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灭亡到东汉建立的真实经历 西汉变东汉的原因

目录导航:

  1. 西汉灭亡到东汉建立的真实经历
  2. 两汉衰落的共同原因
  3. 两汉为什么叫西汉和东汉
  4. 从什么时候开始西汉变成东汉
  5. 东汉西汉来历
  6. 为什么西汉东汉分公元前后
  7. 东汉怎么到西汉
  8. 为什么历史都是先西汉后东汉
西汉灭亡到东汉建立的真实经历

西汉末年外戚把持朝政,王莽掌权后代汉自立,改国号新。王莽新朝的政策不符合实际,破坏了当时的生产关系,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朝的没落贵族刘秀经过了不断地努力打败了王莽,在河北称帝,国号为汉,此后平定了各地的起义,最终定都洛阳,区别定都长安汉朝,称为西汉和东汉。

公元八年,王莽建立新朝 ,西汉灭亡 。在绿林赤眉的起义军中,刘秀推翻王莽。恢复汉朝 ,因建都在洛阳 ,史称东汉

西汉末年皇亲王莽篡夺了皇位,建立大新政权。刘秀在各派反对王莽的义军中脱颖而出成为最高领袖,最终以“继统汉室登基称帝”,史称光武中兴,即建立东汉。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

公元23年9月.王莽被绿林军将领李松杀死在长安未央宫的渐台上.新朝结束.在此之前的3月,刘秀及其哥哥领导的绿林军已经立了刘玄为帝,史称"更始帝".而赤眉军也里刘盆子为帝,史称"建世"政权.

两年后,也就是公元25年,刘秀把这两个政权都收拾了收拾,建立了汉朝,史称东汉。

王莽篡位标志西汉灭亡,后来引起了绿林赤眉起义,汉室后裔又出来抗衡,赶走王莽刘玄继位,后来被刘秀夺位,迁都洛阳,依然国号为汉,史称东汉。

元帝即位以后,一反宣帝时期的政策,大力推行儒家空阔不切实际的政策,致使豪强大地主兼并之风盛行,国家的吏治也开始败坏,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后来的汉成帝更沉迷女色。

王氏的权力愈来愈大,自王太后的亲戚王凤以来,全由王氏子侄出任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在朝廷的势力日渐巩固。

汉哀帝死后,王莽以君子之姿逐渐干预朝政。

最后,他弑孝平,废孺子,于9年1月10日正式称帝,改汉为新,西汉可灭亡。

新朝末年王莽改制失败,并引发内战,其时身为汉朝宗室的汉景帝后裔刘秀乘势而起,在绿林军的协助下推翻新莽而即位,是为光武帝。复国号汉,史称东汉。

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汉建立新朝。随后发生绿林赤眉起义。王莽派人镇压起义。刘秀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队,取得昆阳大捷。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称帝,建立汉朝,史称东汉。刘秀称帝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如释放奴婢,降低赋税,史称光武中兴。

从西汉灭亡到东汉,有三个历史性的关键人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分别是西汉的汉武帝,一个篡位者王莽,以及东汉的建立者刘秀。

秦皇汉武,我们一直说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是位雄才大主,一生热衷于开阔领土,用诗圣杜甫兵车行中的话来说就是,武皇开边意未已。把偌大的一个富裕帝国打的最后民穷国衰了。

你想好不容易汉武帝的先辈们,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那个文景之治,有点西方自由贸易主义经济的治理模式。号称米烂成仓,钱串烂的散落一地。富裕的国库也助长了汉武帝的野心,终于对北方的匈奴,开始一转之前和亲的政策,进行大规模的讨伐。这一打就持续了接近半个多世纪,匈奴自然是打得满地找牙。

但是中原百姓的日子其实也并不很好过,国库的银子花钱如流水,根本负担不起这么庞大的开支,所以只能对于民间百姓收取更多高昂的税。如此一来,很多百姓就不得不逃离土地,因为税收主要是从土地上得来的。

还有一部分的人逃离不了的话,就把自家的田地转头给了地方豪门。大家想那个时候地方的贵族还是原来各个势力经营了几百年的地方势力。再加上前朝几十年的无人管理和约束,自然也就有一批人富裕起来了。再加上那个时候养门客的风气依旧如故,所以很多人去投靠地方豪门氏族。

