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古代人为啥没有渐冻症
在中国古代没有渐冻症这个病名,但是有与渐冻症类似的疾病。我国古代罹患疑似渐冻症的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人名叫“成开方”,这个病人的诊断时间距今约2200年。
古代疑似渐冻症资料来源于司马迁所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仓公复姓淳如,名意,曾是管理粮仓的官员,后世称之曰仓公。仓公出生于汉高祖八年,换算成公历是公元前199年,卒年不详,肯定在公元前160年之后。仓公诊断成开方的病例完好保留至今。
具体病情记录如下: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尝诊安阳武都里成开方,开方自言以为不病,臣意谓之病苦沓风,三岁四支不能自用,使人喑,喑即死。今闻其四支不能用,喑而未死也。病得之数饮酒以见大风气。所以知成开方病者,诊之,其脉法奇咳言曰“脏气相反者死”。切之,得肾反肺,法曰“三岁死”也。”
白话文简述:仓公曾经为名叫“成开方”的患者诊察疾病,仓公把脉之后,说成开方的病名为“沓风”。但是成开方当时没有病态表现,所以成开方这个患者,坚称自己无病。那么仓公就说了,往后3年时间,你的病情会发展,形成四肢不能动弹,就是全身瘫痪。如果到不能说话的时候,就会进入病危阶段。仓公直言:“喑则死”。3年之后,仓公听说了,成开方果然如仓公所言,瘫痪在床,哑巴了,就是声带不能动作,不能说话,这是仓公所称的喑哑。但是成开方的命还是挺硬的,3年时间,病情按仓公所言的如期发展,但是性命保全着的。这一点在仓公的意料之外,但是患者能够活着,对于医生来说,当然也是值得高兴的
因为仓公年代对于疑似的渐冻症,没有提出任何治疗措施,简单说就是无药可医。所以在稍后《内经》的年代,疑似渐冻症的名称叫做“痿躄”,简称痿症,《内经》有五痿之称:“皮痿、肉痿、脉痿、筋痿、骨痿”,这种症候分型一直延续至今。现代中医按照《内经》的分类法,《中医内科学》将痿躄分为五种类型,就是源于《内经》的分类方法。
中医的痿症,并不单指渐冻症,而是可以包括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疾病、小脑萎缩、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病变,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等,渐冻症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
中医特点是辨证不究病因,西医对疾病追求致病原因,到底是致病微生物感染,还是器质性损害,还是代谢过程的异常,注重的是这些内容。中医治病,几千年至今不变,还是坚持辨证施治:辨证的总纲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虽然这种方法非常的模糊,但是也能凸显它的优点,就是不明病因的疾病,照样给予辨证施治,只要认症就可以了。中医疗法在患病早期应该尽早参入,对延缓病情比较有利。
古代人没有渐冻症的主要原因是渐冻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通常在中年或老年发作。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与现代人有很大不同,他们更多地从事体力劳动,饮食更加自然健康,没有现代社会中的环境污染和化学物质暴露。
此外,古代人的寿命相对较短,很少有机会活到渐冻症发作的年龄。因此,古代人没有渐冻症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环境和寿命等因素与现代人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