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的原型:历史上的窦娥原型记录在这本书里

窦娥冤是人们都知道的一个故事,上次小编提到了窦娥的具体故事,其实这样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在作品中出现,关汉卿之所以可以创作出来这样的作品也是当时时代背景环境下的原因,这样的一个常态创作出来这种作品可以理解,那在历史上是不是真有像窦娥这样的原型存在呢?一起来看下吧!延伸阅读:窦娥的冤屈是怎么造成的

  窦娥冤的原型

  窦娥冤是由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取材自历史上著名的“东海孝妇”的事件,《东海孝妇》记载于《列女传》、《汉书》之中,那真实的东海孝妇到底是谁?而真正的窦娥冤到底是因为什么案子呢?

  《列女传》中《东海孝妇》记载,妇女周青作为媳妇,在丈夫死后,是十分尽孝的.但仍然被诬陷处死。老天也为之不平,于是叫当地不下雨,亢旱三年。这一点与《窦娥冤》里的情节一样。但是,血溅三尺白绫就是关汉卿自己的创作了,更加渲染气氛,揪动人心。

  “东海孝妇冢”,是在山东郯城县城东外环路的旁边旁,坟冢高有五、六米之多,周长将近80米,占地面积近半亩地,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在孝妇冢的墓前有两座石碑,一个是康熙三十四年设立的,另一个是光绪三十年所建成的。墓碑上刻有“万古流芳”四个大字,墓碑上依稀可见有“大清光绪”的年号,碑文还清晰可辨:“汉东海孝妇之故里也--千有余岁矣”的记载。

  孝妇的原名并不叫窦娥,关汉卿也并非书面讲述孝妇故事的第一人,所以窦娥的故事是根据“东海孝妇”改编的。

  郯城县的城南村有一条一公里左右长的池塘,名字叫白血汪,当地人的传说是当年窦娥的冤血汇流而成,池塘附近的村落也因此而得名白血汪村。不过后来人们嫌白血汪不吉利,将村名改成白溪汪,最近几年正式更名为城南村。

  据传说孝妇在没嫁过门之前,丈夫就已经患病不能下地干农活,将她娶过门来之后料理家务,谁料不到一年的功夫丈夫就死去了,只剩下婆婆,婆媳二人相依为命。有一天,孝妇在挖野菜回家的路上捡到一枚铜币,随即用这枚铜钱买来二两香油,她将挖来的野菜洗净,再加上香油后端给了婆婆吃,谁知道野菜与香油掺在一起产生了毒性,婆婆吃了以后在晚上就突然死去了。

  这时候孝妇的小姑子认为是嫂子害死了她娘,就到县衙告状说是孝妇想改嫁有意害死了母亲,那时候昏庸的县令不分青红皂白就决定处斩孝妇。于是孝妇被冤杀,后来流出的是白白的血液,好心的人们把孝妇安葬在婆婆坟墓的西边,可谁知一夜之间两个坟墓就合为了一体,成为一个封土高大的墓冢!不过这都是传说,具体历史有待考证。

  《东海孝妇》故事原文如下:

  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党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窦娥虽是最终蒙冤受屈而死,但给人间留下了一个勤劳善良、坚强不屈、富于反抗精神的感人形象,也给人间留下了一曲对黑暗社会以死抗争的回肠荡气的悲壮故事。窦娥对神权对封建政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彻底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的谴责,反映出受尽压迫的古代妇女的觉醒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窦娥冤》和鲁迅先生的《祝福》可以看做是中国历史上女人戏的两大代表作,后者以更加平易近人的姿态为广大学生所熟知,前者却被当做民间故事来解读,实则是对关汉卿的一种误解。

  与祥林嫂一样,窦娥同样可以看做是旧社会中国妇女命运的缩影,当社会失去公正,百姓的冤屈无处洗清的时候,神佛就成为弱者唯一的希望。这既是无助心里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教育的必然产物。好在这是一部戏剧,神佛被打动,救苦救难,重新给了弱势群体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