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与惠施两人是知音吗(2)

惠施十事主要是哪些

惠施是合纵的组织人,也是个智慧非常高深的人,他善于明事物和对问题产生辩论。在当时他总是出使各国访问,这也导致了他在各国之间的声望与日俱增。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是他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么一位有智慧的人留下了些什么著作呢?著名的惠施十事指的是什么呢?

惠施画像

惠施画像

一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二是无厚不可积也,其可千里;三是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四是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五是大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六是南方无穷而有穷;七是今日适越而昔来;八是连环可解也;九是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十是泛爱万物,天下一体也。这十事说的都是什么意思呢?

《历物十事》是留下来的很少的惠施的作品中的一个,这十个是单独的命题了。不仅弄不清当时的背景,而且还没有辩证过程也没有辩证方法,后人只能多加猜测,自己归类分别其中的东西。要想探寻事物的大小,就要先摸清宇宙的原理才行。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一定的,在数量上的测量,是不可行的。而在第三条中也阐述了自己认为人人平等的思想主张,天与地卑,否定了人生下来就是有贵贱之分的说法。

其中最出名的还是他的大同小异论,因为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就是绝对的,没有绝对的大,也没有绝对的小。任何事物都是在时时刻刻变化的,没有固定的形态,就不能给一个东西下绝对的定论。还有惠施的“泛爱”思想,影响颇深,因为这个说法包容的很大,而且天地万物尽在其中。

惠施的主要明辨思想是什么

惠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大政治家,他曾经为魏国制定过法律。他的威望在当时各国之间还是很强的,当时魏王总是派他出使各国,他也走遍了各国,思想上也吸取了很多不同的建议。但是他主张的和齐国、楚国联合,但是魏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就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楚国。在回到楚国之后,惠施也是十分好吸取思想上面的知识,那么惠施的主要明辨思想是什么呢?

惠施和庄子

惠施和庄子

惠施继承的邓析的“明辨之学”,他的观点是自己的,叫做“合同异”。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可以算的上是对立和统一的。这些面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因为在任何事情上,都会有着对立的一面,而惠施的眼光就从对立的一面跳到了一样的一面。这是对立又统一的世界,许多的对立面中总会有着相同的地方。他的这些看法在中国古代的逻辑界中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他的看法跳脱出了事物都是有不变性的看法,用发展和长远的眼光看这个世界。

惠施的“历物十事”就有着这些东西的看法和思想,事物有着相同的点也有着不同的点。他敏捷的思维也为后世人留下了一些物质上的宝藏,在不同的事物中找寻相同的点,以及事物的大小也是有小同和大同之分的。这些看法都是惠施领悟到的,他既否定了不变的思想,同时也支持了在不变中找寻变化的思想。

惠子欲之梁写了什么

惠施的才能是各国都很佩服的,在他去接任大梁宰相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事被众人所当为典范,一直流传至今,这个故事就是惠子欲之梁,那么这个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

惠子画像

惠子画像

魏国的宰相去世了,魏王就加急召唤了惠施去接替宰相的职位。在惠子接到诏令之后,就立即日夜兼程的赶往了大梁,着手准备接替宰相的职务。在去大梁的途中因为事情非常急,所以他一个随从都没有带,就这样了一个人赶路。赶了很久的路之后,发现挡在自己途中的是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因为惠施不熟悉水性就不敢贸贸然的下水,但是他又想着魏王和魏国的事情,非常的着急。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过河,但是在过河的时候因为不小心就跌落在了水里面。惠子本来就不熟悉水性,在水中一个劲的扑腾也不见上岸,这个时候有个船家赶来,将惠子从水中救起,这才保住了惠子的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