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和意义 西晋如何建立和统一的

目录导航:

  1. 西晋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和意义
  2. 三国统一的过程
  3. 司马炎为什么能统一
  4. 谁统一的三国怎么统一的
  5. 西晋建立是公元265还是公元266年
  6. 西晋建立的三要素
  7. 西晋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8. 西晋灭亡全过程
  9. 三国两晋统一的措施
西晋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和意义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

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 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 而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西晋(又称司马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古代上承三国下启东晋,由司马炎建立的统一王朝,定都于洛阳,与东晋合称晋朝。

公元265年西晋代魏,十几年后灭掉孙吴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再造统一,共历经4位帝王,国祚51年。西晋统治期间政风相对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大量游牧部落在西晋时内迁中原,不同文化的碰撞加深了民族间的交流,但同时也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的乱象埋下了伏笔。

三国统一的过程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魏国灭亡。

公元280年,吴国灭亡,天下一统。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280年孙皓投降,总共六十年。三国的统一过程,是十分曲折的。

起初,魏国占据绝对优势,但蜀汉和东吴结盟,形成南北对峙,魏国在西面防御蜀国,在东面防御吴国,蜀吴两方不断消耗魏国国力,致使魏国无法南下。这个阶段,可以看作相持阶段,诸葛亮曾数次北伐,令魏国军力大减。

234年,诸葛亮病逝,这是三国的转折点。从这一刻起,魏国迎来喘息之机,以司马懿为首的士族集团崛起。几年后,司马懿率军征讨“燕王”公孙渊,平定辽东,魏国后方隐患被扫除。

如此一来,魏国就可专心对付蜀吴。

魏明帝去世后,曹氏贵族和司马懿展开内斗,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政变中,司马懿诛杀曹爽,掌握了魏国军政大权。从这一刻起,魏国形成了以司马家为核心的唯一权力中枢,内部斗争的隐患被扫除。

司马懿的功绩,主要就是两条,其一是熬死了诸葛亮,其二是整修了魏国内政。

凭借魏国强大的国力,司马家的势力如日中天,他们有了一统天下的宏图。251年,司马懿去世,此后的十二年,是魏国和蜀吴的拉锯时期。当然,魏国凭借绝对优势,粉碎了蜀吴的进攻。蜀汉的领兵者,是姜维,他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北伐,但收效甚微。

吴国在后期忙于内政问题,且在孙权时期,并未实现北进,所以吴国的伐魏战略,也只是为了取得相对优势,不让魏国发展的过快。这些构想,在司马昭掌权后,都破灭了。司马昭进一步整修了内政,魏国内部反对司马家的势力被扫除。此时,司马昭有了篡位野心,但他需要一个功绩,那就是灭蜀。司马昭选择蜀汉下手,是因为蜀汉最弱。

263年,蜀汉灭亡,三国变两国。蜀汉灭亡后,魏国有了绝对优势,再也不惧东吴。

265年,司马炎称帝,魏国灭亡。晋朝建立后,必然要灭吴,实现一统。但是,这个过程持续了十五年。原因在于,孙氏在吴国的根基很深,而且吴国的世家大族,不认同司马家,他们不愿意效忠晋朝。

蜀汉的情况恰恰相反,在诸葛亮死后,蜀汉内部的“益州派”日益壮大,他们发展为“投降派”,促使后主刘禅投降。

吴国内部的凝聚力很强,灭吴不太容易。但是,吴国末代君主孙皓是个暴君,他在后期不得人心,这给了晋朝机会。280年,晋朝大军攻破吴国都城,孙皓投降,至此天下一统。

司马昭派大将钟会,邓艾伐蜀,邓艾偷渡阴平小路,导致刘禅投降,蜀亡。司马昭死后,其子逼迫魏末帝禅位于他,建立晋国,魏亡。

司马炎派大将杜预,潘睿攻打东吴,一举灭亡孙吴政权,三国一统

司马炎为什么能统一

作为晋朝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可称晋版唐玄宗,前明后暗,整体上算是有为之君。

(一)「一统天下」而非「一统三国」

题主之问,略有偏颇。我们不妨梳理一下相关时间线。

公元263年,蜀国灭亡,而司马炎公元265年才登基称帝。而魏国的灭亡,司马炎无非是顺手牵羊而已。

可见司马炎在位时,魏蜀已灭。「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变成晋吴之间的「南北对峙」。

公元280年,司马炎灭吴,可说司马炎「一统天下」而非「一统三国」。

(二)父祖两代之功,司马炎伸手摘桃

(司马懿)

司马氏的江山,真正的奠基人是司马懿。正是司马懿的无敌演技和聪明智慧,成功瞒天过海,居然骗过了人精曹操。

同样是司马懿的长寿,成功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位曹家有头脑的主子,最后通过「高平陵之变」杀死曹爽,彻底控制曹魏政权,登上权力巅峰。

后又经过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的经营,司马家的地位已经无比稳固,无法撼动。

若非司马昭公元265年突然中风而死,晋朝的开国皇帝怕就不是司马炎而是司马昭了。毕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嘛。

(三)攻灭东吴与「太康之治」

当时东吴尚存,超重大臣多以长江天险为由反对攻吴,权臣贾充同样反对。司马炎力排众议,派大将杜预等伐吴。

公元280年,攻灭东吴,统一全国,结束了自184年黄巾起义以来,长达一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是司马炎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和贡献。

