟姆圣安斯(Lytham St. Anne's)、莫克姆(Morecambe)和弗利特伍德(Fleetwood)等许多沿海城镇为旅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