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霍去病死亡真相:连司马迁都不敢记载其真正死因
一代战神霍去病死亡的真相:竟不是自然死亡
他,十七岁远征漠北,竟携八百轻骑就能直捣匈奴老巢,勇冠三军,成为年纪最小的封侯——冠军侯,19岁三征河西,将匈奴逐出祁连山。21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如入无人之地。
他就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少年战神——霍去病
然而似乎是天妒英才, 霍去病,这样一位历史上的天才将领,昙花一现般绽放又急速凋零,在他23岁之时画上了生命的句号。
那霍去病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如果看过《史记》的朋友,你们会发现一个诡异的事情,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载了霍去病葬礼的流程、墓地的规格,甚至还解释了谥号。
但就是没有记载霍去病是如何死的?难道不诡异吗,你觉得司马迁会漏掉记载吗?他之前花费大幅笔墨去描述霍去病的葬礼,会遗忘掉霍去病的死因?这种因小失大的错误司马迁是不会犯的。
既然不是无意的,那就是故意的,故意不记载霍去病死亡的原因。
按照官方的解释,霍去病是病死的,那为啥司马迁不敢记载,而是三缄其口。这里面肯定必有隐情,而这个隐情恰恰和一位公主有关,所以司马迁不敢记载,记载便是死亡,《史记》尚未完成,他不能轻易死去,所以司马迁就漏掉霍去病死亡的真正原因。这样的逻辑很合理,很通畅。
至于为啥说是因为公主,在霍去病死后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史记》中有记载:自骠骑将军死后,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卫青长子卫伉因矫诏而被免去了侯爵,毫无疑问这两件事紧密相连。
所谓矫诏就是假传圣旨,这在古代是死罪,卫伉此时不过十几岁,他为何要去假传圣旨,他如何有什么资格去假传圣旨呢?
这就和他背后的卫氏集团有关,虽然霍去病是卫氏集团扶持的,但是他与卫青特殊之处在于霍去病是相对于独立的个体,而卫青代表的则是整个卫氏集团,可怕的是卫氏集团还掌握着太子刘据,汉武帝必须找人来扼制卫氏集团,这个人就是霍去病。
尊霍抑卫就成了汉武帝的政策,当霍去病作为卫青部下而战功赫赫时,对卫家来说是锦上添花,当他威胁到卫青地位的时候,他便是整个卫氏家族的头号敌人。这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
卫青作为一军统帅且宽和大度的性格,杀人这种不择手段的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那么试想一下整个卫氏集团,能做到这一点还有谁?那就只有善于宫斗的平阳公主一人。
整件事串联起来就是,霍去病已经威胁到了卫氏集团的利益,作为卫氏集团当权者其一的平阳公主就叫卫青长子卫伉假传圣旨,赐死霍去病,然后被发现,卫伉被免去侯爵,因为卫氏集团势力庞大又牵扯到卫青,顾没有处死卫伉。
也许这才是历史的真相,霍去病也许真不是所谓的病死,而是死于政治因素。
战神霍去病24岁离奇死亡 连史记作者司马迁都不敢记载其真正死因
霍去病,当时的汉代名将,骁勇善战,人生也像开挂一般顺风顺水。
他在自己的生涯中领导过无数次的对匈奴战役,每一仗均是险象环生,以少打多,大胜而回!
然而这位战神,却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生命戛然而止。后来的人对其死因也又诸多的猜测,并且缅怀这位军事天才。
史记作者司马迁是与霍去病同一时代的著名人物,可以从其史记中详细记录霍去病葬礼细节看出对将军的崇敬之情,但是最最奇怪的一点在于这位史学家只字未提霍去病死去的原因是为何。看来有什么不可抗拒的力量在背后主导整个事件。
这里只讨论其死因的可能性,谁也不会知道历史真正的真相
可能性一:汉武帝自己令人干掉霍去病,以防止卫、霍联盟。
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在备战匈奴,霍去病是主将的不二人选。但即便大战当前,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霍去病在漠北大战后一连串的动作(杀李敢、劝封王子等),让汉武帝觉得封大司马、借他平衡卫青势力的初衷很难实现,反而有可能让二人结立政治联盟进而影响自己的绝对集权。二虎相争还好,若二虎同盟,最惨的就是武帝,于是武帝起了杀心。虽然心里很痛很爱,但那爱是在军事上的,而不是在政治上的,即使面临匈奴大战。武帝一生杀的“工具”少吗?哪一个能力差了?这种可能性我们这样理解:武帝发现霍去病是人才――十分喜爱――有战功后封候――进而决定以他作为制衡卫青的工具――漠北大战后封大司马与卫青平等――霍去病不懂武帝用意――心里向着卫青――霍去病杀李敢――汉武帝大怒――第二年霍去病劝封子――汉武帝起疑心――怀疑自己的策略失败――同时面临汉匈备战――痛下决心让除掉霍去病――厚葬以示自己的心痛――另一方面闲置卫青。如果确实是这样死的,那么掩盖事实两千多年的,就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爱和厚葬。武帝杀起大臣来是毫不留情面极为干脆的――管他能力多强办事多好,只要武帝认为应该牺牲。
