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淞沪会战:日军为何选择金山卫作为登陆点?

  在淞沪会战中,金山卫的失守是此战失败的关键,据悉,在日军登陆金山卫之时,中日双方已经厮杀了三个月,都已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而这时候双方都在寻找一个契机,寻求突破口,选择登陆金山卫就是就是这个突破口的所在,而中对此的应对是蒋介石误判军情导致全局皆输。那么,你知道日军为什么选择金山卫一带作为这次登陆的地带呢?日军登陆金山卫的选择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探秘淞沪会战:日军为何选择金山卫作为登陆点?

  日军登陆金山卫的因素

  据记载,日军登陆点的选择,主要从两个因素来确定:一是选择在适宜于大兵团登岸并便于向纵深发展的地带上,二是选择在中国军队防线的薄弱环节上。而金山卫一带是同时具备有上述两个条件的。

  后来由于国府高层的指挥失误,把守卫金山卫全公亭海岸的部队调走支援市区作战,使得长达数十公里的海岸线仅有不足2个连进行防守,才被日军趁隙而进,派遣10万大军包抄凇沪中国军队侧后,占松江,窥青浦,中国军队为避免腹背受敌,这才不得不撤出上海。

  登陆金山卫日军早有主见

  据悉,日军从9月到10月间以左翼迂回、中间突破的战略,连连发动强大攻势,取得不少进展。然而,中国军队的抗击非常英勇和顽强,战况非常激烈,日军伤亡惨重,一时间仍未有彻底击败中国军队的可能。日本军部对上海派遣军的苦战极其忧虑。为了贯彻其速战速决战略,抢在九国公约国家11月间开会前解决上海战局,日本参谋本部于10月5日决定从华北和日本国内再次调动部队,增兵上海,把全国主战场从华北南移淞沪,次日上奏天皇批准。

探秘淞沪会战:日军为何选择金山卫作为登陆点?

  10月9日,决定从华北战场抽调第六师团、第五师团第九旅团,从国内调动第十八师团、第一四师团,编成第十军,由善于打迂回战的柳川平助中将任司令官。日本军部决定再次实行两翼迂回战略,以第十军在杭州湾北岸乍浦至金山卫一带登陆。这一决策的战略意图,在于以第十军从南面迂回上海,威胁中国军队的右侧背,与从长江南岸登陆、从北面迂回上海的日军相配合,迫使中国军队三面受敌,促使其整个防线迅速瓦解。

  金山卫的地理位置

  众所周知,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东端,东濒东海,北枕长江,南临杭州湾,三面倚水,便于进攻军队的登陆。从杭州湾的澉浦到长江浏河口,全部海岸和江岸线,大致分为八个地段,其登陆的条件是大有区别的。杭州湾的新仓到澉浦段,不适于登陆。海盐到乍浦段,可容一个师上下兵力上陆,但不便于向纵深发展。全公亭到柘林的金山卫地区,可容三个师左右的兵力登陆,且上陆后便于战役展开,向纵深推进。

探秘淞沪会战:日军为何选择金山卫作为登陆点?

  这里有三条公路、一条铁路通往上海和杭州,同时又有经太湖南面通往苏皖边境和南京的交通要道。奉贤的柘林以东以北到南汇老港,暗礁和浅滩较多,岸上又无通往内陆的良好道路,不适于联合兵团上陆作战。川沙的白龙江,可供登陆兵实行战术性登陆。白龙江到吴淞口,海岸水深,但沙滩很多,航道狭窄,不易于大兵团实行展开。吴淞口,在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深水阔港便于重兵上陆和展开。吴淞口到浏河口,有多处登陆点,便于上岸和展开。

探秘淞沪会战:日军为何选择金山卫作为登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