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名称的由来 柬埔寨的历史来历

目录导航:

  1. 泰国名称的由来
  2. 柬埔寨,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3. 洞里萨湖水上人家的来历
  4. 湄公河的由来是什么
  5. 潮汕的来源
  6. 柬埔寨无国籍水上人的由来
  7. 泰文的由来及其演化
  8. 潮州人的起源
泰国名称的由来

泰人自称本族为“泰”,据考证“泰”是“自由”之意,即该族群摆脱了高棉人的控制获得自由,故自称为“泰”即“自由民”,这大约是公元10~12世纪的事。

暹罗 是古代泰国的称呼。宋元时代, 泰国的土地上有“暹国”和“罗斛国”两个国家,1296年,周达观作为中国元朝使团的一员前往真腊(柬埔寨),写了《真腊风土记》一书,书中把真腊西边的邻邦素可泰王国称为“暹罗”,称那里的人为“暹人”。这是中国史籍中首次用“暹罗”来称呼泰国地区的国家。

元末明初,南方的“罗斛国”(即阿瑜陀耶(大城)王国)征服了“暹国”(素可泰王国),由于两国已合并,中国遂以“暹罗斛”来称之。

銮披汶·颂堪 在1939年6月23日至1945年9月8日当政期间,将暹罗改称“泰国”,取其“自由领土”之意,皆因在当时的东南亚地区,周边的各个大小王国均相继沦为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欧亚列强的殖民地,使得泰国成为唯一仅存的独立国家。1945年9月8日,泰国复称为“暹罗王国”。1949年5月11日,暹罗正式更名为“泰王国”。

柬埔寨,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话说黄帝蚩尤大战时期,柬埔寨是个荒岛,后来蚩尤大败,战败的残部逃到柬埔寨,黄帝不愿意继续战争,便想和平解决,于是派了人送请帖去请蚩尤残部首领回中原进行抚恤,谁知柬埔寨虽然是荒地,突然缺非常适合农业发展,蚩尤残部在此肥沃埔地立寨为王,收到黄帝的请柬之后,深受感动,于是放弃卷土重来的想法,带着部族回到中原。黄帝问道此地为何名,只道这本是荒凉之地,无名,黄帝便道,你们从此地收请柬而来,此地肥沃,称得上一块埔地,原本是你们的寨地,便称之为柬埔寨吧,于是,这就成了柬埔寨了

洞里萨湖水上人家的来历

洞里萨湖浅水区的居民,曾是帮着高棉王朝打仗的越南人,而战后这些越南籍的士兵由于某些原因没有回越南去,而留在了柬埔寨,但是柬埔寨政府是不承认这些居民的。无奈之下,则中的办法,这些越南人就居住在洞里萨湖的浅水区,但是不得上岸,这里设有柬埔寨的水上警察署。现在的这些居民,据说已经持柬埔寨国籍了,否则真成了没有国籍的人。

湄公河的由来是什么

湄公河(Mekong River),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Lancang Jiang或Lan-ts'ang Chiang),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

由于湄公河在旱季及雨季的流量有极大变化,以及主干流有不少激流及瀑布,造成湄公河的航运能力差。目前湄公河只有下游550千米可通航。

案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湄公河干流全长4909千米,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五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湄公河干流全长4909千米,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五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

湄公河:

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总长约4909千米,流域总面积:81.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七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流经西藏自治区与云南省,此后成为缅甸与老挝之间,以及老挝与泰国之间的部分国际边界,还流经老挝、柬埔寨与越南,然后在胡志明市(即原称西贡)南面注入南海。

柬埔寨语作Mekong(湄公,“母亲”的意思),越语作Song Tien Giang,中国境内称澜沧江(Lancang Jiang或Lan-ts'ang Chiang)。中国把它译为湄公河,并把澜沧江流出中国国境以后的河段称湄公河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总长约4880公里(3033哩),流域总面积:81.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流经西藏自治区与云南省,此后成为缅甸与老挝之间,以及老挝与泰国之间的部分国际边界,还流经老挝、柬埔寨与越南,然后在胡志明市(西贡)南面注入南海。

潮汕的来源

潮州府

明清时期在广东省下辖的府

今广东潮汕地区在隋朝至清朝行政区名称为潮州、潮州府,意指今潮汕地区一带,治所在今广东省潮州市境内。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是潮汕人的祖籍地与聚居地。唐朝以来潮汕凭借地缘优势成为海上商贸门户和对台的主要通道。

