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请问叙利亚和黎巴嫩有何历史渊源?为何老是扯不清
- 亚述王国存在了多久
- 叙利亚什么意思
- 斯巴达历史
- 亚细亚历史详解
- 古巴比伦有多少年的历史
同属阿拉伯世界的黎巴嫩与叙利亚在历史上曾为一个国家,相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两国关系十分密切。公元7世纪时,黎巴嫩和叙利亚为阿拉伯帝国所统治,16世纪初,同被并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黎叙均沦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1920年4月,法国开始了对黎巴嫩、叙利亚的委任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和法国的“自由法兰西军”一同开入叙利亚和黎巴嫩。由于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高涨和要求独立的呼声不断,1941年9月和11月,法国委任统治当局被迫先后宣布结束对黎叙的委任统治,承认黎叙独立。1943年8月,叙成立自已的政府,11月,黎巴嫩宣布独立。但黎的独立未得到叙利亚的承认,黎叙仍保持着“特殊关系”。
由于独立后的黎巴嫩党派、教派林立,政局一直不稳,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1976年5月,叙利亚军队约3.5万人,以“阿拉伯威慑部队”名义进驻黎巴嫩,并长期在黎驻扎。1990年黎内战结束,但3万多名叙利亚军队仍驻扎在黎全国各地。根据1989年黎巴嫩各派签署的《塔伊夫协定》,叙利亚军队应在黎内战结束后逐步撤出黎巴嫩。黎国内基督教派也强烈反对叙在黎驻军。但黎政府强调,叙军队是应黎政府的要求帮助维护黎国内稳定而留在黎境内的。
1991年5月两国签订“黎叙合作条约”,同年9月双方又签署“安全条约”,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叙利亚对黎巴嫩安全负有责任和义务。一旦黎遭到以攻击,黎可以寻求叙的支援。
此外,由于面对共同的敌人以色列,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阿以冲突及中东和平进程中,黎叙两国一直相互协调,相互支持。以军不仅在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占领叙利亚领土戈兰高地,还曾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入侵黎巴嫩,侵占黎领土。黎曾多次强调黎以和谈将与叙以和谈同步进行,黎绝不单方面与以签订和平条约。尽管2000年9月以色列完成从黎南部撤军,但仍然控制着存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黎总统拉胡德曾表示,只要中东没有实现全面、公正、持久的和平,只要以色列仍然占领着黎巴嫩领土,叙军就不会从黎巴嫩全部撤出。2000年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执政后,黎国内要求叙军撤离和修正叙黎关系的呼声高涨。2001年6月,叙利亚决定将驻扎在黎首都贝鲁特及其周围地区的叙军一部分撤至黎巴嫩贝卡谷地,另一部分撤回叙利亚,将驻黎叙军人数减到2.2万人。2002年4月,叙利亚军队又从黎中部地区撤到贝卡谷地。目前,有1.6万名叙士兵部署在黎东部靠近叙边界的贝卡谷地。
亚述王国存在了多久两千多年
亚述帝国是古代中东地区的一个强大帝国,其疆域覆盖了现今的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和伊朗等地,其存在的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025年至公元前609年左右,主要位于两河流域的上游地区。
亚述王国存在了1058年,也就是从公元395年开始,到1453年5月29日,也就是中国明朝的景泰四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今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横跨11个世纪,存在1058年。是史学界普遍承认人类史上最长的帝国。
距今应有四千多年。
亚述可以说是历史延续最完整的国家,历史学家掌握有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开始到前605年连续的亚述国王名单。虽然二千多年之间,亚述有时强大,有时则衰落或沦为他国的属地,但作为独立的国家和相对独立地区的亚述,是一直存在的。直到公元前900年前后,亚述国家突然空前强大,成为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然后最终于公元前605年灭亡,国家随之消失。但亚述民族仍然顽强地在其祖居地生活至当代,当今的亚述人是信奉各东方礼教会的基督徒,语言为现阿拉斯加米语。
叙利亚什么意思叙利亚是独立主权国家。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简称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国土总面积(包括戈兰高地)185180平方公里。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以色列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首都大马士革。
叙利亚是一个国家,叙利亚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悠久古老的历史与文明,以及极富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
斯巴达历史有关斯巴达的历史是:公元前480年,大流士一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亲率50万大军,大有荡平希腊之势,希腊各城邦分别组建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共御强敌。
希腊联军的陆军以斯巴达人为主力,海军则以雅典舰队为主。陆军在温泉关被波斯歼灭(斯巴达三百勇士),但是为海军的集结赢得了时间
