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天祥的评价(2)

宋末三杰

宋末三杰

文天祥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其言行除了依靠史书记载之外,最主要就是通过他的诗歌来了解了。文天祥是状元出身,文采自不在话下,他在战争的间隙写下了不少诗歌,其中的名句也就成了世人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文天祥的名言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数《过零丁洋》中的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这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名句不谋而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文天祥之死正是重于泰山的。另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也是文天祥的名言。文天祥虽被关押在北方的燕京,但所思所想无不是南方的家国安危,他的心就像磁针一样,永远向着南方。“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这是文天祥《正气歌》的开头,一句“天地有正气”正是文天祥一腔正气的流露,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公义自在人间的一种自信。

文天祥流传至今的名言多与抗元有关,这是因为文天祥后半生的主要活动都是抗元。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宋元两国之间的战争不断,虽然南宋物庶民丰,军事科技相当先进,但也没能逃过灭亡的命运。在抗元斗争中,以文天祥为代表的主战派耗尽心力救亡图存,虽未能力挽狂澜,却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介绍

文天祥与张世杰、陆秀夫三人是宋末的杰出人物,其中以文天祥知名度最高,在宋元风云之际,文天祥的英雄事迹鼓舞了很多人,其品格与精神流传至今仍然可贵。

文天祥拒绝降元

文天祥拒绝降元

文天祥与南宋宝佑年间考取状元,和一般人印象中的“文弱书生”不同,文天祥在幼时即崇拜忠义之人,曾放出不得到忠义的谥号就枉为男子汉的豪言。文天祥做官之后,不愿与贾似道、董宋臣等人同流合污,因此受到排挤。不过,文天祥并未心灰意冷,在国家用人之际,他又回到了朝中。

当时的南宋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北方的元朝大军正向江南步步逼近。文天祥率领义军转战东南,攻守之间异常艰辛。公元1276年,南宋的谢太后带着小皇帝投降元朝,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代表宋朝出使元营,不料被元朝丞相伯颜扣留。文天祥与近侍杜浒等十多人连夜奔走,才侥幸逃出,继续组织抗元斗争。不久,文天祥被叛徒出卖,落入元朝大将张弘范之手。

文天祥不愿做俘虏,在北押解去见张弘范的路上吞了龙脑自杀,但没有成功。文天祥见到张弘范,不愿给敌将行礼。张弘范就让他写信给另一位南宋大臣张世杰,劝其归顺。文天祥虽知张世杰不会投降,但也不愿写信,只作诗一首交差,这便是著名的《过零丁洋》。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诗充分表现出了文天祥舍身取义的决心,张弘范见劝降无望,将文天祥押解至元朝的大都。文天祥在大都三年,于元朝的威逼利诱无动于衷,最后被害于菜市口。

文天祥乃一介文人,但力主抗敌,多次身犯险境而志不改,正是“威武不能屈”的典范,连元人编修的《宋史》也赞曰:谁说科举不能出伟丈夫呢?

文天祥的资料简介

南宋末年,宋理宗昏庸无能,宠幸奸相贾似道,致使军国大事步步错漏,最终使大宋江山到了灭亡的边缘。据历史上文天祥的资料显示,文天祥是理宗末年的金科状元,也是贾似道的门生,不过他并不与贾似道同流合污,甚至在起草的制诰中讽刺贾似道,由此被强迫退休,这时的文天祥37岁。

宋理宗画像

宋理宗画像

理宗死后,宋度宗没当多久皇帝就死了,垂帘听政的谢太后继续宠幸贾似道,对文天祥等人的正确朕略方针不屑一顾,这就等于掐断了南宋王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公元1275年,为讨好元朝政府,谢太后下令封已经降元的吕文德为郡王。吕文德是谁呢?想必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对此人不会陌生,他就是南宋驻守襄阳的大将。虽然历史上的吕文德并不像小说中那般窝囊,但在大军压境之际封一名降将为王,无疑是鼓励投降行为。一时间,投降气氛笼罩着整个临安城。以文天祥为首的主战派积极备战,反对投降,谢太后逃跑不及,最终抱着5岁的孙子宋恭帝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