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淮海战役烈士名单(2)

此时,华东野战军发现了南撤的杜聿明集团,于是全面追击围堵,使得敌军四下逃窜,全军混乱,杜聿明不得不暂停整顿。此时,我军乘机进攻,将其包围在一个极其狭小的范围内,敌军屡屡突围均被击退,敌方第十六兵团在突围中全数被歼。此时由于正好平津战役尚未完成包围,于是野战军对敌方进行了为期二十多天的包围修整,期间不少士兵携带枪支前来投降。

至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与冀鲁豫军队两个独立旅一并发动总攻,直至10日下午,杜聿明被俘,我军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

解放军大将粟裕与淮海战役如何

众所周知,根据历史史料记载淮海战役的主要领导指挥官有粟裕、刘邓、陈毅等人,其中粟裕除了是整个战役的主将之外,还是此次战役的最初提议者,是粟裕向毛泽东提出了展开淮海战役这一建设性意见,也是粟裕提出了关于整个战役的统一指挥体制,所以,粟裕与淮海战役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粟裕

粟裕

就连毛泽东也曾经做出“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这样的高度评价,这无疑是对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作战的极大肯定。但是,历史的记录里面并没有给粟裕多少关乎淮海战役的荣誉,而他本人的回忆录里面也几乎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淮海战役的内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有一种说辞是淮海战役根本就不是粟裕领导指挥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而且顾及当时的主要领导者的政治立场,粟裕不敢抢战功,想要为自己的后半生求得一番太平。而根据历史记载,淮海战役的促成确实是粟裕的功劳,而为什么他的荣誉以及现当代一些影视作品中都无从显现这一现象,或许只有他本人才知道了。

不过,据说粟裕临死的时候曾经说过当年的淮海战役就是他所指挥,大概是因为已经知道自己的命数,所以把心里最想说的话说出来了。至于,粟裕对于淮海战役的贡献,就连毛泽东都已经表达了态度,当然也不是随意的一句话,其中的历史渊源大家各自猜去吧。

淮海战役小推车创造的奇迹

淮海战役的胜利,后来被陈毅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句话也一直流传至今。这是因为,只有整整543万民工的支援前线,才会有这场胜利。而民工们主要就是运送粮食和弹药,而他们没有卡车更没有飞机,最多的就是小推车。

支前民工的小推车

支前民工的小推车

淮海战役规模很大,共产党方面投入了整整60万的兵力。古人强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以及弹药才是军队的命根子,是必须得到充分保障的。对于60万的大军,光粮食每天就需要500万斤,最后总共筹集了9.6亿斤;而弹药除了部队自己携带的外,还至少需要补充300万吨。因此,民工支前是必须的。

最后,支前的民工总计有543万,其中大多是临时从战场后方动员起来的。这些民工最后把4.3亿斤粮食运送到了前线。而淮海战役的战场,包括现在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共5省,整整纵横了3000公里。而他们只是民工,他们没有运送的先进工具,所能用的只有扁担和推车,如果这两样也没有那就这能用肩膀扛。据统计,战役中共动用了扁担30万副,推车88万辆。可见民工们最主要的工具还是小推车,所以的确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除了运送粮食和装备,小推车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转运伤员。伤员需要从战场转运到后方医院,为此准备了整整20万副担架。但是不可能一路上都这么抬着,因此有时候担架是放在小推车上拉着的。

解放军淮海战役胜利原因有哪些

淮海战役是我国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同国民党重兵集团之间展开的具有决定性战略意义的决战,最后以解放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解放军在人力物力上都处于下风,却能在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这是因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