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苏妲己,大部分人脑海中出现都是祸国殃民的狐狸精形象。她因为面容姣好,深受纣王的喜爱,纣王贪恋她的美色,每天沉迷于后宫,不理国事,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可是苏妲己进宫时,纣王已经年近花甲,见过的美人数不胜数,苏妲己究有什么特别之处,足以得到纣王全部的宠爱呢?
苏妲己的“秘密武器”
据说苏妲己在进宫之后,纣王几乎每天都宠幸她。因为妲己不仅长得好看,身上还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香气。
原来苏妲己一直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吃很多甜食。古代的甜食都是由天然的食材制备的,不会像现在一样为了保鲜和口感加入各种各样的添加剂,所以当时的甜食都很好的保留了食材本身的清香。
也正是因为这个嗜好,纣王一直认为妲己有着迷人的“体香”,从而对其宠爱有加。
苏妲己也因为每天食用很多,嘴里、身体上都沾染着一股清甜之气。纣王是一个经常带兵打仗的皇帝,血腥之气倒是闻过不少,像苏妲己这么香甜的美人实在没见过几个。这种新鲜感自然让纣王对她妲己宠爱有加,每天都不舍得分开。
但是对于妲己这种做法,现代的女孩却是不愿意去效仿的。一是因为现在的甜食已不再像古代那么纯天然了;二是因为现在大家以瘦为美,而甜食又是肥胖的最大因素。
况且晚上食用甜食更是难以消化,不仅会让人长胖,还会有爆痘的风险,这与变美的初衷简直是背道而驰了,自然不会有女孩子去效仿妲己的做法。
狐狸精的代言人
因为商朝灭亡的缘故,苏妲己一直被看做“狐狸精”的代言人。现代人总会用“狐狸精”作为贬义词去形容极具魅惑力的女子,其实“狐狸精”一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关于狐狸精的由来,目前大概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在远古时代,狐狸曾作为一种图腾,受人敬仰。而后人们认为狐狸能够修炼成仙,并且具有作怪变异的能力。《吕氏春秋》和《吴越春秋》都有相关的记载,狐狸能够幻化成人形,嫁人为妻。
后来到了唐朝,狐狸精一词正式诞生,《太平广记》中的《狐神》中有描述道:“唐初以来,百姓皆事狐神”。当时人们口中流传着一句话:“无狐魅,不成村”。至此,狐狸精正式演变成为有“狐魅子”之意的贬义词。
另一种说法认为,“狐狸精”来源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当时努尔哈赤为了更好地成为明君来治理国家,决定派皇太极去民间体恤民情,深入地了解百姓们的真实生活。
一天,皇太极来到一家位于闽南的妓院。里面的男人都对着妓女喊到“狐狸精,狐狸精”!皇太极就意识到,狐狸精一定是用来形容一个女人“妖媚美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那帮人喊得是“给你亲,给你亲”,只不过说的是闽南语,所以听起来像“狐狸精”。
无论真相是哪种情况,狐狸精后来都演变成了勾引男性的妖媚形象。现代人们会把小三儿称为狐狸精,因为她破坏别人的家庭;古代,人们会把魅惑帝王的女子称为狐狸精,因为她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安危。
自古以来,被后人称为狐狸精的历史人物不在少数,苏妲己正是其中最具争议的一位代表人物。因为商朝的灭亡就是因为纣王专宠苏妲己,皇帝因色误国,最终导致商朝走向了灭亡,这是关于苏妲己的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
然而,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史学家们发现,历史的真相好像并非如此。
真正的苏妲己
在各个影视剧和小说中,苏妲己的形象都与民间流传的非常相似。《封神演义》中她乃苏护之女,苏全忠的妹妹,后被献给纣王并施以美色诱惑,作为一枚棋子出现在历史中。
受宠后,她热衷于观看各种酷刑,纣王为了讨好她,不断施虐且不理国事,导致民不聊生,尽失人心,最终走向了灭亡之路。
然而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进行,历史学家们发现真实的苏妲己并非如书中所言。其实,妲己姓己字妲,并不是苏家人,她被后人称为苏妲己是因为她生于一个苏氏部落。而这个部落的图腾正是九尾狐,这也是后来妲己被称为“狐狸精”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年的纣王帝辛能征善战,一路杀到苏氏部落时,部落首领为了保住小命,不得不向纣王献尽金银珠宝和妙龄女子,妲己便是其中一位。
妲己就这样随纣王进了宫,而后也并不像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妲己魅惑皇上,导致皇上多年沉迷后宫。事实是在妲己进宫仅一年后,纣王就下台了。妲己作为一个卑微的战利品,怎么可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凭借一人之力摧毁一个国家呢。
事实上,纣王荒淫残暴的性格在妲己进宫前就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商纣王刚刚上位就加重了税收,并且推行各类酷刑。甚至亲自创造了一种叫做“炮烙”的刑罚,就是在铜制的柱子上涂满油,并把柱子架在炭火上。
然后让犯人在柱子上行走供人观看,犯人们最终都会因为柱子温度过高难以忍受而掉进炭火中活活烧死。行刑的场面十分血腥残暴,但纣王却像看节目表演一样,看得津津乐道。
甚至不惜将酷刑用在朝中大臣的身上。当年纣王看中了九候女儿的美貌,决定纳其为妃。但九候的女儿并不善阿谀奉承,很难讨得纣王欢心。纣王一气之下迁怒其父亲,不惜给自己朝中的重臣处以醢刑,也就是将活人剁成肉酱。
不仅如此,在位后期,商纣王亲小人而远贤臣,因而失去了大量人心;再加上他冒然征伐东夷导致兵力过度分散,后方空虚,周人也对他背信弃义;还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逐渐尖锐等等……
这些都是商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如果把这些全部归因于一个刚刚进宫不满一年的仅十六岁的女子,属实是有些草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