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世界上第一个对人体实验作出基本规范的文件是
- ams试验是什么意思
-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的
- 施特恩盖拉赫实验现象
- 为什么实验心理学产生于德国
- 实验教育学是教育发展什么阶段
- 1879年冯特的实验代表着什么
- 恳求一份高中生物学史案例,例如恩格尔曼水绵实验证明了什么
答:世界上第一个对人体实验作出基本规范的文件是《纽伦堡法典》。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纳粹分子借用科学实验和优生之名,用人体实验杀死了600万犹太人、战俘及其他无辜者,这些人被纳粹统称为"没有价值的生命"。主持这次惨无人道实验的,除纳粹党官员外,还有许多医学教授和高级专家。
制定
德国战败后,这些为首分子被作为战犯交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其中有23名医学方面的战犯。同时,纽伦堡法庭还制定了人体实验的基本原则,作为国际上进行人体实验的行为规范,即《纽伦堡法典》,并于1946年公布于世。
ams试验是什么意思平时各大汽车网站、媒体和杂志在车辆制动性能的横向对比试验中,用到最多的就是“百公里制动距离测试”,这个测试就是当车辆从100Km/h速度开始猛踩刹车踏板,直至刹挺的距离。这个测试方法最早是在德国汽车运动杂志《Auto Motor Sport》评价中使用,所以我们现在也就把这个测试叫作“AMS测试”。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的儿童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创始人是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T.Preyer)。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 普莱尔 是儿童心理学真正的创始人。
普莱尔在自己的孩子出生后一直到3岁,每一天都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研究,这些观察记录后被整理成一部著作《儿童心理》,在1882年发表,这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施特恩盖拉赫实验现象施特恩-格拉赫实验(Stern-Gerlach experiment)是首次证实原子在磁场中取向量子化的著名实验,证实了原子角动量的量子化。
该实验由德国物理学家奥托·斯特恩和瓦尔特·格拉赫在1922年完成,奥托·斯特恩因此获得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验装置:使银原子在电炉内蒸发射出,通过狭缝S1、S2形成细束,经过一个抽成真空的不均匀的磁场区域(磁场垂直于射束方向),最后到达照相底片上。显像后的底片上出现了两条黑斑,表示银原子经过不均匀磁场区域时分成了两束。
根据实验中的炉温、磁极长度、横向不均匀磁场的梯度和原子束偏离中心的位移,可计算出原子磁矩在磁场方向上分量的大小。当时测得银、铜、金和碱金属的原子磁矩分量的大小都等于一个玻尔磁子,它们的原子束都只分裂为对称的两束。实验结果说明,原子在磁场中不能任意取向,证实了A.索末菲和P.德拜在1916年建立的原子的角动量在空间某特殊方向上取向量子化的理论。
理论诠释直到1925年G.乌伦贝克和S.古兹密特提出电子自旋的假设,实验结果才得到了全面的解释。原子磁矩是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的和(原子核磁矩很小,可忽略),在磁场方向上的分量μz只能取以下数值:μz=-mlgμB,ml=J,J-1,…,-J式中m称为磁量子数;J为总角动量量子数;μB为玻尔磁子;g为朗德因子(见原子磁矩)。即原子磁矩在磁场中只能取2J+1个分立数值。银原子的基态是2S1/2,J=1/2,m=1/2,–1/2,所以实验中在底片上出现两条黑斑。
说明磁矩有两种取值,当时人们并没有自旋的概念,根据经典理论,轨道角动量的取值只能是整数。解决方案是引入电子自旋。
自旋是一个没有经典理论对应的物理量,通常人们会把自旋理解为电子自身的转动,但这种物理图像不成立:①迄今为止的实验未发现电子有尺寸的下限,即电子是没有大小的;②如果把电子自旋设想为有限大小均匀分布的电荷球围绕自身转动,电荷球表面切线速度将超过光速,与相对论矛盾。因此自旋的物理现象是纯粹的量子力学效应。
斯特恩-革拉赫实验(Stern-Gerlach experiment)是首次证实原子 在磁场中取向量子化的著名实验,证实了原子角动量的量子化。由奥托·斯特恩和瓦尔特·格拉赫在1922年完成,奥托·斯特恩因此获得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期间担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后在该校退休)。
(1)实验过程
被加热的银原子从炉子中穿出经过非均匀磁场后打在屏上,屏可以显示银原子的位置。
(2)实验原理
银原子和磁场的作用:银原子内部含有47个电子,其中46个电子可以看作形成一个净角动量为零、球对称的电子云。如果忽略核自旋,原子作为一个整体有一个角动量,这个角动量仅仅来源于单独的第47个(5s)电子的自旋角动量。结果是整个银原子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看做仅有一个磁矩 [公式] (它等于第47个电子的自旋 [公式] 对应的磁矩, [公式] )。
原子所受力的 [公式] 分量: [公式] ,于是原子流会根据原子 [公式] 的不同而发生劈裂。或者说SG(Stern—Gerlach)仪器可以测量出 [公式] 的 [公式] 分量。
(3)实验结果
预测:根据经典理论, [公式] 的取向是随机的、连续的。那么在屏上观察到的原子分布应是一条有宽度的线。
结果:屏上是两个斑点。
为什么实验心理学产生于德国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冯特心理学体系注重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结构、要素及其组合规律。整个体系由个体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两部分构成。个体心理学注重研究个人意识;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