广东潮州府地灵人杰,人文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繁衍。在新石器时代,潮州府文明已与中原文明实现同步。夏、商、周三代属百越地,夏商之际属海阳国(南瓯国)。秦朝至三国,隶属南海郡揭阳县。晋义熙九年(413年)以秦汉揭阳县境置义安郡。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原义安郡改称潮州,潮汕地区一带在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初期历代行政区名称潮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潮州路为潮州府,辖海阳、揭阳、潮阳、程乡4县。后又陆续分设新县,明代潮州府前后共辖海阳(今潮州)、潮阳、揭阳、饶平、惠来、澄海、普宁、大埔、程乡(今梅县)、平远、镇平11县。

清承明制,仍称潮州府,仍领11县。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原潮州府的程乡、平远、镇平3县与惠州府的兴宁、长乐2县另设立嘉应州,合称“嘉应五属”。析出嘉应州后,潮州府共辖八县。

清乾隆三年(1738年)析海阳、揭阳、大埔、嘉应地合置丰顺县后,潮州府共辖九县:海阳、潮阳、揭阳、饶平、普宁、惠来、澄海、大埔、丰顺。

1 潮汕地区是源自广东省东南沿海的一个文化地区,包括汕头市、揭阳市和潮州市。
2 潮汕地区位于历史上的海运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东南沿海海上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所以吸引了各地商人和移民前来定居、经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3 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音乐舞蹈等方面都非常丰富多样,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历史悠久,但是潮汕历史上并不叫潮汕,而是叫“潮州”。“潮汕”这个称呼的出现是在清末年间,迄今仅百年时间。

潮汕历史上长达近2000年称为“潮州”,历史诸如称呼为“潮州”(隋、唐、宋王朝)、“潮州路”(元朝)、“潮州府”(明、清王朝)等。直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始有 “潮汕” 这个称呼。

“潮汕”一词的由来,源自清末印尼侨领张煜南。

潮汕一般指广东省东部地区的潮州市,汕头市及潮汕人居住的相关地区,以前是中原迁徙过来南越地后,繁衍生息而来,这里有独特的潮汕文化,和岭南文明,以独特的潮汕菜著名

潮汕人多来自中原一带移民,潮汕人的祖先多因历史上的西晋永嘉之乱(公元311年)、唐朝安史之乱(公元755年~763年)和北宋靖康之乱(公元1126~1127年)从中原一路南迁。

迁徙的主要路线是从中原迁至江南,再入闽,约在宋元年间大量迁入潮汕,最后在省尾国角的潮汕定居下来,繁衍至今。

潮汕(Chaoshan)起源于中国近代,海外和旧时称潮州,是一个以潮汕方言为母语的汉族民系,是中国岭南沿海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本地人之一,潮汕民系是广东三大汉族民系之一。

潮汕人以广东潮汕地区为集中地与祖籍地,主要遍布在中国岭南沿海的广东、香港、澳门、台湾、海南等地,并于宋元时期开始,大量外迁到泰国、柬埔寨、新加坡、法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印尼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沿海地区。潮汕是3000多万海外潮汕人魂牵梦绕的家乡。潮汕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柬埔寨无国籍水上人的由来

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越南战争结束后,大量的越南人逃离家园,他们乘坐小船逃往柬埔寨,但是柬埔寨政府拒绝接纳他们,因此他们被迫在柬埔寨海域漂流,成为无国籍水上人。

泰文的由来及其演化

泰文是素可泰王朝兰甘亨国王1283年在孟文和高棉文的基础上创造的。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泰文文献是13世纪的兰甘亨碑文,现存于国立博物馆。泰文字母以古代高棉字母为媒介,以印度字母为模式,又与这两种语言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人们考察了泰国邻国的文字后却发现,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的文字与泰文颇有相似之处。

文字学家认为,这几国的文字都源自南印度的格兰他字母,随佛教传入东南亚。

因此,可以断定,兰甘亨国王只是对文字进行了加工和修改,而不是像素可泰石碑记载的那样是创造了泰文。

泰文的历史始于13世纪,一般认为是素可泰王朝的三世王兰甘亨大帝创制的。最早有史可查的泰文字书写于兰甘亨石碑上,并且碑文中提到:该泰文由兰甘亨国王创造,此前并无此种泰文。根据当时的历史状况来看,泰文很可能是在以高棉文为主,同时受到孟文的影响之下产生的。而高棉文和孟文又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印度婆罗米-天城字母体系的影响。现代泰语的语体特征根据身份可以分为三类:日常用语、僧伽用语、皇室用语。其中的皇室用语保留了较多高棉语的表达,而僧伽用语则保留了较多梵巴语的痕迹。

