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是一个被长期使用的制度,顾名思义,这一制度规定了皇帝在确立继承人时需要优先考虑嫡出的长子,也就是正妻所生诸子中最大的一个。其实,这一制度诞生的本意是用一个相对固定的名额避免兄弟之间的夺权斗争,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造成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举例来说,立嫡长子的做法往往会导致皇帝诸子中资质较好的皇子没法掌权,而平庸无能的皇子反而只是因为生得好就登上皇位。唐朝初年,太祖李渊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而能力、贡献远胜于他的次子李世民只被封为秦王。正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立长不立贤”的弊端,才导致后来玄武门之变的爆发。那么,如果历史上没有嫡长子继承制,而是按照能力、功绩确立继承人,哪些皇帝会被自己的兄弟所取代呢?
首先来说,西汉的第六位皇帝,被认为与汉文帝一同缔造了“文景之治”的汉景帝刘启可以说地位十分危险。尽管表面上是治世的维系者,但汉景帝的能力和品行历来为人诟病:他采纳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又在诸侯们发怒后主动杀掉晁错示好;七国之乱时,他面对危局束手无策,全靠周亚夫、梁王的奋力作战才保住江山,结果这两人一个被他关进大牢,一个被他疏远提防。另外,景帝还有着当太子时一言不合用棋盘砸死吴王太子刘贤的事迹,可见其个性之粗暴。
相比于缺点不少的景帝刘启,汉文帝的嫡次子,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梁王刘武似乎更加适合统治大汉。七国之乱爆发时,梁王不但没有跟着其他诸侯王一起攻打朝廷,反而拼尽全力拱卫长安,可见其对汉室的忠诚。战争结束后,梁王的军队与周亚夫率领的朝廷军立下的战功几乎相等,可见其能力。另外,从种种迹象来看窦太后也明显更加偏爱刘武。因此,如果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或许刘武才是继承大统的那个。
地节三年四月(前67),汉宣帝立嫡长子刘奭为太子,也就是日后的汉元帝。元帝为人性格懦弱,在位期间宠信宦官,直接导致了西汉政权走向衰落。相比之下,汉宣帝的第三个儿子刘嚣要更加优秀,据《汉书》记载:“楚王嚣素行孝顺仁慈,之国以来二十余年,纤介之过未尝闻。”由此观之,至少刘嚣不会像刘奭任由奸臣作恶而毫无作为。
唐穆宗李恒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因为他的三个儿子先后都当上了皇帝。其中,作为嫡长子的敬宗李湛率先登上皇位,他十六岁即位,随后便因为沉迷蹴鞠、马球等游戏而荒废了朝政。当时,权宦王守澄、奸臣李逢吉相互勾结,导致朝政废弛、民生困苦。
相比之下,穆宗的第五个儿子李炎尽管也有些缺点,但在位期间有着任用贤能、革除弊政、打压宦官、抗击外敌的表现,被认为缔造了“会昌中兴”的局面,至少从能力和态度上要胜过李湛不少。因此,如果当初继位的不是作为嫡长子的李湛而是李炎,或许唐朝能够提前走向中兴,从而开辟一条不同的道路。
提到明英宗朱祁镇,恐怕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他听信权宦王振的教唆御驾亲征,结果兵败被俘的经历。作为明宣宗的嫡长子,他第一次即位时重用奸宦王振,第二次即位时重用门达、逯杲等奸臣,都体现出其识人不明的特点。
相比之下,在他被俘时被推举即位的明代宗朱祁钰在位期间重用于谦等贤臣,推动明朝国力发展,俨然是一位有抱负、有作为的君主。可惜的是,“夺门之变”爆发后他的皇位被英宗夺回,他自己也离奇去世,享年还不到二十九岁。可以想见,如果最初即位的并非英宗而是代宗,明朝或许就能够避免陷入由盛转衰的趋势了。
根据统计,我国历史上尽管很长一段时间里原则上都遵循着嫡长子继承制,但严格来说,真正作为嫡长子继位的只有二十四人。一方面,这或许是因为许多嫡长子都没能存活到父皇驾崩的时候;另一方面,这也和嫡长子们被立为储君后往往会遇到诸如敌对势力构陷等情况,最终难以顺利继位有一定关系。
总的来说,我国历史上不乏一些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后表现出色的皇帝,如开创“明章之治”的汉明帝刘庄、缔造“元和中兴”的唐宪宗李纯等等。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才能、德行其实比不上其他兄弟,却借助嫡长子的身份登上皇位者,这些人的存在,正是嫡长子继承制弊端的直接体现,与此同时,这其实也体现出了“家天下”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