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是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葬于安邑附近(今山西省夏县西池下村里)。
夏启的身世之谜
启的母亲是涂山氏,据屈原在其《天问》中曾记载“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怀孕的涂山氏女生下了启”。
启,是华夏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只是没有他父亲有名。启的父亲就是那个接替鲧治水的大禹,而鲧是大禹的父亲,启的爷爷。启比伏羲强,至少他的父母有名有姓,只是他们还没结婚就一见钟情未婚先育有了他这个龙种。
夏启
但不为何大禹离开涂山时没带已经怀孕的涂山氏走,且一去不回了。涂山上现在还有望夫石呢。涂山氏不是一般女人,她挺着大肚子去找孩子爹。走到河南登封嵩山东峰时,生下了儿子——启。也许是难产,涂山氏生下孩子后死了。后人把嵩山东峰称为太室山。“室”妻也,“太”大也,就是大老婆山的意思。
夏启
跟着涂山氏去找大禹的还有她的妹妹,后来成了禹帝第二个老婆。她在距太室山几公里的地方住下,那里今天叫少室山,“启”很可能是跟着小姨长大的。“太室”是大老婆的意思,那“少室”呢?您明白了吧。少室山不出名,出名的是它山脚下的茂密丛林中有一座寺庙——少林寺,即少室山下树林里的寺院。
在大禹之前,华夏领导人的确立采用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禅让制,也就是所谓的“公天下”, 选举部落最有本领的人作为领袖。如: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到了公元前2198年,大禹东巡到浙江,在绍兴茅山与诸侯欢聚后突然死了。按理领袖的位子应该禅让给治水有功的伯益。然而,大禹已经长大的儿子“启”,在大臣的帮助下抢先上位。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禹传位于伯益是真心还是假意?试想,如果没有禹有意识的培养儿子,启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讳,臣工们也不会支持他。有人说是“启”开创了华夏太子党之乱先河……但亚圣孟子后来为启的夺位辩护说:天子乃“天与之”。
夏启
启上位后,立刻追杀伯益。又平定了扈氏部落等反对者,政权得到初步巩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由此诞生了。“公天下结束,家天下开始”,出现了著名成语——“废公立私”。
启在位29年,他严于律已,过着粗茶淡饭的俭朴生活。还尊老爱幼,任用贤能。但他绝不肯把天子位让给外人。谁也没预料到,由他开辟确立的王位世袭制(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直到4000多年后清朝灭亡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