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贵州黔东南马家寨发现陈圆圆墓地,在此对吴家秘传人进行访问得知,陈圆圆墓地旁不远处就是吴三桂的墓地。根据李治亭、王政尧、徐凯等五位专家对墓碑文的考察,碑文内容影射墓主人就是吴三桂无疑,且此碑利于康熙去世半年之后,以求躲避风头。
至于吴三桂墓地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据吴家秘传人讲述:在清军破城之前陈圆圆已带领吴家子孙秘密离开,来到岑巩县马家寨,并在生活避世,为了不让外人发现这里,只有秘传人以口述方式流传,至今已是10代。通过专家考核,秘传人所讲大部分皆为史实,部分无法考证。但碑文中透出吴三桂死期年号等信息皆是吻合,所以吴三桂墓地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吴三桂评价是什么
吴三桂是明清交替时期的关键人物,他是明朝重要的守关大将,又是满清入关的灵魂人物,如此摇摆不定之人,历史对其的人物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吴三桂评价
你可以认为他是个不忠不义之人,李自成发动农民起义之时,崇祯帝将所有的赌注压在吴三桂身上,封其为平西王,快马加鞭召其速速班师回京,守护京师,而他未能及时赶到,眼睁睁地看着一代王朝覆灭;你也可以说他不为虚名负累,抛弃民族英雄的赞誉,拒绝其手下十万将士成为明朝崇祯帝的殉葬品,此番决定亦对得起十万将士,据守云南,过了几年太平日子。
是否死守明朝残败的基业,属于见仁见智,历史并不能抓住你不选择以身殉国为把柄而将历史罪人的骂名扣在你的身上。事实上,真正令世人诟病的是,吴三桂一怒为红颜,将异族放入关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如此莽撞的行为确实不像是英雄豪杰所为,但话又说会回来,没有吴三桂倒戈清军,中原之地落入李自成手里就会出现一片繁盛景象吗?这无疑是自欺欺人,大军顺的分崩离析,其结局可想而知,中国近代的农民起义并非历史的进步,而是封建王朝的重蹈覆辙。与此同时,满清族对中原虎视眈眈,没有吴三桂的协助,进军中原也是早几年晚几年的事,而之后的几百年大清王朝,也切实出现康熙乾隆这般的康乾盛世。
因此吴三桂并非历史的罪人,他只是错过了成为名族英雄的机会。
吴三桂故居在哪里
吴三桂祖籍在江南高邮,因其父任职辽东总兵,故自幼在辽东一带生长,因边关常年战乱,军队在何处扎营,其家就在何处,故吴三桂的童年并未有过安生立命之所,常年漂泊在外。
吴三桂故居
吴三桂真正有安定的住所,只能从受清廷封爵,镇守云南算起。当时吴三桂接受清廷的封爵,并在他的藩地内大兴土木,填湖建房、扩建花园,重新修建鸣凤山金殿,将北京城那座金光闪闪的“金殿”原模原样的照搬过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这座供吴三桂、陈圆圆游玩欣赏的行宫,经历百年风雨,修葺一新后,又以令世人惊叹的样貌成为了现今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
金殿名胜区坐落于昆明市东郊的一座鸣凤山上,供占地1773亩,因此大多建筑都由铜制品构成而闻名。这座经历百年的私人豪宅,成为了明清时期建筑业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的相互融合的杰作。庭院内古木苍松、沟壑深幽,整个庭院的布局构图都大有深意,其中“金殿朝晖”、“鸣凤山茶”更是昆明十景中最具代表的景色。另外天门古道、鸣凤晨钟、太和遗迹、栗花风荷等更是巧夺天工、趣意盎然。
徜徉其中,由山脚舍车步行,经过迎仙桥,遇见鸣凤胜景坊,接下来迎接你的就是“第一天门”、“第二天门”、“第三天门”,这有序排列的三道天门象征着道家文化的最高境界。穿过天门,眼前的景象焕然一新,古朴雄壮的太和宫大门矗立眼前,拾级而上,巍然耸立的砖城别有皇家宫城的风貌,太和宫身为中心建筑就是金殿,也是整个吴三桂行宫最耗心血的点睛之笔,金殿顾名思义,大都由金属铜建造而成,小到门窗、供桌、佛龛、神像,大到房梁、屋顶、帷幔都是由铜筑成,整体建筑富丽堂皇,给人一种威严庄重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