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历史脉络文化 俄罗斯历史的文化

目录导航:

  1. 瑞典的历史脉络文化
  2. 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底蕴
  3. 伊通河历史文化
  4. 俄罗斯的文化是有多久的历史了
  5. 哈尔滨有什么历史文化
  6. 山西历史文化
瑞典的历史脉络文化

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萨被推举为国王。1654至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718年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守中立。

自然地理: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挪威为邻,东濒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领土面积为44.9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领海面积)。海岸线长约2181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全国最高峰克布讷凯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约塔河、达尔河、翁厄曼河。湖泊众多,约9.2万个。最大的维纳恩湖面积5585平方公里,居欧洲第三。约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底蕴

俄罗斯历史始于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死魂灵》)、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玛佐夫兄弟》)、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契诃夫(《套中人》)、高尔基(《童年》)、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等世界驰名的大文豪和作家。其中,列夫·托尔斯泰与但丁、莎士比亚并称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三大高峰。

俄罗斯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艺术大师有安德列·鲁布廖夫、列维坦列宾、苏里柯夫等。安德列·鲁布廖夫是俄罗斯最早的名画家。他在十四至十五世纪期间画的《三圣图》至今保存在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里。画的是宗教内容,但画家表现出的不是中世纪天使的体态,而是活生生的人。 列维坦列宾、苏里柯夫是十九世纪后期巡回画派的杰出代表,列宾的名作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伊凡雷帝杀子》等,苏里柯夫的名作有《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卓娃》等,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里能看到他们的作品。

俄罗斯的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歌剧、交响乐和室内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奔放豪迈。著名的音乐家有柴可夫斯基、拉赫马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 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震撼人心 的戏剧性。他的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那种特有的风格。代表作品有《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一八一二序曲》、《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奠定了电影的基础,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被评为电影问世以来12部最佳影片之首。其中的敖德萨阶梯一段是影史的永恒瞬间。塔科夫斯基的电影是诗意电影的杰出代表。与英格玛·伯格曼、费里尼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 圣三位一体”。代表作有《镜子》、《乡愁》、《安德列·鲁布廖夫》。其电影笔记《雕刻时光》更是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电影的内涵与良知应先于电影技巧”。

俄国芭蕾舞世界闻名,著名舞蹈演员巴甫洛娃和乌兰诺娃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乌兰诺娃的舞蹈艺术特色是:富于抒情写意、刻画人物细腻、善于表现复杂的人物性格。在她的表演中,使舞蹈技艺、戏剧表演、造型姿态三者水乳交融,又都服从于形象塑造的要求。代表作有《天鹅之死》、《罗密欧与朱丽叶》。

东正教与俄罗斯

东正教是基督宗教中的一个派别,主要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宗教传统的教会。是与天主公教、基督新教并立的三大派别之一。

东正教具有几大特性:保守性,坚守古教义和古礼仪,基本不做什么调整;依附性,历史上一直强烈的依附于世俗政权,受其严格的控制,不象天主教那样一直政教分离和教俗二元结构;神秘性,强调通过祷告时的沉思默想来达到与上帝的直接交通,很注重这种个体性的和不可重复性的信仰体验。

对艺术的影响

俄罗斯著名作家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的作品中,都曾有很深的宗教意识和宗教情感。受难、救赎、神秘性、顿悟,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玛佐夫兄弟》等小说中和著名导演塔科夫斯基的《乡愁》、《潜行者》等电影中体现得淋漓尽至。托尔斯泰被东正教会开除教籍,实际是因为他对上帝过于虔诚,而对教会产生反感和怀疑。他嘲讽了东正教那套繁琐的礼拜仪式,对基督教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重新解释和编写了《福音书》,以建立自己理想的人间天国。在其晚年,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宗教探索上。

对宗教建筑的影响

罗马拜占庭的石造建筑技术以及洋葱头圆顶式的教堂技法随着东正教传入俄罗斯,俄罗斯人随后将之修改,包括原本在欧洲一座教堂只有一个“洋葱头”的特色,到了俄罗斯之后,受了俄罗斯传统多神教的影响,近而转变为一座教堂上可以有多个“洋葱头”。“洋葱头”的数目或许和神话或传奇事迹里的圣人数相当,或是和圣经故事里的相关记载或耶稣的事迹相关。

俄罗斯人作为传说中的战斗民族,不仅拥有直爽豪放的性格,同时也具备极高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底蕴。

