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一个县城大概多少人 西晋各州人口

目录导航:

  1. 三国时期一个县城大概多少人
  2. 西晋人口迁徙
  3. 西晋人口下降原因
  4. 西晋建国人口
  5. 朝鲜汉四郡人口
  6. 西晋八王之乱后还剩多少人口
  7. 西晋少数民族人口
三国时期一个县城大概多少人

多的超过10万人,少的只有几千人。

蜀汉263年灭亡时期,只有94万,曹魏440万。东吴灭亡时,江东有256万。但随后西晋正式统计出来的国家编制户口1616万。

简单计算,蜀汉与曹魏合计人口只有17年就自534万膨胀到1360万,显然不合理。

因为,当时的国家编制户口只记录自由民,世家拥有的奴隶、徒附及大量隐户、逃户,还有国家政权的民屯人口不计算编户,所以当西晋统一之后,大量流民逃户返回故乡,才可能达到1616万这个数据。

西晋人口迁徙

西晋时期,人口从北方向南方迁徒

由于北方战乱不堪,大量人民逃至南方,形成一股人口大流动。滞留北方的汉人则依靠坞堡自卫。当时主要流亡潮有六次,公元296年晋惠帝时期关中发生齐万年之乱,数万人民由关中经过汉中,抵达蜀地,之后协助李特、李雄立国。另一股经汉水、宛至淮河,后为石勒吸收。

西晋人口下降原因

西晋末期遭遇的胡族侵入中原阶段,中国北方遭受极大破坏,人口数量也经历极大变化。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曾经在其著作《中国人口发展史》当中,估算西晋前期人口大约有三千五百万。等到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人口一度减少到两千万以下。这还包括迁入中原的诸多胡族人口,足见当时汉族人口的减少极多。

漫谈人口|除受胡族影响外,西晋后期的人口变化,还有哪些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在西晋灭亡后的北方五胡十六国时期,胡族的影响是北方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像永嘉之乱中,洛阳城被屠戮数万王公平民,足见胡族之患的影响深重。但是,这并非当时中国人口数量减少超过千万的全部影响因素,还有诸多乱局之中的因素,导致了西晋后期人口的变化巨大。

这里不再讨论胡族侵扰导致人口削减的事实,从西晋后期及之后的历史发展各方面,漫谈西晋人口变化的其他影响因素。

八王之乱中,诸王之间互相攻掠,对人口的影响

西晋末期的八王之乱,持续十数年间,对于人口变化当然有着很大影响。尤其是诸王互相之间攻伐,造成大量兵力、人口的损伤。动辄数万、十数万以上规模的交战,必然有大量伤亡。成都王司马颖进攻掌权的长沙王司马乂,死伤六七万人,足见诸王攻伐时所涉及伤亡极大。

漫谈人口|除受胡族影响外,西晋后期的人口变化,还有哪些原因?

而且,在八王之乱的乱局之中,纵兵劫掠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也是西晋末期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

太安二年,河间王司马颙派大将张方攻打洛阳,张方击败守将,烧毁清明门、开阳门,纵兵大掠京师,死伤万余人。永兴元年,张方又挟晋惠帝司马衷回洛阳,派士兵大肆劫掠京师。

由此来看,无论是诸王之间互相征伐,还是藩王军队对城池的劫掠,都是对于当时西晋内部局面的极大破坏,人口自然也会受其影响而有减少。

战乱频繁,征召人口参与战事,造成人口减少

诸王攻伐过程中,兵力死伤惨重之后,必然会征召地方人口当兵。而在漫长的动荡局面之中,因战乱而死的人口,也是西晋末期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穷兵黩武的司马氏诸王混战,西晋对抗胡族兵力所派军队等战事,都会造成大量的士兵伤亡,也就形成了人口的减少。

吴兴人钱璯,曾经被司马越征召,让他率领军队驰援京师。钱璯担心北方胡族强大,不敢前往,于是起兵谋反。钱璯的担忧,反映了西晋末期因战乱而造成伤亡惨重的局面。由此可知,当时历时弥久的动荡局面之下,因战事而减少的人口之多。

漫谈人口|除受胡族影响外,西晋后期的人口变化,还有哪些原因?

