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著名的二十四孝,其中一个就是亲尝汤药,说的是汉文帝的故事,历史上皇帝总是以孝标榜自己的道德水平,但能像汉文帝这样故事进入二十四孝,被后世一直传送的,他还真是独一份。
提到历代帝王,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所谓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人都属于有着伟大历史成就的帝王,当时对他们的历史评价并不高,有的甚至还是以负面评价为主。
但是关于汉文帝,那历史上的溢美之词可是太多了,他不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的开创者,而且个人非常的谦逊有礼,对母亲更是非常的孝顺,可以说是历代帝王,人格魅力的典范。
但就是这样崇尚无为而治的汉文帝,却依然要免不了采取一些果决的措施,杀死了自己唯一的弟弟和舅舅,这两件事在人伦方面都是巨大的惨剧。
汉文帝继位的时候,刘邦在世的儿子,就只剩下汉文帝和淮南王刘长了,其他的大部分被吕雉弄死。
汉文帝没死,是因为他地方太偏远,吕雉还没顾得上,这个刘长没死,是因为他自己刚出生母亲就死了,是由吕后抚养长大的,所以吕后没有杀他。
刘长母亲的死,跟后来刘长的死有一定联系,当年,在赵王张敖刺杀刘邦的事件中,刘长的母亲也被牵连其中,因为她是是之前张敖送给刘邦的。
人们怀疑刺杀是张敖主使的,他送的这个妃子可能就是奸细,所以,这个妃子也被抓起来了,关键这个女人性格也是够刚烈的,居然在生下刘长之后就自杀了。
这里面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可能又是刘邦好色惹的祸,说不定张敖送过来的女人,真的有什么难以言说的往事。
刘长的母亲死了,但事情还没有了,他的舅舅曾经去求过审食其,因为他是吕后的情人,想通过这层关系,放了刘长母亲。
那吕后是什么人呀,嫉妒心很强的,她巴不得自己弄死刘邦的这些女人,怎么可能替犯了事的人求情,所以这事就没有运作成功,但奇特的逻辑是,刘长长大之后,不知道家人是怎么跟他说的,他把这个罪过归到了审食其的头上。
好不容易熬到吕后死了,刘邦的孩子就剩下汉文帝和刘长了,汉文帝对这个弟弟可真是好,时间一长他就有脸飘了。
居然趁着来长安的机会,借着拜见审食其的机会,突然从袖子里掏出锤子,猛烈锤击审食其,最后还让手下杀了审食其。
审食其可是堂堂帝国的前丞相,但汉文帝依然是轻轻一笑,这事就过去了,后来刘长愈发的霸道,最后发展到要谋反的地步。
汉文帝无奈之下,处死了所有参与谋反的人,却没有杀刘长,最终决定把他流放到蜀地,没想到中途刘长居然死了。
这事就算不是汉文帝干的,起码也是他默许的,很多事根本不需要皇帝明说,一个眼神就足够了,尽管他不想落下杀弟弟的恶名,但民间还是有歌谣传唱,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如果说杀弟弟这事有点不得已的话,那汉文帝杀舅舅,则完全是主动的,而且做得非常绝,汉文帝对母亲很孝顺,但舅舅犯了法,汉文帝最终还是决定杀了他。
不杀不足以维持国家的法度,结果赐了一杯毒酒给舅舅薄昭,这个薄昭也是很有趣,就是不喝,想着皇上也不敢把他怎么样,汉文帝响了一个狠招。
他派了一群大臣,穿着丧服,齐刷刷跪到薄昭家大门口,一起大哭,这场景明显是在哭丧呀,薄昭一看实在没辙了,就只好自杀了。
这两件事,都可以看出来,所谓的黄老之道,所谓的仁孝,本质上都逃不脱皇权的血淋淋,这一点韩非早就说的很明白。
为了皇权,皇帝必须成为孤家寡人,必须防范这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妻子,儿子,大臣,朋友,所有人都是要防范的,这就是皇权最大的特点,不允许有任何的分权和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