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谋反的故事
胡惟庸地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的,关于他是否谋反虽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不过胡惟庸谋反的过程也是有记载的。过程还很详细。
胡惟庸像
在洪武十三年正月的时候,当时的丞相胡惟庸和朱元璋说他家里面的旧宅子的井里涌出了醴泉,所以就想着去请明太祖朱元璋来看这一个观赏。有醴泉涌出来这是大明的好兆头,所以朱元璋想都没想就很开心的去胡惟庸的旧宅子。当朱元璋刚刚走到西华门的时侯,有一个名字叫做云奇的太监没有预兆地冲到皇帝的车马前面,突然拉住马车的缰绳,但是却急得一点话都说不出来。朱元璋的护卫们马上把他抓住,一起乱棍打到他的身上,差一点点就把他打死了,可是他还是指着胡惟庸的家的方向。这时候,朱元璋才感到事情有点不对劲,就不去胡惟庸家里转而回到皇宫,走上城门,看到了胡惟庸的家里藏着很多士兵。朱元璋就马上下令把胡惟庸逮捕,立即处死。不过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在四天之前,朱元璋就已经知道胡惟庸谋反的事情。这可以看出,太监云奇的告变应该不是真实的。
不过在一部名字是未解之谜历史版的书里写了胡惟庸是与朱元璋的一个妃子互通被朱元璋发现了,为了求自保就只好造反了,但是这一段究竟是不是真的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无论事情的真实性是怎么样的,胡惟庸在历史上还是要背上谋反的罪名。
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简介
胡惟庸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个担任中书省丞相的人。我们并不能知道胡惟庸的生辰,只知道他是死于1380年。胡惟庸是汉族人,出生于当时的濠州定远,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和当时明朝的另一位大臣李善长是同乡。曾经一度权倾朝野,不过最后因为被怀疑发动叛乱,爆发出了胡惟庸案,最后被朱元璋处死。
胡惟庸像
胡惟庸这个人在早年时间就跟随着朱元璋,和朱元璋一起打江山。胡惟庸担任过许多的职位,例如元帅府的奏差、宁国的主簿、知县、吉安的通判、湖广的佥事这些小官,也担任过太常的少卿、太常卿这些比较大的官位。在洪武三年的时候,胡惟庸就官拜中书省的参知政事。在洪武六年的七月份,凭借着李善长的推荐,胡惟庸就坐到了右丞相的位置上,在大约十年之后就升官升到了左丞相,这是一个在百官之首的地位。
不过跟随着他手中的权势地不断增大,胡惟庸就一天接着一天的更加骄横跋扈,甚至有时会擅自地决定其他官员的生杀和升降。胡惟庸还有一件做的很过分的事就是“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这样就是在欺君犯上的大事啊。这是在权方面的不对。
还有就是权和钱的交易,那些想要升官和犯了事的官员就去贿赂胡惟庸。所以胡惟庸就这样收了无数的贿赂,加重的金银珠宝数不胜数。
胡惟庸是怎么读的
胡惟庸的名字笔画很多,显得很复杂,不过大多数人是可以读出胡惟庸的名字的正确发音的,因为这三个字没有多音字也没有生僻字。复杂是复杂了一点,可还是认得出来的。不过还是可能会有人不认得。这里就说一下吧,胡惟庸的名字读音是:hu wei yong。
胡惟庸像
胡(Hu)是第二声,惟(Wei)是第三声,庸(yong)是第一声。这就是胡惟庸名字的读音了。胡惟庸名字的读音是很有韵律的,不是呆板的都是同一个声调这样子。这就使得当念起胡惟庸的可以有起起伏伏的感觉。
还有一点就是胡惟庸的三个字的拼音的韵母都没有是一样的,这样在读出胡惟庸这个名字的时候就会比较响亮,如果有韵母一样的名字,读出来就比较没有气势。而且这样读出来也是会比较绕口。所以说在读音上胡惟庸是很和谐的。所以说,古人在名字上真是很费心思啊。在读音上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