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4大古国 后汉书有三国历史吗

目录导航:

  1. 三国时期4大古国
  2. 三书是魏书蜀书和汉书
  3. 三国演义后汉书是正史吗
  4. 三国存在的证据
  5. 晋书、汉书、后汉书各自写那些年代
  6. 三国演义与后汉书的区别
  7. 两晋南北朝方志体史书
三国时期4大古国

魏蜀吴三国的知名度最高,但从真实历史的角度来看,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可谓微乎其微。历史上广义的三国时期,是指公元184年黄巾大起义开始,到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东吴为止期间的一段历史。

这段时期,三个王国魏蜀吴之间斗智斗勇,连年征战,成为这段时间的主角。魏蜀吴虽然名闻遐迩,但在历史上而言,他们只是几个昙花一现的割据国家,不仅存在时间极短,且没有一个完成一统天下的任务,并没有推动历史进步,也未对中国历史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三国之外有个第四国,虽然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却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魏蜀吴。

这个国家就是“挹娄”,读音同“义楼”。《后汉书》和《三国志》都对这个小国留下了详尽的记载。挹娄国位于“夫馀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其具体地理位置,大致包括我国东北黑龙江流域的一部分和远东地区一部分。挹娄古国的历史极为久远,它的前身是历史更为悠久的肃慎国。早在《山海经》中,就有了肃慎国的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到三国时期,肃慎正式更名为挹娄。挹娄国境内,分布着广泛的高山密林地带,和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挹娄国人一直过着渔猎与农耕相结合的较为原始的生活,食物主要来源于种植的谷物和捕猎的兽类、鱼类。挹娄人还有一个特点,很早就掌握了养猪技术,“其俗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冬以猪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吃猪肉,以猪皮缝制衣服,冬季还会用猪油涂抹在脸上身上防冻防寒。

挹娄人居住地域偏北,冬季严寒漫长,“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为了御寒,挹娄人创造了独特的“穴居”,他们在地上挖掘地洞作为居所,根据家庭人口多少确定地洞层数,人口较多的大家庭,地洞甚至“大家至接九梯”,在地下深达九层。

挹娄人虽然生活状态较为原始,但艰苦卓绝的生存环境,让他们磨练出了坚强勇敢的禀性,“其人多勇力”,个个都是彪悍善战的勇士。挹娄人的绝技是射箭,“善射,发能入人目”,可以在交战中轻易射中敌人的眼睛。因此挹娄人虽然人数不多,但众多邻国却对他们敬畏有加,不敢轻易招惹他们,“邻国畏患,而卒不能服”。

三国相继灭亡之后,默默无闻的挹娄却顽强地生存下来。此后千百年间,挹娄国人代代传承,历经岁月播迁,挹娄国在南北朝时期改成“勿吉”,隋唐时期改称“靺鞨”,五代十国时期改称“女真”。到了北宋末年,女真人在一代枭雄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迅速崛起,成为北方强国,并且先后灭掉强大的辽国的北宋,第一次入主中原,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半壁河山。

元朝建立后,灭掉了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女真势力一度衰微,重新退出中原,回到了他们祖先发迹的东北。但到了明朝末年,女真势力再度崛起,建立起强大的清朝,并且先后击败明朝和李自成、张献忠、南明等众多对手,彻底统一天下,统治中国长达近三百年,对中国历史影响极为深远。三国时代的魏蜀吴早已迅速消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国挹娄却顽强生存下来,在三国时代各国中,挹娄的发展对中国历史影响却最大,真是世事难料。

在历史上的三国时代,除了魏蜀吴三个大国,其实存在第四个国家,那就是公孙家割据的辽东燕国。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国家,他们一直闷头发展,直到嘉禾二年(公元233年),燕国才开始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三国时期的四大古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国家。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后世常常追思当时的风云人物。直在现在,三国的著名人物、事件仍然是耳熟能详。

四大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地域属伊拉克),古埃及(位于北非,今地域属埃及),古印度(位于南亚,现在的印度范围),中国(位于东亚地区)。

中国历史悠久,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书是魏书蜀书和汉书

三国志》65卷,包括《魏书》30卷、《蜀 书》15卷、《吴书》20卷,主要记载魏、蜀、 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三国志》在北宋 以前,是《魏书》《蜀书》《吴书》三部书 分别流行,到北宋时才合在一起刻板印刷, 改称《三国志》。

不是。

三书指: 魏书蜀书 吴书 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简介: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三国演义后汉书是正史吗

正史一般指历代政权官方认定的《二十四史》,其中《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私人修史,以后都是官方组织人员修史。《后汉书》是南朝刘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著,记载东汉汉光武帝至汉献帝时期的史事,属于正史。而《三国演义》的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内容大家都很熟悉,但它属于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不是正史。

三国存在的证据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在各地留有较多遗迹,比如四川的武侯祠、河南的官渡还有湖北的赤壁

1. 存在2. 主要来自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历史文献中有《三国志》、《后汉书》等记载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考古发现方面,出土的文物、墓葬、建筑等也提供了关于三国时期的实物证据。
此外,学者们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的研究,也得出了一系列关于三国时期的结论,进一步证明了三国的存在。
3. 关于三国存在的研究还有很多。
比如,可以进一步研究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军事战略、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以深入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同时,可以通过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演变产生的影响。

晋书、汉书、后汉书各自写那些年代

晋书写晋朝,汉书是西汉,后汉书是东汉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1] 。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三国演义与后汉书的区别