那么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逃离的人口越来越多,去依附豪门的人也越来越多,朝廷对于地方豪族的势力越来越失去了控制力。根据史料的考据,到了汉武帝的末期,在天下的户口上面已经少了一半的农户,这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因为逃离税收。

这个时候地方的豪族通过和腐朽的官僚系统的勾结,势力开始逐渐的扩张。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地方上的官僚跟当地的豪族强强联手。而那个时候的西汉,对于官僚系统的治理,其实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手段。因为那个时候的官僚系统是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只能处理小的诸侯国级别的官僚问题,对于这种大一统的帝国是没有办法很好的处理。

那个时候地方上的官僚最高的管理者是叫郡守,有点像咱们今天省一级干部。但是权力非常大,人事,税收,行政,军事等等基本上都是说了算。可以说是天高皇帝远,管不着的土皇帝。

当这些地方官僚和地方豪族强强联手的时候,整个西汉帝国的社会结构开始慢慢地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秦始皇以来消灭了贵族势力,封建制度完全打散,本来百姓是无力对抗朝廷的,但是经过这些改变之后,地方的豪族有了很强的组织能力,当朝廷税收衰落,统治力无力进行强力镇压的时候,西汉社会就由之前散沙状的平民社会逐渐过渡成了豪族控制的割据社会。而随着恶性循环的不断加深加强,朝廷衰落,豪族崛起,此消彼长之后,地方豪族就肆无忌惮。

这个时候就有一位彬彬有礼,志向高远的野心人,终于不负所望,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夺取了朝政大权。他就是篡位者王莽。他面对于西汉这个社会结构进行了非常大胆的改革。网上一直有人说他是现代人穿越回去的,当然这只是一个梗。如果是真的穿越回去的话,他就应该实行咱们这种制度。然而他并没有。

他做了什么事呢?他作为一个纯粹的儒家思想的虔诚崇拜者。一切复古,一切按周礼来,一心想回到周公之礼的那个时代。进行土地国有化,民间不允许买卖,奴婢不允许有,盐铁,锻造货币等全部收归国有。

虽然他努力想恢复帝国的统治力,但是在当时是万万做不到的,因为地方豪族们不答应。因为你的资源没有地方豪族的强大,以卵击石的效果可想而知。没有强大的军队做保证,你是没有办法干掉豪族的武装。而一支强大的军队需要税收稳定的财政来养着,这在当时朝廷收不到税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实现。

所谓城头变换大王旗,你方唱吧,我登场。豪族们不出意料的奋起反抗。很快就推翻了王莽的政权,作为后起之秀的领袖,刘秀走向了历史的舞台,建立了东汉政权。刘秀就比较务实,他知道对于豪族势力来说,只能采取安抚。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已不允许再去消灭这些豪族了,这一点不像西汉刚立国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刘邦可以去逐渐消灭这些功勋,是因为那个时候的跟着起家的都是平民百姓,本身没有什么根基。

而刘秀那个时代他怎么起来的,就是因为这些地方豪族支持他的。既然可以支持他,自然也有能力去把他推翻。所以刘秀干脆亲近他们的势力,东迁洛阳。史称呼东汉,这也注定了,将来灭亡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些地方割据实力。

西汉灭亡东汉建立,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底层变化,中央财政的匮乏和统治力的萎缩导致了帝国的统治力下降,直接无法控制地方势力。在经过王莽篡权之后,地方豪族势力终于干掉了王莽篡位者,建立了东汉,也就此形成了豪族和皇帝共同治理天下的局面。

这个局面在诸葛丞相出师表中有一句最精辟的概括就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颓废也。

这便是西汉灭亡到东汉建立的真实经历。

两汉衰落的共同原因

两汉是西汉与东汉,灭亡主要是宦官专权、后期皇帝大多年幼,外戚势力强大等,总结如下:

1、宦官专权:在朝廷内宦官势力十分膨胀,又各自结成利益集团,有无休止的争斗乱政;

2、皇帝年幼及外戚势力强大:皇帝年纪幼小,一定会是太后临朝,依靠着外戚掌权;

