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和赵姬的故事(2)

最后一种关系便是依据性别不同进行划分的,如爱人、如情人,这些都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关系,数量倒不见得必须是一对一的,还是得看当时的整个社会氛围如何,但这种关系是可以转化为第二种关系和第一种关系的,怎么说,若爱情得以修成正果,那么就会转化为亲情,共同缔造属于同一血缘的后代;若爱情只是有缘无分,造化弄人,那可能因爱致恨,导致有你没他的局面。

好吧,那我们现在根据前面的设定来看看吕不韦和嬴政,他们归属于哪一类呢?

野史曾多次推论,嬴政为吕不韦之子,但真凭实据却没有。但是嬴政对于吕相之死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所以,以我愚见,他们是互为替代品的关系,也就是通俗的一山不容二虎的关系。

吕不韦吕氏春秋的主治分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史书中记载的最具有影响的几大思想,莫过于儒家、道家、法家等大家思想了,蕴含深意亦非常人能懂也。那么咱们分别来看看这三大家思想的主旨分别为何?

吕氏春秋书籍

吕氏春秋书籍

首先来看看,儒家思想,它提倡的是什么?反映了又是什么?它提倡的是君臣义,是夫妇顺。反映了底层君主对底层人民思想的控制。

那么道家呢?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引领的又是另一种学派,这种学派讲究平常心,不刻意莫强求,凡是顺势而为即可,不要想凭一己之力去逆反。

法家,讲求凡是依法而治,法不乱则社稷不乱,可想,将法律法制的地位列于君主权力之上。

但,这些思想均自成一体,或相互对立,鲜少能包容,能互为支持,直到《吕氏春秋》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一家独大的格局。

那你也许又会问为何《吕氏春秋》不同于其他呢?是因为它并不是依据君主的意思,被一个人观念所左右,不代表任何集权的意志,现代来看通俗得说,就是作者非一人,你也许会问,既不是一人所著,为和冠以吕氏之姓氏呢?

《吕氏春秋》更贴切的可称为杂家说法,其内包含众家所云,不同阶层、不同地位,乃至不同视角,看待同一件事,撰写不同观念,不同经验,乃至给予不同建议。

可以说,吕不韦的伟大,并不在于编制某种著作,而是给予了莘莘学子一个平台,一个可以发表论点,给予批判或进言的平台。

政治家吕不韦到底怎么死的

聪明反被聪明误,害了卿卿性命。吕不韦的死真真是应验了这样的一句话。吕不韦的成功,归咎到底,是因为他的目光长远,选好了一个人,并通过购入、囤积、投资、经营运作,将其推至顶峰,随之自己也达到顶峰,达到共赢状态。

吕不韦画像

吕不韦画像

却也因为得意忘形,觉得毫无危机,最终将他埋葬,让他步入死局,以致抑郁而终。

下面,咱们细细说来为何这样来评断吕不韦。

吕不韦的成功虽然与自身有很大关系,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他的爱妾,他的情人,赵姬。

他将赵姬引入子楚身边,并成功的让她诞下了自己的孩子,当子楚入主秦国,成为新一代国君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时代到了。

子楚早亡,嬴政即位,但尚未年幼,无人主持大局,这时候,吕不韦便顺理成章的站出来承担了这一责任,同时继承了行使这一责任的巨大权利。

随着权利的逐步扩大,到达了这样的一种状态,吕不韦虽不是君主,但私下结党营私,朝堂上唯我独尊,早已让幼年的嬴政心生怨恨。外加野史还披露过,嬴政曾亲眼目睹其母赵姬与吕不韦的奸情,这对他来说,不啻于一个晴天霹雳,将其心中的怨恨推至顶点,这也为吕不韦的死买下了深深点伏笔。

所以,当嬴政亲征后,着手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慢慢收回权利,君主集权。第二件事便是如何想方法出去吕不韦,经过一番筹谋,吕不韦最终被赐毒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