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玛代和波斯有什么区别
- 圆周率的历史资料
- 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
玛代和波斯都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古国家,但是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别:
1. 位置:玛代位于今天的伊朗西北部和伊拉克东部,而波斯位于今天的伊朗中部和南部。
2. 历史:玛代是在公元前9世纪左右建立的,而波斯则是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由古波斯人建立的。
3. 政治制度:玛代是一个君主制国家,而波斯则是一个帝制国家,由一个皇帝统治,而且有一个完整的官僚体系。
4. 文化:尽管两国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玛代文化主要受中亚和小亚细亚文化的影响,而波斯文化则主要受到近东和印度的影响。
5. 语言:玛代人讲的是玛代语和古美索不达米亚语,而波斯人则讲波斯语。
圆周率的历史资料1 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探讨圆周率的性质和精确值。
2 在古希腊,阿基米德和托勒密等人曾经研究过圆周率,但是他们并没有找到一个准确的值。
3 直到17世纪,数学家莱布尼兹、牛顿和瓦里斯等人才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圆周率的近似值。
后来,瑞士数学家欧拉也在圆周率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 如今,圆周率已经被计算至14万亿位小数,成为了数学领域内的重要研究对象。
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x=0的最小正数x。
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读作[pa?])表示,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而用九位小数3.141592654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数点后几百个位。
1665年,英国数学家约翰·沃利斯(John Wallis)出版了一本数学专著,其[24]中他推导出一个公式,发现圆周率等于无穷个分数相乘的积。2015年,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氢原子能级的量子力学计算中发现了圆周率相同的公式
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圆周率现已到小数点后31.4万亿位。
2021年8月17日,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瑞士研究人员使用一台超级计算机,历时108天,将著名数学常数圆周率π计算到小数点后62.8万亿位,创下该常数迄今最精确值记录。
中文名:圆周率
外文名:Ratio of circumference to diameter;Pi
符号表示:π
近似值:22/7(约率)、355/113(密率)
属性:希腊文
历史发展
实验时期
一块古巴比伦石匾(约产于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600年)清楚地记载了圆周率=25/8=3.125。同一时期的古埃及文物,莱因德数学纸草书(Rhind Mathematical Papyrus)也表明圆周率等于分数16/9的平方,约等于3.1605。[4] 埃及人似乎在更早的时候就知道圆周率了。英国作家John Taylor(1781—1864)在其名著《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 Why was it built, and who built it?》)中指出,造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胡夫金字塔和圆周率有关。例如,金字塔的周长和高度之比等于圆周率的两倍,正好等于圆的周长和半径之比。公元前800至600年成文的古印度宗教巨著《百道梵书》(Satapatha Brahmana)显示了圆周率等于分数339/108,约等于3.139。
圆周率指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都研究它。古代科学家祖冲之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第七位小数。
1 圆周率是一个数学常数,代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约等于3.14159。
2 圆周率最早出现在古代埃及和巴比伦文明中,但最早将其计算到一定位数的是中国明朝的李约瑟。
3 在欧洲,圆周率的计算直到17世纪才有了重大进展,由数学家约翰·沃利斯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4 目前,关于圆周率的研究已经达到了极高的精确度,最新的记录是由日本的一组研究团队计算出了5万亿位的圆周率。
1 很丰富。
2 圆周率最早由古代数学家管仲和秦九韶提出,后来欧拉和莱布尼茨分别利用级数展开和无穷积分推导出更加精确的计算方法。
现代数学家还用到了复数和级数等概念来求解圆周率。
3 在古代,圆周率曾被视为圆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之一,同时还被用于计算土地面积、制作城市规划等。
现代物理学、天文学、编程等领域的计算也离不开圆周率。
4 近年来,圆周率的计算已经被推进到了万亿位以上,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数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梨俱吠陀》,全名《梨俱吠陀本集》,是《吠陀》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它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与解释,以及与祭祀有关的内容,是印度现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诗集,也最有文学价值。
简介
公元前10世纪,居住于印度的雅利安人产生了婆罗门教,其经典是《吠陀》。“吠陀”(veda)的意义是求知或知识,也有解释为“圣经”。最初有三种或曰“三明”,后来增加一种即所谓四吠陀。雅利安文化及其医学的来源是四部《吠陀》经。
第一部《梨俱吠陀》或译作《赞诵明论》,大约于公元前1500~900年间陆续写成,是印度医学的起源。其中提到药用植物,并提及麻风病、结核病、外伤等疾病。
《梨俱吠陀》,印度古代《吠陀》文献中的一部,它和《阿闼婆吠陀》同为上古诗歌的总集,是印度现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诗集,也最有文学价值,全名《梨俱吠陀本集》。它在世界文学中放射着光辉,好像我国上古诗歌的总集《诗经》一样。
“吠陀”的本义是知,即知识;“梨俱”是作品中诗节的名称。《梨俱吠陀》编订年代可能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只有一派的传本,收诗1028首,其中有11首被认为是附录。最短的诗只有3节,最长的有58节,一般都不超过12节。
全书共有10552节诗。诗的创作年代又有先后。语言也比印度其他上古文献的用语更为古老。这部诗集的创作和编订的确切年代还没有定论。全书分为10卷或8卷。印度传统认为,书中诗歌是由上古的修道士仙人传授下来,由一个名叫广博(音译毗耶娑)的修道士仙人加工整理而成。
《梨俱吠陀》中诗的内容比较复杂,有上古的神话传说,也有自然界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祭祀和巫术。这些诗歌反映了印度原始社会时期和阶级分化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思想、生活和习俗。
还包括有强烈生活气息的对话体诗,分为对白和独白,可以在祭祀、巫术仪式或者节日集会上表演,有一定的戏剧性,有人认为是印度戏曲的起源。
神话中歌颂最多的神是众神之首的因陀罗。对于这些神话中的神,印度按照以后的宗教信仰加以解释。近代西方学者先以为它们是自然现象的化身,后以为是社会现象的体现,以后由于考古发掘的文物不断出现,对神话传说中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作品中有几首诗对神提出怀疑,显示了印度最早的哲学思想。《梨俱吠陀》作为上古历史文献资料,是人类宝贵的遗产。
作为文学作品,《梨俱吠陀》包含了人类早期的一些清新朴素的诗歌作品。有不少诗在艺术上已有相当水平,不是原始的简单歌唱。
书中的诗已有15种格律,可见当时文学创作的发展。诗的格律是以每节诗中的音数整齐的句作单位的。4个8音句构成一节的格律广泛流行,就是一般所谓32音一节的颂体。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内容贫乏、词句呆板的作品,例如一些赞美布施的诗。
《梨俱吠陀》长期靠口传,后有了写本,到19世纪才由欧洲人第一次刊印。现有数种语言全译或选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