司马炎在位的前半段,应该说绝大部分时间,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无为而治,发下农业,鼓励生产,发布占田制,户调制,品官占田荫客制等制度,重视法制,颁布「泰始律」,社会稳定,人口增长,史称「太康之治」。

(四)前明后暗——接班人与分封制

(司马衷)

司马炎晚年,逐渐追求享乐,铺张浪费,后宫妃嫔近万人,高官斗富,羊车望幸。

司马炎的另一个政策失误是大封诸侯王,前后分封司马家五十七人为王,历史之最,这也为「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

在接班人问题上,司马炎在皇后的说服下,立司马衷为太子,后世称「晋惠帝」。司马衷天性愚钝,有白痴之嫌,完全无法掌握朝政,大权落入皇后贾南风及权臣宗室之手,争权夺利,相互攻伐。最终国本动摇,司马炎死后二十六年,西晋走向灭亡。

谁统一的三国怎么统一的

司马炎统一了三国建立了晋朝。不是司马炎有多厉害。是司马家等来了天下有变的机会。魏国从第三代领导人,在托孤上看错了人,托错了孤开始。整个魏国的贵族,都蜕变成的腐败无能的膏粱子弟。

其它两国蜀吴,的领导人都发生了质的改变。蜀国的刘禅被邓艾淘了心。东吴的孙浩就是一个典型的,暴戾无能的人。而司马家正事如日中天的时候。

如果诸葛亮孙权在司马炎能统一三国吗?

司马炎统一三国。司马懿的后代司马炎。 首先司马炎有个好父亲司马昭,更准确的来说是有个好爷爷是司马懿,司马懿先是耗死了蜀国名相诸葛亮,再是夺取了魏国的军政大权,而司马昭则是进一步掌握了魏国的大权,所以到了司马炎这里魏国基本上已经姓司马了

三国最后统一天下是西晋司马炎。

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司马懿孙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史称西晋,他也是西晋第一个皇帝。西晋于280年发动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三分归晋:中国古代三国末期,司马氏家族篡魏灭蜀以后,兵伐东吴,灭了孙皓,自此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主的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史称西晋。西晋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汉末长达84年的分裂时期,战争不息,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无穷无尽的苦难,比之西汉,人口大为减少,生产出现了大倒退。西晋统一之后,社会比前安定,政府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移吴、蜀稠密的人口于地广人稀的北方,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等,因此,农业生产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很大的恢复。总之,西晋的统一,是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

西晋建立是公元265还是公元266年

西晋建立是公元266年。

晋朝(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有所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齐康公吕贷(或称姜贷),生于公元前455年,是齐宣公吕积之子,公元前404年即位齐国国君,在位18年。公元前386年,被齐国大夫田和废为庶人,“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公元前379年死亡,享年76岁。265年,西晋建立。西晋(265年—316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名,由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65年,晋王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316年,为汉国(前赵)所灭。西晋统一仅37年,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318年,琅邪王司马睿于南方建立东晋,中国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存在十五;这个计算存亡的方法就不是很清楚了,那都是书上记载好的,我也不知道是按什么具体标准来判别一个朝代的存亡的

西晋建立的三要素

1、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

2、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

3、东吴政府内部的腐败,直接给西晋政府留下了机会。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西晋国祚仅51年,共5位皇帝,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

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是出身于河内温县的世族,祖父司马懿乃三国时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其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曹魏后期权倾一时的权臣,权势超过君主。

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因各种方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一带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本身都是被世家门阀收作奴婢 。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被前赵所灭,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西晋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西晋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医王叔和著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史学名著《三国志》即由陈寿所著。

西晋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西晋王朝占据当时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从民心向背程度来看,西晋相对东吴政权来说,政治上还是较为清明。另外不能否认西晋王朝中的部分将领的军事领导才能。

西晋灭亡全过程

西晋由于长期的内乱,后国力渐弱,加之统治者的对外民族压迫,致使本就风雨飘摇的晋王摇摇欲坠,后凶奴贵族刘渊之子刘聪攻破洛阳,俘虏怀帝,西晋灭亡。

1、八王之乱:西晋的国力被严重的拖垮,这为西晋的灭亡埋下了祸患。

2、五胡乱华:破坏了西晋的政权和经济架构,也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产生文化经济交往。

3、世族扰政:士族掌握强大的武装形成割据。

4、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

5、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

6、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

7、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南京)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

8、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大量生产力与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

9、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统一的措施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是一段分裂动荡的时期,然而正是在这一时期南方地区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开发建设,也是在这一时期汉民族与匈奴、鲜卑以及西域、南方等地的民族加深了融合。在我们的传统史书中这些经济民生发展、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内容往往被埋没在对王朝政治变迁的叙述中,然而恰恰正是这些因素使华夏大地得以形成更为稳固的统一。事实上中华文明的进程存在一条从北方黄河流域不断向南方长江流域发展的历史脉络。

西晋统一全国以后, 为了进一步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采取了若千措施。那时候,北方由于经过长期战乱,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平蜀以后,西晋政府招募蜀人迁居北方,宣布迁居者供给两年口粮,免除二十年的徭役。平吴之后,为鼓励吴人北迁,又规定吴国北上的百姓和百工免徭役二十年。

泰始九年(公元273年),为了增殖人口,西晋政府规定,民女年十七,父母未让出嫁的,由长吏代择配偶。咸宁元年(公元275年),晋武帝发邺城的奚官奴婢代新城屯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屯田兵虽然也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把大批官奴婢的身份改变为屯田兵,这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