可能性二:卫氏集团势力下的手。至于手段就很难说了,要么毒死,要么制造意外。
这种可能性有吗?有,但非常小。如果前面的推断是正确的话,那么卫氏集团的手段相当高明,藏得也非常深。既然藏得深,那就不会做出毒杀、意外这类太明显的动作来。毕竟心里都明白霍、卫两家已经形同水火,长安城里的人都看得懂。弄过火了,真惹毛了武帝,也不是闹着玩儿的。所以,即使卫氏要动手,也是偷偷地,借力打力,干些深沉的动作。
可能性三:死于自杀自杀的人无非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没有生存空间。
我们来看看霍去病死前的生存空间:
首先,漠北大战后,他被武帝利用来压制卫氏集团,显然已经成为了卫氏集团的对立派,虽然霍去病心里不愿意,卫青这边的亲人也还当他是自己的亲外甥,但卫氏集团的其他人可不一定这样想――这是无情的政治,父子尚且相残。旁边的至亲是有,但能依赖的基本没有――后来权倾汉朝的弟弟霍光还幼小呢。
其次,不管前面推断是对是错,但霍去病杀死李敢一事令他民心尽失,即使他位居大司马,但在群众中间并不见得有人气,甚至对他极为不满。
其三,他一手带起来的人不是匈奴降将,就是只会打战的低级军官将领,连由皇帝指派的裨将都可以拒绝不要。在武帝跟前得势后,原来跟着卫青的人也有不少“叛变”去跟了霍去病。然而,霍去病跟这些人打打战那是无往不胜,但谈政治就别傻了。霍去病少年得意,性格孤傲不恤士卒,朋友不多,是孤立一派――武帝亲手培殖起来用以平衡权力的工具。战场上的霍去病杀起人来和汉武帝一样“不眨眼”,但官场上的霍去病则是“无助”的――没人给孤傲的他指点什么,他和汉武帝一样孤独。在这方面和霍去病则是相反,为人谦恭有礼,温和大度,对家人重情,对朋友重义,后面还有个平阳公主给指点指点,再者,卫氏利益关系体庞大――最重要的就是太子。
其四,元狩六年三月,霍去病一再请求立三皇子为王。四月,立三王,然后武帝宠妃王夫人病死。九月,霍去病就挂了。立皇子为王这事看上去没啥特别的,但是对卫氏集团却有着不同一意义――封王派遣到属国之后,卫氏集团的未来――卫太子刘据的位子就能坐得更稳。而几个皇子都留在长安的话,容易跟太子发生各方面明争暗斗,进而危及太子宝座。可以说,封王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卫氏集团。在霍去病看来,劝封皇子或许是弥补与卫青亲情的好方法之一。不过在连续两次请求封皇子引起大臣广泛附合后,霍去病就没再掺乎在里头,这证明了此事并非他的主意――年轻的他对政治极不擅长。那么这个军事天才如何想出这种极为敏感的政治事件呢?极可能是受了某高人“点化”――只要是有利于舅舅的,他就愿意去做。但是在武帝这边,这事看上去却像是在结党营私――武帝要的是卫氏与霍去病相制衡,而不是两家相帮。一生追求中央集权的武帝眼里是绝对不允许两个将军、大司马结朋结党的。本文不止一次地强调――武帝追求绝对中央集权,所以他是很不喜欢封王的。加上武帝即位后被外戚长期压制,所以对外戚联手干预未来太子的做法非常反感。早期武帝曾极力让太子摆脱卫氏集团但最终以失败――太子与卫氏集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武帝晚年杀幼年太子刘弗陵的母亲以防外戚干政,便是最好例证之一。于是,加上前面的李敢事件,武帝失望了――对自己的策略失望了。他发现霍去病和卫青之间关系太深,为了这个舅舅,霍去病什么都干得出来,甚至当着众人的面越权杀郎中令这样的九卿高官,保不准什么时候脑子一热,又干出惊天大事来。这样的霍去病,与他计划中“制衡卫氏集团的工具”相去甚远。但他对霍去病仍然十分重视,或许他没看透霍去病可能是被人利用这一层。
那么,综合以上四点,就可得出结论:霍去病在死前,已经面临着身居高位、无强力亲人可依赖、官场无助无友、军队和群众中备受指责、皇帝面前被疑这样的局面。这样的生存环境,对一个23岁的人来说,是什么样的滋味?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小小地假设一下,如今让一个23岁的年轻人去当正部级以上高官,再让他面对这样一个“十面埋伏”的环境,会发生什么事?不说十面埋伏,六、七面埋伏都够精神崩溃了。他是名将,杀人如麻,他是当朝贵臣,他甚至敢射杀九卿高官。但,他同时也是个年轻的男人。有人说,天才都是孤独的,这一点在霍去病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少年显贵,但是未必能有平常人的快乐――压力太大了,却没有人能帮他释放。显然,自杀对他来说,是个不错的出路。对各种利益集团来说,也是个可以接受的事情。而如果霍去病确属自杀,那么以上这四种直接因素中,汉武帝有责任,卫氏集团更是直接的关系人,当然,他自己的性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回顾武帝一生中的那些武将,除了卫青之外,几乎没有能得到善终的。自杀的人,上至丞相高官,并且隔三岔五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