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一词出自梵语,意为遗骨。舍利的种类则分为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是指没有经过火葬,但肉身经久不烂,始终能够保持原貌,栩栩如生,也叫做肉身菩萨,一般都会被塑成金身供奉。而碎身舍利则是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待到他们圆寂后火化后,所凝结出的舍利。
我们平时说的舍利子一般都是指碎身舍利,这类舍利子奇怪就奇怪在,它和一般死人的骨头完全不同。不仅颜色也有黑、白、红、绿多种颜色,它的其形状更是多种多样,有莲花形、圆形、椭圆形,还有的成佛菩萨状。舍利子的质地更是如同宝石一样,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更有如钻石一样璀璨的透明舍利。
根据一些佛教文献的记载,在历史上很多高僧在圆寂后都留有舍利子,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正是佛门高僧长期苦心修炼的结果。那么舍利子究竟是什么构成的?现代有一些学者认为,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的结石。但是这种解释很难令人信服,有如此多的结石,身体自然是非常不健康的,或者疾病缠身,而出舍利子的高僧往往都是身体健康的长寿老人。
虽然舍利子的一些奥秘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但不管舍利子是什么组成的,他在佛教弟子信徒中的地位都不可动摇,它代表的是一直信念,一种信仰,鼓励着众多弟子潜心参悟佛法的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