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被西魏灭亡的原因 西魏什么时候灭亡

目录导航:

  1. 燕北被西魏灭亡的原因
  2. 南北朝各国灭亡顺序
  3. 北魏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4. 魏国灭亡时间
  5. 北魏灭亡时间
燕北被西魏灭亡的原因

一 燕北的地理位置

燕北地区处在大魏和柔然相交的地方,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山有水,经济实力也很强,民风淳朴。这些在燕洵的话语中反复提到过,可以说这样的地方是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国家存在。燕北的人民是可以养得起军队,燕北的地理位置相对大魏来讲比较偏远,远离朝政的中心,如果攻打起来的话也是易守难攻。

燕北之地跟柔然接壤,容易跟柔然这些少数民族达成利益同盟,拥有不少外援。假如大魏朝攻打燕北的时候,可以迅速地从周围的少数民族里边调集军队支援自己。

第二 燕世城威望过大

燕世城是一个猛人,是一个强者,虽然电视剧里边没有过多的剧情去展示燕世城的雄滔才略。但是从皇帝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领会到燕世城的风采。一个人单枪匹马就敢在乱军丛中把皇帝救出来。皇帝遇到少数民族的围困时,也只有他率领军队,几天几天马不停蹄的赶来营救皇帝,并且一举把少数民族赶走。

在燕世城呆在燕北的这些年里边,他的威望也越来越大,导致燕北之地的人民只知道燕世城,而不知道有大魏,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大臣太能干,有时候也不是一件好事。

第三 一直偏安在燕北之地,不听从皇帝的调遣,回到长安。

大魏皇帝其实一直想让燕世城回到长安,在自己的眼皮底子底下生活,可燕世城一直都在婉拒大魏皇帝。你不回到长安,不在皇帝眼皮底下生活,你在一个幅员辽阔易守难攻的地方受到这么多人民的拥戴,拥有这么多的军队,你想干啥?你肯定想自立为王,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想法,当然也是大魏皇帝的想法。

因为西魏皇帝对燕北不再信任。

燕世城武功高强,自小和皇帝一起长大,好几次救了皇帝的命。因护驾有功,皇帝和他结拜为兄弟。

他坐镇大魏北部,率领燕家人,屡次抵抗异族的入侵,保卫北境的安宁。他爱民如子,深得民心,很受燕北百姓的拥戴。百姓只知有“燕”,不认皇帝。祸福相依,一派繁华后,暗流涌动。

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手下的名声高过自己,即功高震主。因此燕北王名气越大,他离死就越近。

燕北地理位置和当初尔朱荣所处位置相近,而且也是在和北境的柔然、突厥等作战。

正是基于这种相似性和历史上血的教训,所以皇帝定才定要除去燕北侯,以防患于未然

南北朝各国灭亡顺序

先说北朝,由鲜卑族人建立魏朝,后分裂为东西魏,不久分别由高氏和宇文氏篡国,建立周国和齐国,与南朝的陈国三足鼎立,后齐国高氏被周国宇文氏灭国,周国被隋朝隋文帝篡国后一统天下。

南朝就精彩,在刘宋刘裕建立宋国时,其实力大大强于北朝,不急其子孙不断作死,皇权更迭不畅,朝堂不稳,之后相继建立了齐、梁、陈三国,国力是依次减弱,到陈国时已经是偏安一隅,无力与北朝争雄了。

裂、南北对峙的阶段。
在南方,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分别是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历史上把宋、齐、梁、陈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
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与中国南朝同时代并存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北魏(386—557年)、东魏(534―550年)、西魏(535年―556年)及北周(557—581年)均由鲜卑族建立,北齐(550—577年)则由鲜卑化汉人所建。

北魏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中的北朝之一,公元386年由拓跋猗盘建立,首都为平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其统治期间历经南北朝的统一战争等多次战乱,最终在公元534年被东魏所取代而灭亡。

公元534年

高欢在532年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但元修无法容忍高欢掌握实权,在534年投奔长安的宇文泰。534年,高欢立元善见做了皇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今临漳),这就是历史上的东魏政权。迁都时,高欢将洛阳城内40万户居民迁到邺城,并大拆洛阳宫殿,将所拆的建筑材料运往邺城,致使这座300年的帝都逐渐化作一片废墟。第二年,孝武帝与宇文泰有隙,被宇文泰毒死,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政权。

魏国灭亡时间

魏灭亡于公元266年。原因如下:

1、曹氏家族的继承人寿命短暂,不利于接班人威信的培养,也就是没有时间让他们证明自己的能力,故而他们没有亲信,没有时间“养势”。

2、帝国社会,继位者往往顾虑自己的兄弟觊觎皇权而展开迫害。曹植、曹彰都是这样的结局,曹植生跟死是一样的,继任者剥夺了其他兄弟的政治生命也是一种变相的杀戮。曹睿听信谗言,担心曹宇、秦朗弄权,也撤销了他们的辅国之权。

3、曹氏一家,自曹丕、曹叡以后,有谋略的极少。像曹彰,就是有勇无谋的代表;曹植,则是典型的文艺青年,好无病呻吟,政治上极其幼稚。后来的曹爽,也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主,喜欢和一些清谈闲人厮混,且个人缺乏决断,耳根子软,这就为司马懿夺权制造了条件。

公元265年。

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其子曹丕建立国家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的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1.春秋初期的古魏国,姬姓,是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

2.战国时期魏国,姬姓,公元前225年被秦国将军王贲攻破灭亡。

3.秦朝末年魏国,魏姓,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秋,被韩信攻灭。

4.三国时期曹氏魏国,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魏国灭亡。

5.东晋十六国时期冉氏魏国,公元352年,被前燕君主慕容儁攻破,冉魏灭亡。

6.东晋十六国时期翟氏魏国,公元392年后燕皇帝慕容垂灭掉翟魏。

7.南北朝时期北魏,元氏,公元534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洋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公元557年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北周。

8.隋朝末年魏国,李氏,公元619年李密被迫降唐,魏亡。

北魏灭亡时间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接受孝静帝禅让,建立北齐。 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

北魏,一个由鲜卑族建立的超级帝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曾一度雄踞中国北部。可惜,从公元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到公元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魏帝国共历20帝,享国148年。也算是个短命王朝了。

东魏、西魏均没维持多久,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掉东魏,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 北齐政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了 北周政权,北魏正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