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过很多反映古代历史军事题材的电视剧,都有“飞鸽传书”的镜头:某个将军或者大侠站在室外,接着一只信鸽飞落到他手上。他从信鸽的脚上取下一根小竹管,打开小竹管,获得情报。接着,又写一封信放进鸽子腿上的竹管里,把信息传递回去。这就是有名的“飞鸽传书”。
那么,古代是不是用这种方式传递军情的呢?
一、电视剧中用“飞鸽传书”传递军情有常识性错误
第一个常识性错误,信鸽绝对不会落到某一个人的手里,尤其是将领(包括大侠)的手里。信鸽传书的原理,是利用鸽子的归巢性来实现的。
要利用这个特性,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鸽子进行饲养和训练。这个饲养和训练的人,绝对不是将军和大侠,他们也没有空。所以,鸽子只能回到它的巢里,绝不会落到将领的手上。
第二个常识性错误,信鸽传递情报具有单向性。因为信鸽只记得它从小长大的那个巢,所以,它只可能从战场上飞回来,不可能再返回去。有人说,可以换一只信鸽传递呀。这也是不行的。谁会把信鸽放在打仗的地方养,让它归巢回去呢?
二、古代打仗中,用“飞鸽传书”传递军情不靠谱
不靠谱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军情如火情,虽然鸽子确实能够回巢,但是它什么时候回巢呢?会不会遇到雨就躲避一下?会不会遇到好吃的食物,忙着吃,变慢了回家的速度?如果不是很着急的书信,这都没有问题,但传递军情,显然不行。
第二,信鸽在途中会不会遇到危险?比如被人射杀?被老鹰捕食等等。一旦遇到危害,传递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这种传递方式会不会泄密?一旦鸽子被人捕获,军事秘密就容易泄露出去。有人说,可以设置密码,敌人无法破译。但是,假设敌人把信鸽腿上的情报给换了,让信鸽带着假情报回去,那不是会酿成大错吗?
第三、古代战争中很少有利用信鸽传递军情成功的记载
古代有很多关于利用信鸽传信的记载,比如唐代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宰相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用鸽子与亲戚友人通信,并称鸽子称为“飞奴”。另外,《唐国史外》记载航海者用鸽子送信:“舶发之后,海路必养白鸽为信,舶设,则鸽虽数千里,亦能归也”《酉阳杂俎》记载:“鸽能飞行数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信”所有这些,都是说的鸽子在通信中的作用。
但是,用信鸽传递军情的非常少。我查了很多的资料,发现所有信鸽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其实并不是传递情报。这里选两个最有名的来说明。
比如,《齐东野语》记载,公元1128年,南宋大将军张浚视察部下曲端的营地时,看见曲端营地里无人,很不高兴。于是曲端放出一只鸽子,很快一队人马就来了。张浚很惊奇,说想看所有部队。于是曲端又放出5只鸽子,真的所有军队都到了。不过,很显然,这个信鸽并不是传递情报,而是起到传令兵的作用。
再比如,1041年,宋军与西夏军作战,西夏军在好水川周围设下埋伏,并在好水川里用泥土做笼子,把很多鸽子养在里面。宋军听到泥笼子里面扑腾,觉得很奇怪,拍开泥笼子。结果很多鸽子飞出来,西夏军接到信号,包围过来,宋军大败。不过,这里鸽子也只是信号弹一样的作用,并不是传递军情。
事实上,古代传递军情,更靠谱的还是烽火与驿站,信鸽的作用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