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什么要给臣子赐姓?

赐姓,即帝王赐给臣民姓氏。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赐国姓。古代姓氏有高低贵贱之分,皇帝的姓最为尊贵,称为国姓。赐国姓是帝王对臣民的最高精神奖励,只有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者才能获此殊荣,获赐者将被附入皇室属籍。赐国姓的主要功能有三:安抚降将;笼络羁摩外蕃;褒奖有功;以示恩宠。

赐他姓。除赐国姓外,还有赐予他姓的情况。此外,还有赐以汉字单姓以代替少数民族复姓的情况。如天宝年间,玄宗以外家姓赐宁远国王阿悉烂达干曰“窦”。神龙初,桓彦范“赐姓韦氏,令与皇后同属籍”。以上所赐窦、韦两姓是唐朝外戚之姓,一旦受赐,就与外戚同族。被赐予这些姓,也是很荣耀的事情。

赐恶姓。帝王赐姓并不都是褒扬,还有出自贬损,那就是赐恶姓,即用恶字赐为姓。这种赐姓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人身攻击意味。赐恶姓是一种极其严厉的处罚,往往与危及统治利益的人和事有关,或是出自帝王感情好恶。如武则天夺得皇后之位后,将高宗的原皇后王氏和宠妃萧良娣分别改姓为蟒和枭。蟒,意为大毒蛇;枭,意为枭首。

因嫌恶而赐姓。这种情况往往都是帝王觉得臣下的姓不吉利,于是就赐姓改之。如一位叫哀榆的臣子,朝贺时,南唐皇帝嫌“哀”字不祥,于是就赐衷姓。

因特殊技艺而被赐姓。如南唐歙州著名工匠李延珪,善于制墨,史称“自宋以来,推为第一”,其本姓奚,被南唐主赐姓为李。

其他种类的赐姓。其一,继嗣赐姓。其二,臣下主动要求赐姓。如唐朝一些节帅藩镇出于种种原因,上表奏请赐姓,而朝廷对他们有所顾忌,一般情况下都会迁就他们的请求。其三,追赠赐姓。追赠是在臣下死后追加的荣誉,在唐代,赐姓也被列为追赠的内容之一。如李君羡,贞观被诛,天授中,武则天追尊武姓,诏复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