3、地方豪强与土地兼并及私有化太过于严重,大量的农民失去自己的土地,导致地方割据及农民起义

两汉为什么叫西汉和东汉

在汉朝时人们没有东汉西汉之分。不过从后世来看,汉朝前期被称为西汉和东汉。

其原因首先就是两朝建立的位置不同。

西汉王朝的建立是秦末天下揭竿而起,汉高祖刘邦攻破咸阳后被项羽分为汉中王,后来开始楚汉争霸。

击败项羽后定都长安,因为都城在西部所以称之为西汉,东汉则是汉光武帝刘秀在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以刘秀为代表的汉朝宗室趁势而起再次建立汉朝,恢复汉室江山。

西汉和东汉在历史上又被称作为“前汉”和“后汉”,这是按照时间顺序命名的,后来到了近现代,史学界开始用首都方位命名两汉。

由于前汉的首都在长安,后汉的首都在洛阳,长安在西,洛阳在东,故改称前汉为西汉,改称后汉为东汉。

按照法理上讲,汉朝只有一个,只不过中间出现了王莽篡汉事件,将汉朝一分为二,因此有了东西两汉的区别。

可是在实际历史上,东汉的建立与西汉基本没有啥关系,完全是一个新的朝代。

从什么时候开始西汉变成东汉

王莽改制失败之后,西汉就覆灭了!这就标志西汉结束。刘秀建立天下之后,标志东汉开始。王莽新朝就是西汉变成东汉的标志性事件!

东汉(公元25年到220年)王莽政权历时15年后,被农民起义推翻,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迁都洛阳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西汉”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9年,“东汉”起止时间是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

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定都长安。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在“昭宣中兴”时达到极盛。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

25年,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万国来朝。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

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共历400多年。220年禅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结束。

汉朝是指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后220年,只是中间由于王莽乱政,是他的新政权将汉朝分成了西汉和东汉,篡权夺位建立新朝是公元后8年到23年。所以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后8年为西汉。

西汉的建立是公元前202年。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

百零七年。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

东汉西汉来历

西汉和东汉都是后世之人,对这两个紧密相连的朝代的一个称呼,刘邦和刘秀在建国时,这定立的国号都是汉,而两汉之间有一个新潮,因此,大家为了区分两汉,再加上刘秀所建的东汉都城在西汉都城的东边,所以就称为西汉东汉

为什么西汉东汉分公元前后

汉朝分为东西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汉朝中间发生过断层,出现过新朝,其次是新朝出现之后,汉朝的首都就从长安变成了洛阳,而长安和洛阳一个靠西一个靠东,史学家们为了更好地区分清楚,所以称为东汉和西汉。

刘邦建立了汉朝之后,一度让汉朝成为了最强盛的国家,这个时候的国都是在长安城,也就是历史上记载的西汉。

这是因为我们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历法所决定的。我国古代是以农历即甲子纪年来记载年份的。采用公历后,史学界专家经研究和对照史料后,将公历纪年的元年应对于西汉末期汉平帝刘衎元始元年,农历的辛酉年,之后的年份为公元纪年,而之前的年份为公元前纪年元年的开端。平帝后不久,王莽窃位,十七年后西汉灭亡,东汉兴起,这年是公元25年农历乙酉。

这是西汉与东汉恰好处在公元前与公元纪年相交的时间段。

西汉东汉跨越了公元前后(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05年

公元纪年法,不存在公元前0年,也不存在公元0年,公元前1年之后的一年,就是公元壹年(即公元1年)。

所以西汉东汉分公元前后

东汉怎么到西汉

西汉到东汉期间有一个朝代,叫做新朝,由王莽建立。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新莽。地皇四年(23年),新朝被绿林军推翻;共1帝、15年国祚。历农民战争后,刘玄建立玄汉政权。

地皇四年(23年),新朝皇帝王莽的大军与汉朝宗室、以后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在昆阳(今叶县)爆发了一次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决定着未来历史进程的战役——昆阳大战。