在冯特的心理学体系中,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的直接经验;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
冯特认为实验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他认为心理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以经验为研究对象,但是,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的。从经验的主体来看,感觉、感情、意志等心理过程是主体直接经验到的,是直接经验(immediate experience),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经验的客体来看,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是通过间接推论而认知的,是间接经验(mediate experience),它是自然科学的对象。因此,冯特把心理学称为“直接经验的学科”。
冯特认为,实验心理学只能研究个体的直接经验,而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如观念、情绪、意志等,则需要在民族心理学的体系中进行研究
心理学虽然有很长的历史,但是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不易确定性,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独立的地位。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心理学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赫尔巴特首次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但是他反对使用实验法。费希纳对心理现象作了心理物理学测量,使实验心理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他的研究目的是为自己的哲学观点进行辩护,而不是为了创立科学的心理学。赫尔姆霍兹和恩斯特·韦伯用实验法对生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们缺乏心理学的全局性观点。冯特反对在心理学研究中进行玄学思辨,强调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在他看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既与哲学有区别,又和自然科学有差异。1879年他主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实验室,用实验法建立了新的实验心理学体系,从而使心理学正式宣告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大部分参加战争的士兵,时常被战争摧残的痛苦记忆,使得人们寂寞和不完美感逐渐加大,心理问题也就涌现而出。心理学科学在这个时期各种流派百花胜出,百家争鸣。
实验教育学是教育发展什么阶段实验教育学”的名称是1901年由德国教育理论家E.梅伊曼首先提出的。梅伊曼批评从前的教育学是概念化,认为教师用以指导工作的理论,往往与实际相抵触。
为防止仅仅根据理论和偶然经验下结论,他提出必须借助生理学、解剖学、精神病学,以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对儿童生活及学习活动进行实验。
他把教育学分为研究教育目的的普通教育学和研究儿童身心发展及教育方法的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潮。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设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思想和方法上,为实验教育思想提供了可以直接借鉴和吸取的东西。1901年,德国教育家莫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释了实验教育思想。拉伊是德国“实验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
1879年冯特的实验代表着什么1879年,冯特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随后的一百多年,心理学门派“百家争鸣”,学科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冯特(1832-1920)德国心 理学家、哲学家,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一事件看作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也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恳求一份高中生物学史案例,例如恩格尔曼水绵实验证明了什么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C.Engelmann)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
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并且黑暗的环境里,先用极细光束来照射水绵,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部分附近。如果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周围。恩吉尔曼的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