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在哪儿(2)

公元960正月初四,赵匡胤带领着大军返回了京城,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京城,逼迫恭帝退位,自己继承了皇位,并改国号为宋。这一年是公元960年,这便是陈桥兵变的详细信息了。

陈桥兵变的皇帝介绍

公元960年,在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此次兵变之后赵匡胤逼着当时的后周恭帝退位,自己成为了皇帝,改国号为宋。赵匡胤自己也开创了古代不流血改朝换代的先例。但是鲜有人知道陈桥兵变的皇帝是周恭帝。

后周恭帝像

后周恭帝像

赵匡胤从年轻时一直跟着周世宗柴荣一起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周世宗柴荣也是对赵匡胤倍加信任。赵匡胤也因为自己的战功与地位的提升,在军队之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后来赵匡胤又用计让周世宗柴荣除掉了先前的殿前都点检,自己从而升为了殿前都点检。后周显德六年,年仅7岁的恭帝继位。朝中权力掌握在符太后及宰相范质手中,这时朝廷里已有人察觉赵匡胤可能夺权,建议除掉他,但是后周恭帝仍然让赵匡胤掌管禁军。

在960年的初一,朝廷得到奏报,辽军压境。此时由于后周恭帝年幼,根本就无法处理这件事,符太后也是手足无措,只好问计于宰相范质。范质在并没有审查的情况下,匆忙让赵匡胤带兵。此时的后周恭帝赐予了赵匡胤可以调动全国的兵力的权力。

但是,赵匡胤却在陈桥驿那里接受属下的拥戴,准备夺权。并于公元960年一月四号率兵返回了京城并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京城。陈桥兵变的皇帝后周恭帝还没做一年的皇帝,就在赵匡胤的胁迫下进行了禅位,自己则被赵匡胤封为了郑王,这便是关于陈桥兵变的皇帝的相关介绍了。

陈桥兵变的历史意义介绍

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兵变,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兵变,陈桥兵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员的伤亡和战乱的影响。隋唐之后,中国版图再次混乱不堪,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混乱的纷争中不管哪次兵变都是伴随着流血和牺牲,而陈桥兵变却是通过近乎和平的方式让皇帝选择了禅位,成就了兵不血刃进行王朝更迭的奇迹;因此陈桥兵变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同一般的。

赵匡胤画像

赵匡胤画像

陈桥兵变的历史意义在于改变了政权的争夺方式,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争夺过程中,轻则掳掠,重则屠城,而这种通过多方政治手段,如此平和的兵变实属罕见。除了争夺方式的变化,陈桥兵变的历史意义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陈桥兵变反映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够强硬,导致节度使等军阀割据,不听中央号令。所以在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上演了一幕杯酒释兵权,将地方军权收回中央,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通过陈桥兵变之后,宋朝开始了重文轻武的政策,此后宋朝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宋词成为唐诗之后的有一个文化巅峰,促进了文化向市民阶层转移。

陈桥兵变的历史意义不仅仅是促成了宋朝的建立,完成了北宋对中国的统一这么简单。更主要的是这次和平完成权力交接的形式,对后世的政治影响格外深刻。

陈桥兵变主谋是谁

陈桥兵变主谋究竟是谁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疑团,有人说是赵普,因为赵普是赵匡胤当时的谋士,但更大的可能是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谋士赵普共同商议的结果,这其中甚至还会包括石守信等大将。

赵匡胤像

赵匡胤像

在宋朝历史记载中,都将陈桥兵变写成一个突发事件,搞得宋太祖赵匡胤完全不知情的样子,但是几处历史疑点虽不能说出陈桥兵变主谋究竟是谁,可全部表明赵匡胤最起码是知情的。首先辽兵南下的消息是真是假一直难有定论,因为这个消息赵匡胤以兵少为由拒绝出征,符太后被迫授予赵匡胤最高军权,在赵匡胤发动兵变坐上皇帝宝座后,辽兵自行退去了。其次,赵匡胤刚出城就在军中和城中出现点检为天子的谣言,而这个计量正是赵匡胤以前用来逼走前一任点检的方法。第三兵变成功后军中大部分人表示支持,只有少数人反抗,最后皆被镇压或杀死。如果这是突发事情的话,各地造反,自立为王的局面会接连不断,而陈桥兵变后国家出奇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