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孙权、曹操和刘备三人谁更有帝王之相

  汉末三分魏蜀吴,多少朝代兴衰,人物沉浮,都付笑谈之中。 今天来说说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出身。 先说老大曹操,曹操此人出身说好不好,说坏不坏。和普通官僚比起来他算高贵的,但与袁家那种“四世三公”比起来他却差得远,他是太监养子后代,太监在士大夫眼里挺不受待见,这样的一个出身总的来说政治资本并不算雄厚。

三国中孙权、曹操和刘备三人谁更有帝王之相

  有人会说:曹嵩可是官至“太尉”呀!咳,他这个“太尉”是图有其名,桓灵以来卖官爵是朝廷允许的,曹嵩的这个太尉就是买来的,他与两汉以来的三军总司令太尉和大司马相比不是一个概念,那个年头“三公”泛滥,鱼目混杂,蔚然成风。 曹操基于这么一个出身,总不能说是太好,在官僚阶层也只能勉强算“小康”,当然,比普通老百姓强多了。

  这样的一个出身想在朝廷有所作为,自然更多的要靠个人努力,曹操这家伙小时侯据说挺不争气,《三国志》也说了:(曹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可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转了性了,开始研究《兵法》,钻研“权术”。 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出身,造就了曹操能一直是以一种积极乐观、豁达大度的胸怀面对成败,也正是如此,曹操的为官之道和后期御人之术更多的是崇尚“法制”和“强权”。

  如果说曹操还算高级的出身,那刘备就是的“没落贵族”,而实际上从刘备本身的角度讲,他连没落贵族都算不上,毕竟他没有经历过什么荣华富贵和高等教育,估计连读书都困难,他自己不是说了么:我不好读书。这个“不好”不知道是本性不好,还是从小因为读不起书就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总之他是和母亲相依为命,“贩履织席”为生就对了。 不知道是血统问题还是胎带的,出身贫寒的刘备偏偏心比天高,连当皇帝的心都有。

  要是放在和平年代,凭着刘备的家庭环境和背景,他想出人头地估计只有靠“从军”了,运气好了立点军功,封个“校尉”什么的(还不能是京畿卫戍的校尉,最多是外军的),运气不好就战死沙场,有没有人给收尸都成问题。 可是他赶上了动乱年代,于是象曹操、刘备、孙坚这类人的机会来了,天下动荡,那年头法制观念、社会意识、老百姓的觉悟可不是现在,谁的力量大谁就是王。

三国中孙权、曹操和刘备三人谁更有帝王之相

  其实要笔者说,历代开国皇帝没有一个是老实人,如果文化修养高点的还好点,否则其行径与”流氓“相去也不会远。当然,后来人家做了“至尊”了,那自然就要“冠冕堂皇,天命所归”云云。而“造反有理”话锋一转就变成“稳定第一”,号召大家都做老实人就对了。

  当然,有乱就有治,做老实人也没有不好,可要说自己就是“真命天子,天明在吾”,怎么看怎么这么好笑,刘邦说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曹操则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诸葛亮却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司马宣王笑了:你们别争了! 所以这个东西千万别当真,只不过是成王败寇,此一时彼一时罢了。 闲言少叙,书归正文。 刘备从这个角度看是幸运的。 刘备的出身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中有一种韧劲和柔劲,这种理念也跟随他一生,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曾用一句话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刘备的这个特点:不可与命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