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和冯友兰的关系(2)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还体现在他的乡村教育实践上,早在1931年,梁漱溟便在山东邹平建立中国乡村建设研究院,专门研究乡村教育,培养乡村教育人才,开始探索乡村教育实践之路。两年后有开办乡农学校。

在乡农学校里,梁漱溟充分实践了他的教育思想,一方面教授学生公共课程,比如唱歌、识字,讲普通话等,都是农民用得着愿意接受的普通课程,另一方面就是教授农民社会实践能力,比如种植棉花的技术,编织麻袋的技术等,教会农民学以致用,所以农民的接受程度就很高。总之乡农教育就是完全符合乡村建设的实际需要。梁漱溟的教育思想其实很具有前瞻性和实践作用的。

为何说梁漱溟先生前世是和尚

梁漱溟先生前世是和尚,这句话还是梁漱溟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以九十五岁高龄的老人的身份说的,当时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说梁漱溟从来不说假话,他这样说是有他的道理的。

梁漱溟

梁漱溟

梁漱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其实他还是一位佛学大家,对佛学有高深的研究,虽然梁漱溟一生从不拜佛也不参禅,更不参加佛教活动,但是其实他是一位虔诚的禅宗弟子,他的信仰全在他心里,他比那些整天吃斋念佛的人更加虔诚。

佛教是讲究生命轮回,因果报应的,佛教中有一个名词“业力”,也就是说人生的命运全在于自己的业力有多深,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人生的掌握有多深。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梁漱溟认为自己的前世是和尚,但是又没说是哪个庙里的和尚,就是因为他自己觉得自己的业力还不深,没办法全部知道自己的前世和来世,所以要更加刻苦钻研学问。

梁漱溟先生前世是和尚,正是因为他觉得人生的确是由命运支配的,有时候人不得不屈服于命运,所以顺从天命,保持豁达的胸襟也是一种智慧的态度,但是人定胜天,人又不是完全受命运支配的,一个人的命运说到底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人生可以有大作为,这是梁漱溟近一个世纪漫长的生命经验。

所以当时梁漱溟先生说自己的前世是和尚,在场的人没有一个当这句话是笑话,都是深深赞同的。

梁漱溟故居介绍

梁漱溟故居不止一处,因为他一生游历很广,住过的地方当然不少,不过要说最重要的梁漱溟故居就要数北京的安福胡同和小铜井胡同一号这两处了。

梁漱溟故居

梁漱溟故居

像大多数命人故居一样,梁漱溟故居现在也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梁漱溟出生在安福胡同,但是现在这里是隐藏在紫禁城西面的一大片胡同,根本找不到梁漱溟具体是出生在那一间,而且这里已经很破败了,这里的居民也早已不知梁漱溟为何人了,真的令人遗憾。

相比之下,梁漱溟的另一处故居小铜井胡同1号到是确切可寻的,而且记载很清楚。这所宅院是梁漱溟的父亲在1914年花了一百大洋买的,当时他的父亲不过是个普通的官员,俸禄不多,所以只能买下这所不大的院子,这里离玉渊潭不远。后来梁漱溟的父亲在玉渊潭投湖自尽,这给了梁漱溟很大打击,从此也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但是梁漱溟并没有搬离这个伤心之地,而是继续住在这个简陋破败的院子里,直到解放后梁漱溟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将自己的住所捐献出来作为总政歌舞团存放杂物的地方,才搬到别的地方,算起来梁氏父子竟然在这里住了半个多世纪,这里也成为梁漱溟最主要的故居,现在依然被总政个舞台占用,早已没有了当年院子的影子。

梁漱溟故居也与他本人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是梁漱溟的贡献却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梁漱溟哲学系误人子弟的说法怎么来的

梁漱溟哲学系实在是误人子弟,这句话不是别人说的,正是梁漱溟自己在一次毕业演讲中提到的。大家一定很奇怪,梁漱溟自己作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怎么会说出哲学系实在是误人子弟这样的话呢,这还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