因战乱、饥荒等影响,形成逃亡的流民等缺少生计人口

既然有战争,自然会影响作战之地的稳定局面,当地人口无法正常生活,加之饥荒等因素,造成了避难流民的产生。

西晋末期北方战乱,关中大旱造成饥荒等情况,都造成了人口纷纷南迁,流散在益州、荆州、扬州等地。北方流民甚至还成为“乞活军”,为活命成为北方各势力争夺权位的工具。

荆州、扬州等地流民,还遭遇到了征召戍边、驱赶返乡等情形,因而更加缺少生计无法生存,也就出现了大量人口的减少。西晋末期荆州刺史王澄,曾经非常严苛地对待荆州流民,引发了杜弢之乱。

而且,西晋末期胡族势大,北方流民难逃时,还要面对胡族军队的威胁。加之途中缺少生计,在途中死伤更多。永嘉之乱后的“衣冠南渡”,虽然大量人口得以过江,但在长江上游动辄数十米宽的江面,渡江流民中溺死者众多。

漫谈人口|除受胡族影响外,西晋后期的人口变化,还有哪些原因?

衣冠南渡

西晋末期各地叛乱,在平乱过程中,伤及无辜人口

荆州、扬州等地胡族侵扰较少,因而成为北方人口迁徙的主要去处。流民一旦为生存和逃避戍役等,聚众叛乱,在平乱过程中,必然也会出现大量因战事而伤亡的人口,进而加剧了西晋末期人口的衰减。

西晋末期荆、扬等地,发生了多次规模较大的流民起义,如张昌起义、王如起义等。起义波及数州之地,朝廷派官军平定叛乱,这个过程中必然也造成了大量的死伤人口。而且,荆、扬等当地人口,也必然会因叛乱而受到波及。

江左政权北伐活动及内部叛乱,出现人口伤亡

江左政权建立之后,一直有规模各异的北伐活动。像祖逖、桓温、殷浩等人,都曾经率军北伐。同样的,北方过程中江左政权与北方胡族交战,伤亡在所难免,也造成了人口的减少。

并且,东晋在江东建立之后,便伴随着极多的内部叛乱。初期的王敦之乱、苏峻之乱等,都是规模较大的内部叛乱,因此也有大量兵力人口减少。

西晋建国人口

3500万人口。

西晋(又称司马晋,公元265年一公元316年)是中国古代上承三国下启东晋,由司马炎建立的统一王朝,定都于洛阳,与东晋合称晋朝。

公元265年西晋代魏,十几年后灭掉孙吴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再造统一,共历经4位帝王,国祚51年。西晋统治期间政风相对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大量游牧部落在西晋时内迁中原,不同文化的碰撞加深民族间的交流,但同时也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的乱象埋下了伏笔。

西晋统一时期人口是多少呢?根据记载,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也就是西晋统一那一年,国家户籍人口为一千六百多万,其中原曹魏统治地区的户籍数占国家户籍总数的一半以上,这说明了曹操开创的北方地区九十年的和平是国家人口繁衍声息的宝贵机遇期。

朝鲜汉四郡人口

朝鲜汉四郡是指中国辽宁省辽东半岛的四个县级行政区,包括丹东市东港市、凤城市,以及抚顺市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朝鲜汉四郡的总人口约为300万人。

首先还是看古籍,史料记载汉四郡人口在二三十万到五六十万之间波动,而西晋那会辽东反而是避难所,所以高句丽南下前,四郡接受了不少难民,在此之前的三国也接受了不少,而司马懿只屠了辽东,四郡是没有屠的,所以四郡人口应该损失不大还可能因此继续接受辽东人口。

而四郡只靠本土汉人力量抵抗高句丽一直到了南朝宋,当时高句丽还没发育好,但几万兵没什么问题。 四郡人口多也不可能多到百万,那么多早反杀高句丽了,少也少不到二三十万

15万人左右。

曾经,朝鲜半岛上的人民习惯将全国领土称为“朝鲜八道”。它源起于朝鲜王朝,是如今朝鲜和韩国行政区划的基础。所谓的“八道”,包括咸镜道、平安道、黄海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

西晋八王之乱后还剩多少人口

关于西晋八王之乱后的人口数量,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不过,据《中国人口史》的估算,公元 280 年(晋武帝太康元年),西晋的人口约为 1600 万;到公元 310 年(晋怀帝永嘉四年),人口仅存 300 余万。

西晋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严重的政治内乱,从公元 291 年持续到公元 306 年,历时 16 年。这场内乱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经济的衰退,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损失。在内乱期间,许多地方发生了战争、饥荒和瘟疫,人口大量死亡和流失。

因此,虽然无法确切统计西晋八王之乱后的人口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内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损失。

没法统计,因为以前的人口只能估算,不可能有确切数字。西晋经过多年战乱只剩1500万人,后期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北方只剩两三百万,五胡应该造成千万左右汉人的死亡。

西晋少数民族人口

475万

西晋时期,包括塞北在内的少数民族数量是475万,十六国时期,大量的少数民族迁徙到内地。

西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民族。

西晋统治时期,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居住着许多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

魏晋之际,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