劓殄是什么刑罚?商朝刑罚劓殄的简介【组图】

    你知道商朝的刑罚吗?你知道商朝最早的刑罚是什么吗?下面由小编一一为你叙述吧;
    商朝最早的刑罚叫劓殄(yì tiǎn),这种刑罚残忍至极;是商朝的一种死刑名称。劓,割鼻的刑罚。殄,灭绝。劓殄,即刑殄,将罪犯的家人全部杀绝,把犯罪者连同其子孙后代都斩尽杀绝,有如后世的族诛。


劓殄刑罚

【出处】
    《尚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凡犯有上列各罪者皆处以劓殄之刑。


劓殄刑罚

    【出处】
    《尚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凡犯有上列各罪者皆处以劓殄之刑。
    【背景】
商王盘庚在准备迁都时宣布,如果谁不听从命令,不遵纪守法,蓄意谋反,都要被灭族,一个不留。
    注意:不能与奴隶制五刑中的劓混淆。
 奴隶制五刑中的劓刑
 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始于夏朝,属五刑内肉刑的一种,被处劓刑的受刑人被割去鼻子。汉文帝时,将应受劓刑的罪改为笞刑。赢虔又因教导太子无方,而被秦商鞅处以此刑。在隋以后,刑典中即不再有劓这种刑罚。


奴隶制五刑中的劓刑

 劓刑在周代适用的范围甚广,史称周初“劓罪五百”,至穆王时增至千条。春秋战国时期,劓刑仍被沿用。《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楚“公子比为王……使观从从师于乾溪,而遂告之,且曰:‘先归复所,后者劓’。”秦孝公时,商鞅之法,“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史记·商君列传》)。劓刑在战国及秦也用作惩罚士兵的刑罚。《商君书·境内》载,凡攻城之战,兵士如“不能死之,千人环,赌谏黥劓于城下。”劓刑有时与其他刑罚结合使用,如《秦简·法律答问》载:“不盈五人,盗过六百六十钱,黥劓以为城旦。”汉初亦沿用劓刑,文帝除肉刑,“当劓者,笞三百”,始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时,劓刑尚间或使用。隋以后不见于刑典,唯金国早期对于犯重罪的赎刑者,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别于一般平民(《金史·刑法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