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诸葛亮的六次北伐,首先的原因是蜀国自身内部发生了矛盾,如果不北伐,来使蜀国团结一致,那么其中的矛盾就足以使蜀国灭亡。而且可以从另外方面想,魏国就根本没有主动攻打过蜀国,而是拼命地攻打吴国,放任蜀国的小打小闹。诸葛亮北伐,选择的线路就是翻越秦岭,我们都知道秦岭的险,这就意味着粮食的难运输,而打战必须要有粮食。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诸葛亮北伐是解决内部矛盾,导致最后伐也不是,不伐也不是,才会有七出岐山的故事。
项羽和韩信谁比较厉害
针对历史上的古人,我们都喜欢把彼此两个相近的人物进行比较,看看谁是强谁弱,在楚汉争霸时期,我们常常把楚霸王和韩信放在一起比较,从各个方面比较,谁更厉害。
用兵如神的韩信
从武力上看,肯定是项羽占优势,谁都知道有人称他有力能扛鼎之势,力气极其之大,并且他的武功也很高,韩信完全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从谋略上看,韩信肯定远远高于项羽,他在拜将前跟刘邦所说的都才只是一个战略规划,在东进的战争中,不断听取别人的意见,跟自己的能力相结合,从而为汉平定打下立下赫赫功劳。反观我们的楚霸王,他虽然东征西战,杀戮无数,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方针,他傻到听信刘邦的话,认为刘邦只图关中,而去攻打田荣,不能分辨出这是谎言,可见他的战略眼观实在是差,,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
他俩在战场上的战功都是巨大的,首先想到的就是项羽的破釜沉舟,他为了激发士兵的士气,断了后路,激发楚军对秦军的仇恨,使楚军明白没有后路可退,只能英勇作战,不断地向前进攻。对项羽来说,最好的防守那就是进攻。韩信最出名的背水一战,他明白汉军的士兵都只是新兵,作战能力比较弱,只能激发从心理上激发他们的士气才是明智之举,让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去拼命作战,无疑背水才是明智之举。
从整个楚汉战争来看,项羽看似一般风顺,能够取得一连串的胜利,但是本质上对整个战局的胜利并没有太大作用。而韩信一步步的通过小战争,改变整个战争局势,最终才使刘邦取得胜利。
因此,从各个方面来说,韩信的综合实力肯定胜于项羽的,打仗不是看个人实力。
信数与萧何语是什么意思
韩信数与萧何语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其实原文应该是信数与萧何语。这句话的意思是韩信曾多次和萧何聊天。其实这句话所在的段落简洁明了地介绍了韩信最初投奔刘邦时的状况,也为后文刘邦重用韩信垫下了基础。
韩信剧照
韩信数与萧何语所在的这段话具体说的是,韩信曾经多次与萧何聊天,这两人的交谈内容无外乎天文地理战事政治。也是在多次交谈中,萧何十分敬佩韩信。当时的刘邦已经被项羽封为汉王,但是被项羽压制地十分凄惨,手下的将士们都纷纷往家乡逃窜。
而此时的韩信已经在刘邦手下呆了一段时间了。他自己料想过以萧何对自己的敬佩可能已经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但是刘邦却一直没有重用自己,所以他认为刘邦是不会重用自己了。无奈之下,他不愿荒废自己的本领,就决定逃跑。
在他逃跑后,萧何第一时间听说了。他不愿刘邦失去这样一个人才,就来不及向刘邦报告直接去追韩信。这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在萧何的再三劝说下,韩信跟他回来了。而此时的刘邦误会萧何也逃跑了,就问萧何为什么逃跑。萧何解释说自己不是逃跑,而是为追韩信这个人,他还像刘邦极力推荐萧何,认为萧何是一个无双的国士。
刘邦在萧何的推荐下,就开始起用韩信,并且在韩信的帮助下迅速平定七国,登基称帝。
后人认为韩信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