三国演义是小说家罗贯中依据陈寿的《三国志》改写的长篇历史小说,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从东汉末年爆发黄巾起义写起,董卓乱政被除,曹操挟持汉献帝统一北方,曹操之子曹丕废汉建立魏国,刘备入主西川建立蜀国,孙权坐领江东建立吴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魏国被司马懿家族取代,杀光曹操后代,灭蜀亡吴,建立晋朝,重新统一,重点塑造了曹操、诸葛亮、关羽等风云人物,并带有扬刘抑曹的主观倾向。

后汉书是班固写的从汉光武帝刘秀,推翻王莽新朝,收降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军,建立东汉,延续到末年汉献帝刘协被废,汉朝灭亡的断代史。

两晋南北朝方志体史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料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一时期的基本史料以正史为核心,辅之以私史、史注、地方志、宗教类史料。本文以史料价值为标准,主要总结魏晋时期比较重要的史籍书目,以供有需求的读者参考,一般性的史料此后有时间再慢慢更新。

一、正史

1.《三国志》 (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

记魏、蜀汉、吴三国史事,但篇幅较短,失于简略。刘宋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补遗订误,其功居多。

2.《晋书》 (唐)房玄龄等撰

唐初以前,尚有谢灵运、沈约多人所著的几十个版本的《晋书》。至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下诏新撰《晋书》,于是许敬宗、房玄龄等人重修《晋书》,于是诸多旧版本渐渐弃而不用。后来安史之乱,两京陷落,史籍散佚,只有贞观时所修此种《晋书》尚存,流传至今。

3.《宋书》 (南朝)沈约撰

沈约历仕南朝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南齐时,奉诏编修《宋书》。《宋书》记事多沿旧本,制度往往上溯两汉、魏晋,记录详细。但今本一些纪传已非沈约原本,今中华书局点校本中有说明。

4.《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撰

萧子显是南齐高帝萧道成之孙,他写的《齐书》(为了与李百药的《北齐书》区分,自北宋曾巩改称《南齐书》)是为其家写史,记南朝齐一代史事,这是与其他正史不同的地方。

5.《梁书》 (唐)姚思廉等撰

6.《陈书》 (唐)姚思廉等撰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姚思廉奉诏撰写南朝梁、陈两代史书。《梁书》和《陈书》记事较简略,很多地方反不如北宋司马光所修《资治通鉴》所述史事丰富,但在保存南梁佛教之事与陈朝起居注等内容方面有相当的价值。

7.《南史》 (唐)李延寿撰

《南史》之修始于李延寿之父李大师,李大师见南北朝诸国史既多重复,又相互诋毁,便立志改写成通史,未毕而卒。李延寿承继乃父之志,修成《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南史》述南四朝史事,但着力于纪传部分,少典章制度的描写。

8.《魏书》 (北齐)魏收撰

北齐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受诏修魏史,记北魏一代史事。但魏收所仕的北齐是承接东魏而来,立场上不可避免地偏重北齐,诋毁东晋、南朝。不过,《魏书》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如《食货志》《释老志》等篇章保存了许多经济措施和宗教信仰的史料,为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提供了有力的史料支持。

9.《北齐书》 (唐)李百药撰

唐太宗时,李百药奉诏撰写《齐书》,记北齐一代史事。李百药之父李德林生于北魏,历仕北齐、北周、隋,撰《齐史》未成,其子李百药以之为基,修《齐书》,贞观十年(636年)完稿送呈。初称《齐书》,后为与萧子显所撰南朝《齐书》区分,自宋以后称《北齐书》。

10.《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撰

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建议唐高祖修史,累年未成,至贞观三年(629年)太宗复敕修撰,周史部分由令狐德棻与岑文本负责修撰。限于材料,《周书》虽文辞优雅,但资料贫乏,文字往往流于空泛。

11.《北史》 (唐)李延寿撰

关于《北史》的修撰背景可参考《南史》。《北史》部分,起于北魏登国元年(386年),止于隋义宁二年(618年),通记北朝史事。隋代亦被收入,将隋与北魏、北齐、北周等政权等同视之,意在强调唐朝统一的意义,事实上对隋有贬低之义。但《南史》《北史》同为佳史,叙事简明,比于诸朝所修正史之繁冗,有很大进步。司马光将李延寿比于陈寿,认为“陈寿之后,惟延寿可以亚之也。”

二、其他史料

1.《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撰

《资治通鉴》有个特点,即年代越近,史料价值越大,故将于后面整理隋唐五代史料时详细介绍,这里列入主要是因为魏晋南北朝部分主要由刘恕负责。史书称刘恕“于魏晋以后事,考证差缪,最为精详”。司马光修《资治通鉴》,遇到纷杂史事难以处理时,也常交给刘恕。所以可读性、可用性较强,而且《资治通鉴》确实在一些地方有如今不见于史料的记载,可能来源于已佚的史料,如《燕书》等。

2.《华阳国志》 (东晋)常璩撰

《华阳国志》是一部地方性史籍,专记巴蜀、汉中等地事,从远古叙述至成汉灭亡(347年)。它用时记录地理、历史、人物,这种体裁是之前较为少见的。《史通》将其视为地理书,而一些正史将其列为伪史。

3.《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撰

该书记两汉、三国至东晋事,多记名士人物的言行与故事,反映了当时的学风和社会风尚。文字形象生动,流传较广。

《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勾勒出了南朝的概况,再以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全面介绍了北朝。作者旁征博引,系统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这段充满战乱的时期,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二十四史在魏晋南北朝时写的有《后汉书》《三国志》《宋书》《南齐书》《魏书》。

《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史类文学作品,属“二十四史”之一。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宋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南朝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

《南齐书》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历史书,书中记述了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公元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题材,是北朝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魏书》中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