但是在泰文字创制之前,泰语口语便已流传甚久。泰语属于侗台语族台语支。然而对于泰语所属的侗台语族语言源流,至今尚无定论。台语(包括泰语)中存在大量的汉语借词,但是许多借词的关系可以追溯的时代过于久远,很难确认是外来借词还是同源词。现在常见的对于泰语借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潮州方言、马来语、英语等方面,而这些语言接触过程却是比较新进了。

泰文是用来标写泰语的文字,在泰国使用。泰文属于元音附标文字,即用在辅音字母的四周标示代表元音的符号。泰文由著名的素可泰王朝创建者,Si Intharathit国王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第三任国王兰甘亨(Ramkhamhaeng)于1283年发明,被称为“素可泰文”,字母系统来源于古印度梵文。泰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泰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不同的声调有区分词汇和语法的作用。

泰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属壮侗语系侗台语

族。泰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不同的声调有区分词汇和语法的作用

潮州人的起源

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潮州地区古代居住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叫闽越人,沿江沿海住着疍家族人,凤凰山上则住着以狗为图腾崇拜的畲族人。他们是可以说是当地的原住民。潮州人的祖先,原是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很早以前为躲避战乱,先后一批批往南方迁移,其中,一支移民队伍,途经几个省份,到达福建的莆田、漳州、泉州,定居一段时间后,转入潮州地区。所以民间有“潮州福建祖”的说法,又把潮州人叫做“福佬”。

潮汕。全球潮汕人源自中国广东潮汕地区,包含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和丰顺、大埔、惠东三县。潮汕古称别称潮州,新中国成立之初名称潮汕,当代原称汕头,1965年汕头地区析出丰顺县,1983年汕头市析出汕尾市,1991年汕头市分治为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

潮汕。全球潮汕人源自中国广东潮汕地区,包含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和丰顺、大埔、惠东三县。潮汕古称别称潮州,新中国成立之初名称潮汕,当代原称汕头,1965年汕头地区析出丰顺县,1983年汕头市析出汕尾市,1991年汕头市分治为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潮汕四市、丰顺县、大埔县 、惠东县统称潮汕地区。潮汕地少近海,潮汕人跨海至他国始于宋元。

潮汕:

潮汕,古时和海外称潮州,是一个以潮汕方言为母语的汉族民系,是中国南方沿海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本地人之一,潮汕民系是广东三大汉族民系之一。潮汕人属于河洛人的一支,起源于古代中原,扬名于海内外。潮汕人以广东潮汕地区为集中地与祖籍地,主要遍布在中国南方沿海的广东、香港、澳门、台湾、海南等地,并于宋元时期开始,大量外迁到泰国、柬埔寨、新加坡、法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印尼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沿海地区。潮汕是3000多万海外潮汕人魂牵梦绕的家乡。潮汕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潮汕人多来自中原一带移民,潮汕人的祖先多因历史上的西晋永嘉之乱(公元311年)、唐朝安史之乱(公元755年~763年)和北宋靖康之乱(公元1126~1127年)从中原一路南迁。迁徙的主要路线是从中原迁至江南,再入闽,约在宋元年间大量迁入潮汕,最后在省尾国角的潮汕定居下来,繁衍至今。中原移民与南越土著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不断融合同化,即成为现今的潮汕人。

据考证,潮汕人中约90%是中原汉族移民,其他少量是当地的土著民族、少数民族和外国人后裔。

潮汕人的祖先来自古代中原。

潮汕人的祖先出生于广东潮汕,在海外享有盛名。潮汕人属于河洛人的一个分支。它们起源于广东省潮州地区(现潮汕地区)。主要分布在汕头、潮州、揭阳、汕尾、丰顺县、香港、澳门、台湾、海外沿海地区以及南阳、西欧、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潮汕人先祖经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乱三个重要时期由中原经华东诸省辗转入潮,原以为可以在省末安顿下来,但战争的自然灾害仍在继续。除了抵抗海盗和日本侵略者外,还分别遭受了元、清两军的侵略和屠杀。南宋小朝廷和南明政权一路向南退却,最后在省末的国角潮汕作战。

频繁遭遇天灾人祸的潮人的信仰是寄托在一位位各司其职的神明和先贤。潮汕善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融佛、道、儒为一体的宗教慈善救助组织。“老爷保号”这句话,包含了潮州人太多的屈辱和艰辛,是潮州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明确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