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臣子素来纠结,尽管日日尽心侍奉,但仍怕君主猜忌自己的忠心。于是不管有事没事,有无功过,每每到最后,臣子为求全身而退总是要以各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忠心。那么,你知道古代的臣子们是如何向君主表忠心的吗?臣子表忠心的方式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语言表示——最传统的表忠心方法
语言 表忠心是中国古代臣子们最常用的办法了。古代的很多臣子一旦涉及到站队问题及犯罪牵连问题,总是极力的划清与涉案之人的界限,并在皇帝面前哭诉,声称冤枉。古代的谏臣就非常善用这种方式,例如魏征。当然,要说对这种方法使用得最得心应手的当属唐朝的霍献可。
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有七个朝廷重臣犯了罪,按律当斩,但武则天决定饶他们一命,免去死罪,流放边疆。罪臣当中有个叫崔宣礼的,他有个外甥叫霍献可,也在朝中当差。那时候,朝廷有一人犯罪全族牵连的潜规则。这个霍献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他在朝堂之上对武则天说:“陛下如果不斩崔宣礼,我就死在陛下面前。”说完便试图撞柱,武赞赏了他这种忠心表现,没有追究他的罪责。这样的言语表忠之法确实颇有成效,而且比谏言表忠更是让君王容易接纳,想当初魏征向唐太宗死谏都差点被杀,而霍献可的表忠之言反而能让武则天乐于接纳。
行动表忠——语言表忠的升级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相信语言表忠的,再者,有些大罪仅仅靠语言表忠是不够的,还得有一定的实际行动。毕竟很多君主都生性多疑,没有那么好糊弄。因此,行动派的表忠方式便应运而生了。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做得不错的人物,比如唐朝的李晟。
唐德宗时有个叫李晟的将领,的确很忠君爱国,救国于将亡之时,以他的行动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中流砥柱。但中流砥柱是后来验证的,在被确认为中流砥柱之前,还是要先表态,才能保住安全,获得信任。
当时李晟的家人在沦陷区,生死未知,占领军朱泚为了拉拢人心,就派出李家亲近送家信给李晟,表示“大帅家里平安无事”。报个平安很正常,但在人民群众看来性质就不一样了,这可属于通敌行为。为了表明心迹,划清界限,李英勇地把这个亲近给杀了,并同时大义凛然地说:“你竟敢给逆贼做间谍!”这种用别人的命来证明自己的行为很令大家激动,纷纷表示相信李大帅果然是个爱国者。于是李大帅就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表忠工作。
文字表忠——臣子表忠的最高境界
文字表忠的适用条件比较有局限,它一般为朝廷重臣或权臣所用。因为他们和君主的关系密切,说的太明白就尴尬,做得太露骨就危险。君王一般都不会随意的处罚他们,但毕竟功高会震主,皇帝不说不代表对他们没有猜忌。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们一般都在文字上、著作上下功夫。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出师表》其实就是一封表忠信。
刘备临死前托孤给诸葛亮,将重权尽教于诸葛亮手中。虽没有证据说明诸葛亮有篡位之心,但臣子大权在握实在是让君主忌惮,聪明的诸葛亮也深知这一点。于是在北伐中原之前写了一篇《出师表》给后主刘禅,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