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赏析
唐朝是我国古代最繁盛和丰饶的时期,因其开放包容的举措和广纳四海的胸襟鄂闻名于世。因此在这一时期也是我国诗词歌赋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很多描绘人们平和安详生活的景象的诗词。比如唐朝初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苏味道所写的《正月十五夜》便是其中颇具名气的一首诗。这首诗吟咏的是公元705年神都洛阳元宵佳节时端门布灯的绚丽景象。
元宵佳节的景象
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上元节,也就是著名的元宵节。在中国喜庆热闹的日子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围坐在一桌旁,享受节日所带来的美好和愉悦。而这首诗描绘的对象便是当时的洛阳满街灯火辉煌的艳丽情景。
开头先总得描写节日的气氛:彻夜都是灯火辉煌,京城便成了欢乐的海洋,其中“火树银花”形容的是花灯的华丽和明亮,而“合”则是说无论从哪个方位望去,都是如此富丽的景象。中间两句便是描绘元宵节是欢乐气氛的具体写照:上句是写达官贵人们边骑马便观赏街道两旁的花灯,而此时天边一轮明月散发出皎洁的光芒,照耀着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下句写的是打扮得非常俏丽的游伎,游街唱着“落梅”等当时流行的歌曲。由这些诗句不难想象出当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到了半夜,但是人们任然没有休息的意思,他们在期望时间走得慢一点,这美好的景象不要就这么过去,这便引出了最后的两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其中的“金吾”是指城里的禁卫军,而“玉漏”则是当时的计时装置。
纵观全诗,词采华丽,绚丽多姿,而且音调工整和谐,充满韵味,就像在欣赏一幅古代的风情画,让人流连忘返。
初唐四友之一苏味道简介
苏味道,生于公元648年,卒于705年,赵州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石家庄栾城区南赵村人,是唐代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小的时候便显露出了诗词方面的天赋,曾经和同为赵州的唐代诗人李峤一文辞而远近闻名,被人们称为“苏李”。他曾经做到过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丞相的职位。但是因为他为了避免得罪权贵而遭到祸患,而敢做墙头草,被当时的人们戏称为“苏模棱”。
苏味道画像
苏味道的仕途开始于唐高宗乾封年间,当时他考取了进士,之后便被朝廷任命为咸阳尉。当时的史部使郎裴行俭十分欣赏他的才华,恰好此时突厥来犯,他便推荐苏味道担任管记的职位。一次唐中宗的一位妃子的父亲裴避道忠心担任左金吾将军时,拜托他写一篇谢表。苏味道一气呵成,此篇文笔华丽,结构严谨,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到了武则天延载元年的时候,他担任了凤阁舍人的官职,达到了他一生中的最高峰。此后因为某种原因和另一位大臣张锡一起入狱,因为他狱中表现良好,而仅仅被贬为集州刺史。此后的他在官场上起起落落,也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政绩,最后在赶赴益州长史的途中病逝,享年五十八岁。
苏味道一生的主要贡献还是在文学方面,他曾和李峤,崔融,杜审言一起被称为“初唐四友”。他的诗秀丽清奇,妖而不艳,主要的对象大多是某种事物。他流传到现在的诗作有《正月十五日夜》,《咏虹》等。
值得一提的是,苏味道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出名,反而是他的后代苏洵,苏轼和苏辙在历史上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苏味道模棱两可的由来
苏味道是唐朝初期的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出生在赵州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石家庄栾城区一带。他自小的便是一个异常温顺的人,他的弟弟经常要他为自己办一些事情,一旦苏味道不会答应他的要求,他便会毫不留情对他一顿臭骂。但是苏味道也不朝他发脾气,一直都是嘻嘻哈哈的样子,好似骂的不是他一样。性格如此温柔之人,实在是让人感到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