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秘密》这本书里讲的“吸引力法则”是真实存在的吗
搬运《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书评:
《秘密》的秘密 朗达.拜恩2006年出版的《秘密》一书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卖了1900多万册。虽然她声称《秘密》一书已经交代了“决定宇宙中一切秩序和你经历的每一件事情的法则”,但在上个月她又推出了该书的续集《力量》。 拜恩在《秘密》中说,吸引力法则就像重力一样,是宇宙的一种基本法则。在第二册中她又补充了一个“爱的力量”。她写道:“多个国家的研究者发现,当水手到爱和感激等级及的词语和感情时,不仅水的能量等级会增长,而且水的结构会变得更和谐。当水收到恨等消极感情时,水的能量会降低,会出现混乱。”(按:这多像那个水结晶的实验?)由于“你的脑袋中80%的成分是水”,你知道这一点是多么重要。书名中的力量指的是爱的力量,你付出爱,宇宙就会满足你的心愿。美国《新闻周刊》说:“我认为没有办法给爱冠以恶名,但读了《力量》智慧,我只希望拜恩能往她的心里放点别的。我推荐理性的力量。” 美国两位心理学教授克里斯托夫.沙布里和丹尼尔.西蒙在《纽约时报》撰文,对拜恩的两本书做了批判。吸引力法则说,不管你的生活经历到什么,都是你思想的直接结果。如果你想到变胖,你就会变胖。如果你想到瘦的人,你就会变瘦。你想到钱,你就会得到更多钱,但如果你想到账单,你的信箱就会被账单塞满。据《秘密》和《力量》所说,你的思想和感受有一种吸引力和频率。它们跟宇宙呼应、震荡,会吸引有着同样的频率的事件。 拜恩没有为吸引力法则这一荒谬的物理学提供任何科学证据。吸引力法则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拜恩说,柏拉图、伽利略、贝多芬、爱迪生、卡耐基、爱因斯坦都知道这一秘密。上个世纪,华莱士.沃特尔斯、拿破仑.希尔等人就表达过类似的内容。拜恩所说的宇宙跟沃特尔斯的“智慧的实体”和希尔的“无限的智慧”扮演了相同的角色,它像上帝一样提供我们想要的东西。因为利用了人类的心理,读者们都没有注意到拜恩书中不合逻辑的地方:如果有1000个人都真心希望赢得本周的2亿元乐透大奖怎么办?宇宙如何妥善处理这一混乱? 这种伪科学概念为何如此经久不衰呢?两位作者说,可以把《秘密》和《力量》中包含的信息理解为一种高级文化基因,一种知识病毒,经过进化,它的结构能最好地利用人类心灵设计上的一套缺陷。拜恩通过操纵大脑中天生的认知偏见谋取了巨额利润。 拜恩使用的第一个诡计是心理学家所说的“社交证据”。人们愿意做别人在做的事,因为那好像证明了他们自己的行动的价值。所以电视购物广告上会显示有多少观众在购买他们销售的商品,好几个人而不是一个人给出的建议显得更可信。《秘密》一书频繁引用了大约20个导师的话,其中很多人本身是流行的励志大师。在《力量》中,拜恩也引用了梭罗、甘地和奥古斯汀等圣人的话。这一把戏是一个叫“来自权威的论证”的逻辑谬误。 拜恩还激发了“潜力幻象”,我们都愿意相信我们拥有很多尚未开发的潜力等待释放。这一幻象可以解释“小小莫扎特”和寓教于乐的视频游戏的流行。严格的实验研究反复说明,这些东西没有明显提高智力。 《力量》和《秘密》中反复提及吸引力、能量和量子力学。“每当你听到有人引用高深的物理学来解释心灵的原理,就别理会他,我们已经有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这样的学科来处理这些问题。”拜恩使用伪科学术语主要是为了建立一种“知识幻想”,社会科学家说,我们倾向于认为我们对某种东西的理解超出实际情况。相信心想事成说明,人类倾向于认为相继发生的事情之间形成了因果联系。当我们听到的每一个故事都符合我们期望的模式时更是如此,心理学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因果幻觉”。现实中发生的是:我想着得到工作,然后我就接到了电话通知;我想得到工作,但一直没接到通知,或我没有想到得到工作,然后我得到了,或没有想着得到工作,结果我没得到。只要正面联系发生一次就足以让我们得到扭曲的画面。更糟糕的是,我们会把两件前后相距很远甚至想法的事情错误地记成先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