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的原因是什么

  曹操亲率大军南下却以失败收场,其战略构想是否有重大失误?

  曹操的战略构想基本上非常正确,而且高明。他趁着荆州刺史刘表病重时先率领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迫荆州,刘表忧惧而死,其子刘琮赶紧开城投降;再以轻骑日夜追杀客居荆州的刘备部众,可是或许是诸葛亮策划有方,刘备逃过一劫而且还保有一些实力。在诱惑孙权共伐刘备不成后,大军集结长江北岸作势要侵略江东,要不是诸葛亮三寸不烂之舌及东吴主战派占上风,孙权早就不战而降。

  这种以极悬殊的兵力压迫敌人使敌人完全丧失斗志,敌方的周边诸侯也恐惧不敢出兵支持,大军所到之处如摧枯拉朽、刀斩豆腐,敌人如被蛇盯住的青蛙,连挣扎也不敢的被吃掉。攻心为上攻城次之的高招在在证明曹操的确是对孙子兵法融会贯通。当然光是士兵多敌人不一定恐惧而降﹝官渡之战即是例子﹞,曹操优势的兵力包括了它出神入化的计谋、杀吕布,平定大半中国等恐怖的战绩使对方对胜利感到绝望,唯有投降或逃跑才能保命,这种凭着过去优异的战绩和大量的兵力使敌人恐惧不战而降也是日本战国怪杰织田信长常用的技俩。此人在生前统一日本三分之二的国土。

  曹操之所以战败,乃是由于短时间获得如此大的战果﹝不战而降荆州﹞,使骄傲之心冲昏了脑袋。刘璋的张松在荆州陷落后拜访曹操,想要一个好手位置当官,但是曹操因其貌丑故狂傲地将他逐出,其骄纵之心显现无遗;而赤壁之战时,曹操年54岁,诸葛亮27岁,周瑜34岁。后两者当时可说年轻而无显名﹝周瑜被任命为都督时,程普等孙吴老将很不服气﹞,曹操不可能将他们放在眼里。骄者必轻敌,因此在阴沟里翻船也就不足为奇。

  那么曹操既然占领荆州因此控制部分长江水域,可由此安全渡江,以优异的陆军从孙吴的西方陆地进攻,为何还要从孙吴控制的水域,以不是很熟悉的水战决胜负?

  1、孙权既已选择战争,如果从荆州控制的长江水域渡过长江,再以陆军从西边进攻,因为兵力悬殊,孙权军队必躲入城寨内作持久战,曹操必须面临攻城战,擅长的野战根本无从发挥,即使胜利也旷日持久,损失很大。攻城战为兵法的大忌,持久战对北方大军更是不利。江南气候尤其是夏天潮湿酷热,足以让北方大军战力全失。史书记载赤壁决战前﹝约10月时﹞,曹操的大军就有相当多数量的士兵水土不服或得瘟疫病倒。

  2、千里迢迢深入敌方,不但补给线大为延长,更容易被熟悉地形的孙吴军以打游击方式突袭或劫粮,又要防范飘浮不定的刘备军队﹝约2万人﹞偷袭。

  3、江南多湖泊河川,江南水军在以弓箭支持陆地作战、兵力粮食方面仍可大为,活跃湖泊河川的水战还是很难避免。

  4、曹操水军未必输给东吴水军。荆州降兵中水兵约7万,加上日夜训练北方士兵使熟悉水战,因此曹操水军至少可达20几万。曹操也大量赶工建造相当数量的大型战舰,相对东吴水军约只有3万,加上刘备水军总共不到5万,船舰规模又小。只要战略不犯错误,如果硬碰硬,曹操在水战绝对有7成以上胜算。我绝对不是以数量大小来衡量胜负,而是后代学者为了利于解释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结局,而过份夸大孙吴水军的实力。三国志有几处记载可左证,即使当时的孙吴将领也不认为自己的水军可以在水战享有优势:

  曹操精于兵法,没有把握岂会以卵击石。古代水战基本上是以弓箭互射,或以勾索拉近对方船只再施以肉搏战,顶多以船头的尖锐物撞击敌船,基本上和陆战差不多,而大型船舰在这方面往往占有很大优势﹝可配备更多弓弩手和长茅兵,良好的遮护使水兵不易被箭雨所伤,行驶稳定,船壳较厚﹞。三国演义第38回后半描述了一段精采的水战:刘表部将黄祖派二队艨艟战舰截住沔口,艨艟各设强弓硬弩千余张???东吴兵至,艨艟鼓响,弓弩齐发,兵不敢进,约退数里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