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蒙古和元朝,离不开两个人,一是成吉思汗,二是忽必烈。这两个有什么关系呢?问这种问题的都是一看就是没有了解过历史的小白白,当然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呀。爷爷成吉思汗也叫铁木真,忽必烈是托雷的儿子,托雷呢,是成吉思汗的四娃。所以呢,它们关系是爷孙关系。那这两个人有什么不同呢,都有哪些功绩?听我慢慢说。
元宪宗蒙哥在他即位的第八个年头(1258年)率兵攻宋,以幼弟阿里不哥留守哈喇和林,命皇弟忽必烈进攻鄂州(湖北武汉市武昌)。但到了第二年七月,便病死于钓鱼城(四川合川东)。他原以为蒙古兵剽悍,天下无敌,南宋很快便会献璧出降,然后便可返筛北归,基于这个考虑,他对后事未作任何安排。
天子既死,天下无主,有许多宗王想乘机攫取帝位,但最有竞争力的是蒙哥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他们弟兄之间手足情笃,从无矛盾,但是为了争夺帝位,却是刀光剑影,拼了个你死我活。
蒙哥逝世后,究竟谁能继位,一时还看不出端倪,阿里不哥留守哈喇和林,这里是蒙古帝国都城,是根本之地,因而占有天时地利。忽必烈手握重兵,将士听命,人马强悍,可在军事上与阿里不哥一决雄雌。这样,双方都在采取对策,争取把帝位弄到手里。
忽必烈得知蒙哥已死的消息,便在鄂州城下召集智囊团会议。谋士郝经认为,知晓进退存亡并能立于不败之地者才是圣人。国家自从太宗六年(1234年)灭金,兵连祸结,战争从未停止过,如今已快三十年了。现在国内空虚,宗王之中窥伺帝位者甚多,如有一人捷足先登,抢先发难,局势就很难说了。况且阿里不哥已命令脱里察赤据有燕都(北京),收缴图籍,号令诸道,事实上已在行使皇帝职权了。
大王你平日威望甚高,手中又有军队,看来形势对你有利,可是如果阿里不哥宣称受有遗诏,强行即位,你还能够安然北归吗?忽必烈倒抽了一口气,急切地问:“你看现在该如何办才好?”郝经说:“为今之计,与南宋的战争不应再打下去,速和他们议和,你轻骑回到燕都,阿里不哥就无法施其技了。
然后你派人接回先皇灵柩,收回天子玉玺,遣使在哈喇和林召集诸王办理丧事事宜,派人安抚诸路,命王子真金镇守燕京。这样,就可万无一失,稳坐天下了。”这一席话说得忽必烈心花怒放,于是连忙与南宋议和,率兵返回北方去了。
正如郝经所料,阿里不哥果然活动频繁,在他的怂恿下,大将阿蓝答儿、浑都海、脱火思、脱里赤等四出活动,要拥立阿里不哥为帝。阿蓝答儿在漠北发兵,脱里赤则在漠南地区征集军队,阿蓝答儿拿着阿里不哥的符节四处调兵,离开平仅百余里。
忽必烈的妻子敏锐地觉察到这其中大有文章,忙派人责问说:“发兵是国家大事,开平是太祖曾孙真金驻哗之地,你们在这附近征兵,为什么不察报他?”阿蓝答儿自知理亏,不敢回答。不久,她又听说脱里赤已到燕京,派人密报给忽必烈,让他昼夜兼程,赶回燕京,密切注意事态发展。
这年的闰十一月,忽必烈满身征尘抵达燕京,忽然见脱里赤正在民间征兵,百姓叫苦不迭。忽必烈问他征兵何用,脱里赤说这是宪宗蒙哥临终遗命,他只是奉命行事。忽必烈见他说话躲躲闪闪,吞吞吐吐,便知道包藏祸心,下令将军队解散,允许百姓回家,这一措施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忽必烈驻蹿燕京,因阿里不哥擅自调发人丁、征收赋税,便派人去责问他。当时阿蓝答儿已回哈喇和林,脱里赤仍在燕京,忽必烈让他派一名那可儿同使臣一起前往。脱里赤却暗中派一名那可儿去奏告阿里不哥说:“忽必烈似乎已经知道了你的图谋,现在最好由你派一个万夫长和急使们一起带着海东青去见忽必烈,以解除他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