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手印
虽然在近代刑侦司法领域,指纹识别技术的应有,也就只有一百来年时间。
但早在1927年时,德国学者海因德尔就在其著作《世界指纹史》里就做出重要论断:中国是全世界最早发明并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的国家。第一位采用指纹鉴定技术的人,则是公元650年时的中国唐代学者贾公彦。指纹识别技术,放在中国古代,可谓历史悠久。
不过,如果把唐代当做中国指纹识别技术的起点年代,这其实是有些“小看”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了——中国人应有指纹识别技术的历史,远比唐代早得多。
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上,出土的陶器上面,就有作为标记的指印。
美国芝加哥菲尔特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周代泥印上,更清晰印着拇指印痕。“画押按指纹”这事,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但比起现代人熟悉的“按指纹”来,中国古人应用“指纹识别”技术,更多还是“按手纹”,《周礼》的说法叫“下手书”,唐朝人叫“画指券”。也就是在订立契约的时候,签约甲乙方以及中间人,都要把手指在纸张上平放,画下食指上三条指节,这种证明方式,在唐代契约里常叫“画指为信”。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地区出土的唐代文书契约里,包括借钱与购买的契约,都有这样鲜明的“画指券”。
和唐朝契约的“画指券”不同,与唐代同时期的吐蕃王朝,订立契约时喜欢直接按指纹。
1964年,曾是吐蕃屯堡的新疆米兰古城,就出土了一份藏文版的契约文书,长27公分的纸面上,有四个鲜明的手指印。其中一个手印,还可以看到清晰的指纹纹路。
当然,以古代的指纹识别技术,“画指券”以及按指纹,鉴别难度还是非常大。
所以自宋代起,“打手模”成了“画押”的主要方式。比如古典名著《水浒传》里,梁山好汉们遇到判案诉讼,基本都是“打个手模”。以宋朝《山谷诗外集》的形容说,宋代江南买田置地一类的交易,基本都是打手模,也就是整个手印按在契约上。
明清年间的契约上,也常有“并本男(或本女)手印”的话,可见“指纹识别”,已有强大法律效力。
而这悠久的“指纹识别”技术,也令手印指纹,早早就成为中国古代刑事侦破时的重要物证。
湖北云梦县出土的秦简里就证实,秦代时的断案侦查,要以“膝迹”“手迹”作为侦破线索。到元代《牧庵集》里就记载了一则经典的“指纹识别”案例:元朝辽东道按察使潘泽,通过对凶杀案现场指印的比对,终于成功推翻了原有判决,将险些被冤为杀人犯的无辜者救了回来。古代的“指纹识别”,就有这般救命的作用。
当然,中国古代“指纹识别”技术悠久,“指纹造假”的历史,也同样悠久。
《宋史》里就记载了这么一桩雷事:永新县龙家恶霸少爷诱使良民赌博欠下巨债,然后要挟事主偷出家中母亲的手印,然后伪造文书霸占其田产。
却被知县元绛看出破绽:通常都是先写文书再按手印,这张文书上的文字却盖住了手印,分明就是有假。果然一声拍案怒喝,吓得龙少爷乖乖认罪。
古代技术条件下,“指纹识别”这事,也确实是火眼睛就的硬功夫。
不过,虽说“指纹识别”技术,放在中国古代条件下,是一桩考验本事的难题。但它毕竟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冤假错案。
所以最迟从宋元年间起,案件审结之后,就有了“点指画字”的结案流程。
一记简单的指纹手纹,确实也多次令真凶落入法网,挽救无辜者无数。
近代国外最早启动这救命的技术,还是在1892年“阿根廷谋杀亲子案”里,警方通过指纹比对,戳穿了恶妇杀害亲子嫁祸他人的把戏。
但以德国学者海因德尔的哀叹,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以指纹作为犯罪证据,才逐渐被欧美国家所接受。比起中国来,至少晚了数百年。
而国外对于“指纹识别”的应用,其实也深受古代中国的影响。早在公元九世纪中叶时,阿拉伯人索拉曼的《大唐风情》里,就详细记录了唐朝商人“画指券”订立契约的场面。与此同时代的日本,也出台了“按食指指印为证”的法律。“指纹识别”的方式,这才陆续在各国扩散,催生了影响至今的指纹学。
以这个意义说,中国古代的“指纹识别”,就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