刘秀在昆阳(今叶县)以少胜多,歼灭了王莽军队主力;九月,更始帝派遣王匡攻洛阳,申屠建、李松攻武关,三辅震动。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以求天救。秋天,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杀死于未央宫的渐台,从而结束了新莽政权的统治。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王莽篡汉,建立新朝,赤眉绿林起,大地主阶级也反抗新朝,其代表就是刘秀兄弟,当然,还有各个地主大军阀,如公孙述。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但仍有一些大地主未臣服,经过几年的征伐,东汉王朝基本恢复了原来的疆域。

东汉没法到西汉。东汉与西汉是汉民族历史上两个不同时期的王朝。

东汉承袭西汉,都是刘氏建立的政权。中间还隔着王莽的新朝。

东汉、西汉,如果从实际角度分析,都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王朝。首先,东、西汉在时间上不相衔接,西汉在公元8年就被王莽给篡亡了,东汉直到公元25年才被刘秀建立,其间世道纷纭,不仅有王莽的“新朝”,还有绿林军扶立的刘玄 “更始政权”以及赤眉军扶立的刘盆子“建世政权”。

我国历史是从西汉到东汉,西汉于公元前202年由刘邦建立,定都长安。到西汉末年,社会矛盾加剧,外戚王莽趁机篡夺大权。公元8年,王莽逼西汉平帝孺子婴禅位,建立新朝。

王莽当皇帝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由于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王莽改制失败,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发生绿林、赤眉起义,西汉皇族刘秀参加了绿林军,打着皇族旗号趁机壮大势力,逼。

并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军队,公元23年,新朝被推翻,王莽被杀。

刘秀依靠河北豪强势力支持,最终镇压了各地农民起义军,在公元25年称帝,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历史上称之为东汉。

东汉被外戚王莽改朝换代后,建立了新朝。又因为改革施政等引起动乱,刘秀通过征战,从王莽的新朝手里,以及新朝末年的其他起义军手中,夺过来的新政权就是西汉。这是他打下来的江山,并不是从西汉继承来的。

东汉和西汉,事实上是两个不同的王朝,但因为刘秀是刘邦的后裔,因此打着刘氏皇室宗亲的旗号,夺取江山后依然使用国号“汉”。

刘秀是把自己的江山与刘邦开创的大汉朝合二为一的。至于西汉、东汉之分,是后人为了区分而给予的命名。就像三国时的刘备一样,他在蜀地称帝,使用的国号也是汉。他打的也是刘氏皇族宗亲的旗号。但后世仍然称之为“蜀汉”。

王莽开创的新朝,夹在西汉、东汉之间,虽然只存在了区区13年,但那是确切存在的一个朝代。尽管历史课本上直接把它忽略掉了,但史实就是如此。

王莽改朝换代,历史上给予的称谓是“王莽篡汉”。这倒比较确切。因为王莽本是西汉末年的外戚权臣,担任过大司马,总揽朝政。后来赶上西汉皇帝年幼,他便使了一些手腕,让汉帝禅位,他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新”,史称新朝。

但是,王莽上位后,不去解决西汉末年因为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反而采用了一些激进手段进行改革,结果使得矛盾不小反大,又正好赶上饥年,于是引发了饥民结成的绿林军起义。

而西汉刘氏的一些宗亲,趁机也跟着起义,目的是推翻王莽,恢复汉室。刘秀正好是这些宗亲中的其一。刚开始,刘秀和哥哥都是更始帝刘玄的手下将领。后来刘秀的哥哥被刘玄所杀,刘秀暗自积蓄力量,最终自立。又经过四处征伐,终于一统天下。

既然打着恢复汉室旗号,刘秀称帝后自然就继续使用“汉”的国号了。其实,刘秀和刘备一样,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皇室宗亲。所谓恢复汉室,也都是夺取天下的一个手段而已。总之,旗号只是为实际利益服务的。

至于为什么分为西汉、东汉?这是根据两汉的都城位置而定的。西汉的都城是长安,在西边;东汉的都城是洛阳,在东边。

当然,也有史家根据时间的前后,把西汉和东汉叫做前汉、后汉。

为什么历史都是先西汉后东汉

因为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2年2月28日,正式登基称帝,建立起西汉,西汉比东汉整整早了210年!

东汉是汉高祖刘邦宗室的后代刘秀建立的,刘秀在公元25年,正式登基称帝。东汉和西汉加起来,一共存在了407年。

西汉存在了210年,东汉存在了1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