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对于司马光,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好人还是坏人来横加论断。对于他学问、人品、德行的评价,不能纯粹以我们后人的眼光,既要考虑人物的时代,也要考虑文化的背景。
司马光砸缸
1、司马光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时任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的司马光,得知好友范镇因弹劾王安石而被罢官后,愤然上书为范镇鸣不平,未获批准后,再数次上书,请求退休,随后退居洛阳,时间长达十余年。在此期间,司马光主编了四百万字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成为了一代杰出的思想家和史学家。
2、司马光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小时候逢年过节,长辈给司马光穿上华丽的衣服,他常常害羞到脸红,坚持脱下不穿。中进士的时候,宋仁宗安排了“闻喜宴”,并赐戴宫花,他认为太奢侈,独不戴花。步入仕途后,司马光历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官至宰相。宋仁宗每年用于赠送、赏赐的东西,折合百余万两之巨,作为谏官的司马光三次上书,建议准许大臣用赏赐所得,捐献于营建山陵。宋仁宗没有同意他的建议,继续大把花钱施恩,司马光便把皇帝赏赐给自己的金银珠宝,拿出来作为谏院的办公费用,或接济亲友,不给自己留下一丝一毫。
3、司马光是一个用情专一的人。司马光生性恬淡,不好声色,恪守:“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不纳妾、不蓄妓,一生只娶一个妻子。他与张氏结发三十余年,始终相敬如宾。因为没有生育,张氏甚急,背地给他买了一妾,他敬谢不敏。为续后,他收养了族人之子司马康作为养子。
4、司马光是一个政治上非常固执的人。司马光与王安石本是惺惺相惜的知交,但经过“熙宁变法”,两人反目成仇。他俩曾在宋神宗面前有过一次激烈的争辩,王安石认为,国家财政困难,入不敷出,是因为缺乏理财之道和善于理财之人。司马光则认为,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国家的职责就是更加科学合理地分好社会财富这块“蛋糕”。他责备王安石所谓理财,不过是苛敛民财、与民争利罢了。他们的矛盾焦点在于一个“利”字。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坚定支持下,强行推动变法,司马光不认同,遂离朝而去。
王安石画像
后来,宋神宗去世后,年仅10岁的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由祖母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太皇太后倾向于司马光的治国方略,委以宰相,于是,司马光将王安石变法时期被贬的官员召回,将目前在要位的变法者贬官远逐。
从以上来看,司马光应该不是一个坏人,他的理想目标,也是为了大宋王朝的振兴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与王安石的争执不是利益上的争执,分歧也不是目标上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