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草书行文风格极具特色
黄庭坚草书的行文风格很具有特色,黄庭坚在草书的创作中也是十分的讲究着节奏韵律,黄庭坚原本是在北宋时期的名人书法家周越的身边研习书法的,所以黄庭坚的书法作品中也能够看出黄庭坚十分地注重笔法腕法。
黄庭坚草书图片
黄庭坚书法作品红的绫条也是沉着老辣的,有着十分鲜明的振荡感、立体感;黄庭坚在结字和章法上面也有很高的造诣,黄庭坚的草书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便是苍老跌宕。
黄庭坚草书行文主要还是学习了当时的名人周越,周越是北宋时期的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从黄庭坚自叙中也可以看出来黄庭坚学习草书的个人经历。黄庭坚学习草书长达三十余年,起初都是学习周越的,但是跟随着周越学习了二十多年之后,黄庭坚发现自己只能够学到周越的书法,却始终形成不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后来黄庭坚又与苏东坡互相取长补短,之后便是黄庭坚学习草书的巅峰时期了,便是学习张长史张旭、高僧怀以及高闲的笔墨真迹,终于发现了草书中的奥妙之处,最终也成就了黄庭坚在草书中的成就。
总体而言,黄庭坚的草书是如同龙飞凤舞一般的飘逸洒脱的,超逸绝尘的,一直以来都是线条千姿百态,变化莫测,只让人看的眼花缭乱的。虽然黄庭坚的草书中的笔迹和黄庭坚的师傅们有一许的相近,但是黄庭坚擅长用笔,因而在草书中也有占据着独特的一席之位。
鹧鸪天黄庭坚想表达什么
黄庭坚,出生于公元一零四五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黄庭坚从幼年起便已能识文万卷,他的诗作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公元一零六七年,黄庭坚开始了自己的官途生涯,然而,黄庭坚却曾经历过被贬官职的坎坷。
黄庭坚《鹧鸪天》
《鹧鸪天》是黄庭坚的词之一,黄庭坚与苏轼是知己,因苏轼在官场中受到责难,一向与苏轼同为好友的黄庭坚不能幸免于其中,成为了众人的攻击对象,黄庭坚更因此被贬出京城,我们不难想到此刻的黄庭坚对朝廷的黑暗与人生的困惑,因而在与朋友相聚的时候写下了《鹧鸪天》,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在这样的一样背景下完成的。
词中描写了庭坚与朋友相约在了菊花盛开的日子,两人将杯中倒满酒,在酒醉的时候才能如此的放纵自己。庭坚还在词中写到,即使头发全部花白了也要有与菊花一样的性格,即能在风霜中坚持盛开的性格。这首词明里是向人诉说着自己与好友一同观菊饮酒的情景,然而却隐藏了庭坚想要离这俗世而去以及具有菊花不怕风霜的特点,向后人展现了其正直、不畏强权的特点,而他的字鲁直,也正好说明了其正直的特点。
后来黄庭坚在其六十岁之时离开了人世,死在了他乡。然而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却从没有减弱过半毫,他一直是《鹧鸪天》中的黄庭坚,是不畏外力、正直、坚持自己的黄庭坚。
黄庭坚楷书别具一格
一提到黄庭坚,很多人都会赞叹不已。他给后世人的印象是一个书法天才,他不仅擅长行书,草书,连楷书都是很出色的,真的是不愧为真正的书法大家。
黄庭坚楷书图片
虽然他的草书被他大家认为是最出色的,但黄庭坚的楷书给人的的感觉是刚劲有力,对线条之间的勾勒所富有的创造性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之前对他的了解只限于草书,手法飘逸。现在了解了他的楷书后,又有了新的认识。他的字体不要求古板,僵硬,在写字的过程中他会追求一种神似却又缥缈的感觉,使整片文字活跃起来,而且他的字体结构新颖,字型框架是呈现宽扁型的,特有的一个写字习惯是向右上翘。黄庭坚对待书法及其认真,每一个笔画往左勾,往右勾,他都会经过认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