斯巴达克斯,生于公元前112年,斯特鲁玛河(也就是如今的保加利亚斯特鲁玛河)。关于他真正的出身其实非常的少,大多猜测他可能是色雷斯雇佣兵,被俘虏后卖成了奴隶。斯巴达克斯真正出名的是领导了“第三次奴隶战争”,也称“角斗士战争”,普鲁塔克称其为“斯巴达克斯起义”。由于罗马共和国的法律允许主人虐待奴隶,奴隶不被认为是人,所以,引发奴隶战争也是必然结果。在斯巴达克斯之前有过两次。
第一次奴隶战争是叙利亚人安努斯,他也是一个奴隶,带领大家进行了对抗罗马共和国(具体人数在历史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二十万人包括男人,女人,孩子,另一种说法是约莫七万人。)这一次是公元前135到公元前132年,安努斯战败被俘虏押往默干提纳,最后在审判前死亡。
第二次奴隶战争是一个叫赛文努斯的人,假扮成塞琉古王国地主特雷芬(普鲁塔克记录)召集了一个军队规模的奴隶(包括约莫800名意大利奴隶,以及数千非意大利的人)在西西里展开的战争。一共发展了2000骑兵,20000步兵。但最后,这次奴隶战争仍然被罗马共和国镇压。
那么两次的失败之后,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战争是规模最大,也是最特别的一次。影视剧大多把第三次奴隶战争看作是解放奴隶,争取自由的一次伟大战争,而真正历史上留下的信息并没有表现出当时起义的明确目的。
公元前72年的时候,斯巴达克斯和自己的小伙伴,总共70来号人,拿了厨房工具,还有些角斗士用的武器开始逃跑。(逗比鱼补充一下,当时的罗马非常盛行角斗士这项运动,所以很多奴隶被训练成角斗士,角斗到死为止)当时,作为有军事背景的斯巴达克斯就被选为领导,还有两位选为次要领导的是:欧诺玛斯和克雷斯。
亚细亚历史详解我们居住在亚洲,我们都知道亚洲的全称是“亚细亚洲”,这是比较普遍的常识,但是我们只知道亚洲全称叫做“亚细亚洲”,有几人知道“亚细亚”这个名字的由来以及这个名字的含义吗?我想很多人可能都不是很清楚,本文就与大家一起来看一下“亚细亚”这个名字的由来以及含义。
“亚细亚”这个名字最初是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图》的汉文译本中出现,在后来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所著的《职方外纪》中这样写道:“亚细亚者,天下第一大洲也。”这是可考历史典籍中明确提到的“亚细亚”这个名字。我们国家的《明史·意大里亚传》首次录入“亚细亚”这个名字,如此算来这个名字从明代天启年间开始算起,已经用了400多年了。
“亚细亚”这个词虽然是在《明史·意大里亚传》里面提到,但是亚细亚一命的由来却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地中海东岸一带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就是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出现之后,他们最初的活动范围就相当于现在的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沿海一带,他们所生活的本土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土地资源不够用,所以开始向海外扩张。向海外扩张就需要航海,久而久之腓尼基人就练就了极其精湛的航海技术。他们的帆影掠过了地中海的很多角落和后来被称为非洲大陆的北部边缘的一带。
腓尼基人为了便于在海上活动确定方位,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沿海陆地泛称为“阿苏”,“阿苏”这个名字在有的地名辞典中也被称为“亚苏”,意思是“太阳升起来的地方”。后来腓尼基语成为欧洲各国文字的元祖,“A su”一名经过演变和英语地名词型的变化成为“A sia”,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亚细亚”这个名词。
所以从这些历史地理知识来看,“亚细亚”这个词最初只能算是某一个“方位”的名,范围很小,后来随着古代海上活动的不断扩展,“亚细亚”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民族有了不同的指称。比方说,古希腊人指的“亚细亚”相当于后世所说的小亚细亚的爱琴海沿岸一带。而古罗马时代,古罗马人用“亚细亚”指小亚细亚西部城邦国家帕加马及其附近的地区。到了公元一世纪的时候,罗马人建立了一个以“亚细亚”为名的省份,其范围在今天安纳托利亚半岛的西部。中世纪以后,“亚细亚”被用来指所有东方大陆。
古巴比伦有多少年的历史巴比伦最初不过是幼发拉底河边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闪族人的一支——阿摩利人攻占这座小城,建立了国家。骁勇善战,争强尚武的阿摩利人以此为中心,南征北讨,四处征战,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巴比伦王国,历史上称之为“古巴比伦王国”。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称为巴比伦人。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并发扬光大,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到了顶峰。人们喜欢用“巴比伦”三个字来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足以表明巴比伦文明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对世人所具有的魅力。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新巴比伦王国(迦勒底王国)
公元前1000年代初,闪米特人的另一支迦勒底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公元前 630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趁当时统治两河流域的新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的控制。公元前 626年自立为巴比伦王。后与米底结成联盟,在公元前 612年攻陷尼尼微,灭亚述帝国。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