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悲剧性格之二——独断专行,不善纳谏。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一战成名,立下赫赫战功,被称为西楚霸王。但是这位天下霸主的周围却没有几个像样的谋士,只有一个亚父范增,即便如此项羽也不过是表面上尊重范增,实际上嫌他谨慎过度,胸无大略,但这恰恰说的是项羽自己。在著名的鸿门宴中,范增几次对项羽使眼色要杀掉刘邦这个最大的敌人,但是项羽都无视,气的范增大骂项羽。在平时的作战中,项羽往往独断专横,从来不开军事会议,往往只按他个人的意志办事,连将士们的忠言也听不进去。
项羽的悲剧性格之三——重视面子,缺乏远见。项羽最后在乌江自刎,原因是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也太在乎面子了,其实那时候,项羽的威望还在,如果渡江再重新召集部队,东山再起,未必不能成功,但是项羽却目光狭隘,最终成为悲剧英雄。
项羽为何杀殷通
项羽为何杀殷通?这是史学家一直在争论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以说是权力之争,不甘为人下,项梁与项羽为了得到殷通手中的兵力所以一起密谋杀死了殷通。
项羽剧照
项羽为何杀殷通呢?也有人说是因为殷通找错了人找到了有野心的项梁合作。当时秦朝的气数已尽,各地出现许多起义军,如果会稽有起义军出现,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就是杀死郡守。身为会稽郡郡守的殷通自然不想坐以待毙,因此殷通决定先行起义反秦,桓楚和项羽都是当地非常有名气的人,是殷通可以合作的人,但是没有人知道桓楚这个人的行踪,所以殷通只能找项梁合作,于是他找项梁商议起兵反秦的事情,而项梁想要杀死殷通来获取他的权利。殷通找到项梁商讨时,野心勃勃的项梁告诉殷通说只有项羽知道桓楚在哪,项梁也利用这个机会见到了项羽,并且告诉了项羽谋杀殷通的计划,这就是项羽为何杀殷通的原因。
项羽在得知项梁的计划后也同意了,就在外面持剑等候,项梁回去后告诉殷通可以把项羽叫进来,让项羽找到桓楚。项羽进入议事厅后,看到项梁使眼色遂拔剑杀死了殷通。项羽本是可以配合殷通一起反秦的,但是那样项羽只能是殷通的手下,一代霸王或许都只能是一个配角,所以项羽也听从了项梁的建议,杀死了殷通,和项梁成为了起义兵的头领。项梁死后,项羽也名正言顺地成为了楚霸王。
历史评论家易中天评项羽评的如何
从百家讲坛走出来的著名学者易中天可谓对项羽这个历史人物情有独钟,虽然项羽是刘邦的手下败将,自刎乌江而死,但是易中天评项羽认为,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相反易中天还认为项羽是真英雄,而刘邦不过是运气好的地痞无赖而已。
项羽
易中天这样认为还是更多从个人主观想法出发,其实这也是无可厚非,历史本来就是由人来书写的,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自然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就不同。而从易中天评项羽中来看,明显是偏向项羽贬低刘邦的,虽然项羽明明是自刎乌江,而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
易中天评项羽更多的表达了他的阶级偏见,他认为项羽出身名门,家风深厚,而且仪表堂堂,力大无比,又有很多人拥戴,比如很快就招募了三千江东子弟,更重要的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一战成名,大败秦军主力,成为推翻秦末暴政的中坚人物,当然是响当当的大英雄。而反观刘邦,根本就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如果没有张良、萧何、樊哙等一帮人的辅佐,刘邦根本就成不了气候。因为易中天认为刘邦不过是一个乡间亭长的儿子,没有文化,没有背景,说白了就是乡间无赖,但是却善于笼络人心,做表面工作,这是易中天所不齿的。而项羽虽然脾气暴躁,但是表里如一,没有那么多心眼,所以易中天一直是推崇项羽,贬低刘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