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历史 台北“故宫”宝库揭秘:山洞内藏数万帝王宝物

目录导航:

  1.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历史
  2. 养心殿的三个宝物是什么
  3. 台北博物馆有多少藏品
  4. 国民党去台湾带多少文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历史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产生是以故宫文物迁台为根由的。而这批文物迁台之前,还经历了博物馆界的创举——“文物万里大迁徙”。 威严显赫的紫禁城,经过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经营,珍宝秘笈无数,迁运自然以珍品为主。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4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往台湾,共装文物13491箱。

台北故宫博物院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历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台北建馆

1956年12月,北沟陈列室落成,

1957年3月,北沟陈列室开放参观。

1959年,国民党高层决议在台北外双溪兴建“台北故宫博物院”。

1961年,黄宝瑜提出的宫殿式建筑方案,因符合官方复兴中华文化精神的期待而获选。

1961年,筹划于台北近郊外双溪兴建新馆。

196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馆开始兴建。

1965年8月,院厦修筑完成。同年11月12日,故宫博物院台北新馆落成揭幕;当日展出之法书、名画、铜器、织绣、瓷器,以及玉器、珍玩、图书、文献等各类文物,共1573件,分置于六间陈列室、八处画廊。次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二、园区扩建

1966年,第一期新馆左右两翼扩建工程完竣。

1967年,扩建园区。

1969年,再次扩建。

1971年,第二期扩建工程从新馆两翼向前扩建完竣,陈列室面积达到8777.41平方米。

1983年5月,张大千先生的家属将张大千生前的住所”摩耶精舍“,捐赠归故宫管理,成立“张大千先生纪念馆”。

1984年,第三期扩建工程“故宫”新建行政大楼启用。库房和展场建立恒温恒湿、防火防潮、防震防盗等措施保护,又仿乾隆养心殿西室书斋于正馆设“三希堂”。隔年,仿宋明庭园设“至善园”。

1985年,进行展场重新规画整修。

199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提出改建构想。隔年,第四期扩建工程图书文献大楼竣工使用,同年又増设“至德园”。

2001年7月,提出南院筹建规划。

2003年1月,选定嘉义县太保市七十公顷土地作为南院基地。

2004年7月,对博物院重新装修。

2007年2月,正馆扩充整建工程完工,展览空间达到9613.91平方米、非专业展览用之公共空间则增加至10656.98平方米、行政空间增至8852.69平方米。

2007年12月,完工开展。

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进行组织改造,完成迁台后第三次院藏文物总清点。2015年底,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开馆试营运

养心殿的三个宝物是什么

三希堂 养心殿的西套间原是皇帝读书和休息 的地方。

清朝乾隆皇帝得到了王珣的"泊远帖";连同他已经得到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并称为三件稀世珍宝。这处珍藏三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就被称为三希堂。三帖中《快雪时晴帖》现藏在台北,另两帖,现藏于故宫。

台北博物馆有多少藏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富举世公认,典藏品数量近70万件,其中收藏有自北京故宫博物馆及沈阳故宫、热河行宫运到台湾的24万余件文物,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最为完整,此外,尚有玉器、漆器、多宝格珐琅器、文具、雕刻、织绣、缮本图书及满蒙档案文献,品类众多又精致。

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出内容,选定一个主题慢慢玩味远比走马看花收获更丰,若想要仔细欣赏每一个展览室,最好是分天分室,逐一参观;特别节日故宫还会特别推出一些平时难得展示的历代名画等特定题展。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于1965年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落成,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形式,采中国宫廷式设计,外观雄伟壮丽,背负青山,是中国收藏文物艺术精华所在。

国民党去台湾带多少文物

从抗战时期,各种文物一路迁徙到台,前后计共有文物共5,422箱(包括北平故宫2,972箱;南京中央博物院852箱书画、瓷器、玉器;另有一些北平图书馆的善本图书和外交部条约档案),约占抗战时期南迁文物箱件数的22%,抗战时期南迁文物共有19,557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