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论孝指的什么(2)

第二次,孟子再见梁惠王的时候,梁惠王在池塘旁玩,他指着那些鸿雁麋鹿问:你们这样的圣人对此也会感到开心吗?

孟子说:这是贤人才能感到的快乐,不贤的人哪怕拥有奇珍异兽,也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比如说吧,《诗经》上说,文王要建筑灵台,老百姓都踊跃来帮他建造,没多久就造好了,当文王去巡游的时候,看到这些由老百姓心甘情愿为他建造起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又如《汤誓》上老百姓指着太阳骂夏桀王说,你这个太阳怎么还不灭亡,我宁愿跟你同归于尽。像他这样的人,就算拥有得再多,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第三次,梁惠王说,我对国家也算尽心尽力了,哪里有灾荒,我都去赈济,为什么我国的人口还是没有增长趋势

孟子说:我来举个例子吧,打仗的时候,有的士兵逃了一百步,有的逃了五十步。那逃了五十步的人可以嘲笑逃了一百步的人吗?

梁惠王说:这肯定不可以。他们都是逃跑行为啊。

孟子说:既然你明白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你国家的人口比别的国家多了。想要国家的人口比别的国家多,首先你得保证让你的老百姓都有饭吃,有衣服穿。现在你的国家,猪狗都吃着人吃的东西,路上却有饿死的人,你却不设法改变这种现状。百姓死了,你就说这不是你的责任,是年庚不好。就好比你拿刀杀人,把人杀了,你说这不是你的责任,是刀的责任。如果你不怪罪年庚不好,在国内施行仁政,百姓自然都会投奔到你的国家里来了。

第四次,应该是紧接着第三次的谈话。梁惠王问:那我要怎么做呢?

孟子说:用木棒杀人和用到杀人有区别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

孟子又问:那用刀杀人和用严苛的政治杀人,有区别吗?

梁惠王还是回答没有

孟子说,这就对了。你的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但是路上却有老百姓饿死的尸体,这就好像你带着野兽来吃人啊。你这样,怎么能算是一个好的国君呢?孔子说,用人偶陪葬的人,都会断子绝孙。这样尚且不可,何况像你这样置老百姓于死地的人呢?

第五次,梁惠王说,我们本来很强大,没有国家可以打败我们。可是为什么到了我的手里,到处打败仗呢?

孟子说,如果大王你施行仁政,那么百里的小国都可以取得天下。你只要让人民安居乐业,不要让他们居无定所,古语说,仁者无敌,请你不要怀疑这句话的道理就行了。

孟子对孔子的评价是什么

孟子与孔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算得上是老乡,而且孔子身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孔子再传弟子子思的学生,那么孔子就是孟子的祖师爷了。这样特殊的渊源下,孟子自然对孔子是十分敬仰的,他曾经评价孔子是古今集大成者,是真正的大圣人,是古今先贤的楷模,对孔子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孔子

孔子

孟子把孔子看做是自己心目中的圣人的代表,是非常完美的古代先贤,孟子认为所有的圣贤都比不上孔子,孔子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对孔子推崇备至。他曾经非常遗憾自己晚出生了几十年,无法亲自当面向孔子讨教学问,无法亲身领会孔子的智慧。于是孟子就效仿孔子周游历国,当然了他的声望比不上孔子,所以无法带着众多的弟子一起,但是他不辞辛苦,常常形单影只与各国的国君和大臣们辩论,极力推销儒家的学说思想,虽然最后跟孔子一样以失败告终,自己也闷闷不乐,郁郁而终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不过孟子的辛苦没有白费,他好学不倦,勤于思考,不仅继承了孔子的理论,而且通过自己的学习扩展和发扬了儒家的思想,使得儒家学说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提高了儒家思想的境界,将儒家学说带到了一个新高度,受到后人的尊敬。后世常以“孔孟”将他与孔子相提并论,而且被尊称为“亚圣”,仅次于孔子,在儒家学派里威望很高,他的著作《孟子》也是儒家经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