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政治家李斯遗言(2)

《秦李斯峄山碑及其笔法》成为后世供人们学习的材料,是李斯为中国书法史做出的卓越贡献,当然这在当时的秦朝来讲也是有莫大益处的,极大的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进步,中国文化的发展。

李斯作品介绍

说起李斯,大家可能都想到的是他是秦国的政治家,他帮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以及在秦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法律。但是大家可能忽视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家和书法家的贡献,他创造了小篆字体,供人们临摹,李斯作品中的文学价值也非常高的。那么李斯的作品有哪些呢?这些作品又有什么精彩之处呢?

《谏逐客书》书法作品

《谏逐客书》书法作品

首先在秦国统一前,各国文字形态意义各不相同,李斯将大篆简化,创造出了一套简单规范的文字,也就是小篆或者叫秦篆,并通令全国使用。之后在秦始皇的命令下,他在泰山、琅琊、会稽等地先后写下了石刻作品,内容精彩,字体美观。值得注意的是在秦统一之前,秦始皇曾经下令驱逐六国的客卿,李斯反对这一决定,向秦始皇上书陈述逐客的弊端,这篇上书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当然这也是李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今天人们知道的李斯作品有:《谏逐客书》、《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等等。

在这里我们主要列举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两句简要分析他作品精彩的地方。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这是《谏逐客书》中的几句被人们传诵至今的名句,意思是,我听说土地广阔才能才更多的粮食,国家打了人才多,军队强士兵才能更加勇猛。泰山不舍弃每一粒土壤,才能这么高大雄伟,江海不厌弃每一条细流,才能如此之深;国君不抛弃每一个人民众,才能成就贤明的美德。

李斯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向嬴政说明逐客的坏处和让各国客卿留下的好处。可谓是形象生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然最后嬴政采纳了他的建议,也才能在短短十年内灭掉了东方六国。“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一句更是历代后人代代传诵称赞不已。

李斯遗药杀韩非的故事

历史上对韩非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李斯遗药杀韩非,还有一种是秦王的疑心杀死了韩非。对于这两种说法,学者们更倾向于第一种。

始皇与李斯画像

始皇与李斯画像

李斯决定为秦国效力,李斯的法家思想很快得到了秦王的重视。韩非子本来是效忠韩国的,但韩国君主对于他的言论并没有采纳,韩非受挫,见同窗李斯受到秦王的重视,决定前去试试。

李斯一直奉行的都是“老鼠哲学”害怕有人威胁到他的地位。秦王本来就十分欣赏韩非,而且韩非比李斯本领大,李斯怕韩非会威胁到他的前途,于是在秦王面前嚼韩非的舌根,而且韩非得罪了同样受到秦王重视的姚贾,在两人的陷害下,韩非不得已吃了李斯留下的毒药,自杀而死。

还有一种说法是,作为同窗,李斯很想让韩非留在秦国,但秦王虽然对韩非的思想表示赞同,但是却不信任韩非,秦王对韩非的到来始终是疑惑的,而且朝臣姚贾又出言陷害,秦王派李斯将韩非子毒死。

韩非子的死因至今是个谜,但是学者们研究时,更倾向于第一种李斯遗药杀韩非,他们认为,秦王贤明,一直想要得到韩非子,甚至为他出兵韩国。不应该不重用他。

在现代抽签占卜中,第十七首便是李斯遗药杀韩非,典故就是来源于此,预示着有人可能因为害怕自己被取代,而处心积虑的猜忌,应该引起重视,多加注意。

李斯后代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