从传奇作家托尔斯泰到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俄国人十分看重艺术。相较于艺术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俄罗斯人看待艺术更加严肃。他们的艺术并不是为了娱乐和放松,往往更多的是为了表达苦难与哲理。

伊通河历史文化

伊通河为长春历史上的第一大河。

古时的伊通河水面宽广,平时可载三丈五尺的大船。

清康熙年间,在反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大会战中,她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壮举谱写了光辉篇章。康熙帝下令南北延长伊通河道,沟通松花江和辽河;为确保雅克萨大会战的胜利,下令在古吉林城造船百艘,每艘体长7.3丈,宽6尺,船腰宽9.8尺,后身宽6.6尺,每艘装粮200石,船上载有土炮,每艘船可运兵135人。在以后的1681年至1690年间,由大小运输船组成的粮草辎重船队,以威武的长龙阵式浩浩荡荡地穿过伊通河,经古伊通边门再向黑龙江瑷珲城进发,为前线提供粮食辎重,为确保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

古伊通河也因此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清时期,伊通河就是一条重要的运粮黄金水道。

顺治十二年(1658年),东辽河上游赫尔苏驿东北秦家屯附近,是叶赫河、东辽河域粮食的集中地,一批批的蒙古马队将粮食运到乌苏城(即今伊通县城)河口和柳条边伊通边门。那时,每年春日,冰消雪化,开江开河之日,伊通河口人流车马络绎不绝。由于水陆交通的发展,伊通河流域的经济空前繁荣。

清光绪八年(1882年),清政府在伊通河渡口设立了州城。渡口附近的“箭亭子”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商贾云集之地,亦是满族人习武、比箭的场所,繁盛一时,有“十个营城子,不如一个箭亭子”之说。伊通河水最盛时,当在清同治年间,据《满洲地志》记载,1868年(同治七年)“伊通河中游河幅三丁(即河宽327米),水深一丈,沿河两岸林密如壁,水清见底;游鱼如梭”。而在下游的农安县伊通河沿岸,据民国初期县署文件记载:伊通河两岸从亮衣门到嗽叭营子,长200里,宽里许,每年夏季,水清柳绿,鸟语花香,景致宜人。

作为千年运粮古道,伊通河不仅在东北运输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也汇集了有清以来东北重要的人文景观。明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中,有叶赫和辉发两部发祥地在伊通河畔的璋地。

俄罗斯的文化是有多久的历史了

俄罗斯历史始于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哈尔滨有什么历史文化

哈尔滨才有近百年的历史文化,1900 年左右晚清政府对哈尔滨(那时叫道台府)的管理鞭长莫及加上俄国人大批涌入哈尔滨,建起了中东铁路;这才使哈尔滨渐渐地形成一座在建筑上具有欧洲风格的独特城市。

这期间,从早期的原中国文化(大批从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来哈尔滨的人)在哈尔滨(当时叫付家甸,现今道外区一带)做买卖,开饭店,小生意。小手艺比比皆是(现在道外区南二至五道街的建筑,现在我们还能看到那时的繁荣景象);1921年之后,张学良将军在哈尔滨市建起了文庙(省军区院内),是真正宏扬中国古文化的代表之作。(另在南岗区东大直街与大成街交口旁有张将军的姑妈冢塔一座)

知道的不多,仅供您参考。

山西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山西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深远。山西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发端,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数千年的演进,到晋国和三晋时期已经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显着特征。

秦汉以来,山西历史文化更加多姿多彩,灿烂辉煌。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和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

西河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统治区。周代,晋国由山西境内崛兴,晋文公曾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汉、魏、晋时期,山西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北朝时期,山西是北朝统治的中心地带,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为都,之后的东魏、北齐也曾以晋阳(今太原)为“别都”、“陪都”,这对促进山西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认为是“龙兴”之地,一直把山西作为唐帝国的腹脏地区,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

到五代十国,山西仍然对中国北方的政治、军事形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宋辽时期,山西进一步繁荣,是中国北方经济、文化的主要发达地区。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当时山西商业的发达、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明,曾受到当时来中国旅行的意大利伟大旅行家马可·波罗的盛赞。

明代,山西的商业迅猛发展,曾领全国之先。特别是晋商十分活跃,威震海内外,其足迹东出日本,北抵沙俄。最著名的是山西票号,可谓中国金融之鼻祖。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击了外敌的侵略。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西人民进行了更加顽强的斗争,在三晋大地上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上党战役永垂青史。

1949年4月,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从此揭开了山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新篇章。几十年来,山西人民为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