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建立的十六国对峙的国家是
- 五胡十六国与燕云十六州区别
- 十六国是怎么灭亡的
- 五胡十六国历史讲解
- 东胡十六国历史
- 五胡十六国与五代十国谁更乱
在北方,汉族和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政权,与东晋对峙,这一时期被称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十六国名单:成汉、汉赵、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北凉、夏、北燕。
此时,冉魏、西燕、西蜀政权同时出现,鲜卑族拓跋珪在漠北建立北朝北魏,割据一方,十六国政权、北朝北魏、冉魏、西燕、西蜀等政权相互独立,先后割据于北方及四川、山东等地,与东晋南北对峙。
公元420年,南方东晋权臣刘裕篡位,建立南朝宋,取代东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此时北方正处于十六国末期。公元439年,北朝北魏将十六国北凉吞并,至此十六国政权全部灭亡,南北朝对峙局面形成。
东晋。
十六国时期(公元301年—公元460年 ),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的五胡在中国北方范围内相继建立的国家。由于晋廷的虚弱腐败和胡汉矛盾,五胡在八王之乱后纷纷举兵,史称五胡乱华。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和汉族的河西张氏除了建立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国、成汉等十六国之外,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西蜀和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
先说结论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建立的16国对峙的国家是东晋政权。八王之乱以后,西晋王朝迅速的衰落,长安洛阳被匈奴军队攻陷以后,西晋王朝灭亡。西晋的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东晋王朝,东晋王朝主要统治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流域。
当时与十六国对峙的只有淮河以南的东晋。自西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帝位传给他的弱智儿子司马衷,然后中央政权内有皇后贾南风和外戚(司马衷外公)杨骏争权乱政,外有宗室八王争霸,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引起各地少数民族起义作乱。
然后琅琊王氏的王导王敦兄弟怂恿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南渡长江自立称帝,仍以晋朝正统自居,史称“永嘉南渡”。而建立的国家都城在金陵(现南京),与中原大地划淮河而治。
与匈奴、鲜卑等族建立的16国对峙的国家是宋齐梁陈四个南方国家。
在刘裕建立宋朝以后,中国的南方开始了南朝的时期,南朝主要包括四个连续的封建政权宋齐梁陈,他们都建都于健康,这四个朝代的统治时间都很短,各自大约是几十年,最后被隋朝所统一。
十六国时期,与其对峙的是南方的东晋王朝,直到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南方对峙的主要是宋、齐、梁、陈这四个政权
五胡十六国与燕云十六州区别五胡十六国,西晋末年到北魏之间。
五胡十六国中的五胡,指的分别是: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
十六国分别是:前后西南北凉、前后南北燕、前后西秦、前后赵、夏和成汉这16个少数民族建立的诸侯国。
其实五胡十六国时期,远不止这16个国家。他们16个只是实力比较强劲的,实际上还有冉魏、翟魏、仇池、西燕、谯蜀、代、北魏等。
这么算下来就有20多个诸侯国了,这里面曾经占据北方大部分地区的诸侯国有前秦、前燕、后燕、后秦。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山的西北,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汉族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四百年。
五胡十六国是指西晋灭亡后各个民族先后建立的十六个割据政权。燕云十六州则是7五代十国时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北方十六个州,包括今山西北部、河北北部、京津一带。
它们的区别是:前者指十六个国家和民族的统称,后者指地方区域州县的统称。
两晋时期,匈奴、羯、鲜卑、羌及氐统称“五胡”。他们在当时的北方先后建立了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后燕、成汉、前秦、后秦、西秦、北秦、后凉、南凉、南燕、北燕、北凉、夏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与北方辽金必争的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是指: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云州、儒州、妫州、武州、新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再加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
五胡十六国是指东晋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在北方黄河流域和四川建立的十六个政权。
燕云十六州是指五代到北宋时期中原北部边缘上被契丹人控制的十六个州。时间上相差六百年以上;地域方面,十六国遍及大半个中原地区,而十六州仅是中原边缘的很小一块地区;十六国是指十六个政权,十六州是十六个行政单位。
十六国是怎么灭亡的汉末三国时期胡人内迁导致了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在五胡十六国诸国混战期间,前秦宣昭帝苻坚一度统一北方、西域、巴蜀等地,周边六十二国皆来朝拜,文教、汉化最为先进,礼乐之盛甚至超越东晋,自此前秦成为十六国最富强的国家,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
其后羌族、鲜卑族、丁零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混乱。
北魏立国后,经过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及太武帝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五胡十六国历史讲解五胡十六国时期可谓是史上最乱的时候,从西晋八王之乱把“乱”这个潘多拉魔盒打开,后面的历史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性的弱点被无限放大。
此起彼伏的力量不断膨胀-消亡,从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到羯人战神石勒登场建立后赵,似乎看到了北方一统的希望,无奈子孙乱政,最后被汉人冉闵所灭。
后赵政权着实可惜,而北方悄然升起了鲜卑慕容皝建立的前燕、氐人蒲洪的后代-符健建立的前秦,此后便是这三种主要力量的斡旋,当然不时有东晋名流来凑热闹。前秦的符坚在王猛的辅佐下,一度拥有一统天下的能力,可惜在王猛死后,符坚对上谢安,已是枉然!庞然大物前秦最后被羌人姚苌打败,至此五胡十六国走完重要的多半程,此时北方力量趋于平衡,然而草原上的鲜卑人拓跋珪,在一统独孤部、贺兰部、铁弗部后,异军突起打破这个平衡,最终北魏拓跋焘一统北方,史称北朝!而南朝东晋司马家给刘裕禅让,建立刘宋,史称南朝!
东胡十六国历史是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为止。
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由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
“十六国”之称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南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汉末三国时期胡人内迁导致了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在五胡十六国诸国混战期间,前秦宣昭帝苻坚一度统一北方、西域、巴蜀等地,周边六十二国皆来朝拜,文教、汉化最为先进,礼乐之盛超越东晋,自此前秦成为十六国最富强的国家,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羌族、鲜卑族、丁零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混乱。
北魏立国后,经过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及太武帝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五胡十六国与五代十国谁更乱五胡十六国相比五代十国要更乱,五代十国是唐朝末年藩镇之乱的延续,五胡十六国时期,要更动荡不安
五胡十六国与五代十国相比,五胡十六国更乱。
这是因为五胡十六国是一群完完全全的野蛮人所主导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任何礼义廉耻,没有任何道德底线,有的只有完完全全的草原规则。先是胡人大肆屠戮汉人,汉人如两脚羊一般;再是冉闵发动反击,把羯胡杀得几乎灭种;随后鲜卑人再次长驱直入,反杀冉闵。整个十六国,就是一次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屠戮大戏。
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虽然基本还算统一,但是五十三年换了五个朝代;南方更是乱成了一锅粥,甚至有几个州就能割据一方。但是由于彼此之间还是有文化认同的,所以屠戮就没有纯粹的野蛮人那么凶残。
所以,我们说五胡十六国比五代十国更乱。
按照当时历史五胡十六国比五代十国更乱。由于晋司马氏家族引起的战争到处战火纷飞,过几年就有朝代推翻,使得百姓纷纷逃难,达到十室九空的现象。战乱持续达近二百年。
五代十国虽然是乱但是他只有区区的五十多年,于公元960年以后平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