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为了镇压安禄山叛乱,召回了镇守在边疆的士兵。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边防空虚的状态。西边吐蕃人见唐朝正在内乱,根本无无暇顾及边疆事务,于是他们和安禄山乱兵一起,夺去了河西走廊、陇右。公元790左右,唐朝陆续失去安西北庭,这让岌岌可危的唐朝政权逐渐危在旦夕。除此之外,唐末藩镇割据额局面,也是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以及经济中心南移,百姓赋税加重都是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爆发介绍
安史之乱的爆发就是一场灾难,破坏了整个唐朝的经济、政治和军事。
安史之乱路线图
安史之乱会爆发有着各个方面的原因,这场战争给唐朝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把唐朝由一个壮年摧残成了老年。就好像风中残烛那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吹灭。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给了唐朝一个沉重的打击,是在提醒着唐朝的统治者们,这种统治方式不对,是错误的,没有给老百姓一个能好好生存发展的社会。所以这时候有人站出来,给了这些人一个美好的承诺就会让他们的内心动摇,胆子大的,野心大的,手上权力还大的人就会反,把当时的统治者拉下马,自己称王。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虽然唐玄宗马上就做出了反应,试图阻止这场叛乱。可这个时候唐朝的皇帝不是初期那些勤政爱民的皇帝了,百姓自然也不会是那些拥戴君主的百姓了。唐玄宗失去了民心,就像孟子说过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人会去想帮他,连士兵都是不愿再拼尽全力去战斗了。这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唐玄宗又能如何应付呢?
唐玄宗选择退位,选择逃跑。以杀死自己最心爱的女人,来换取那些将士们为自己卖命。这才在最后赢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
会爆发安史之乱,不仅看到的是那些叛乱者的野心之类的东西,看到的还是一个国家的腐烂,可惜了先辈们留下的基业啊。
张巡在安史之乱中的贡献
安史之乱张巡是唐朝著名的爱国将领,有关安史之乱张巡的事迹至今仍在坊间流传。张巡生于公元708年,卒于公元757年。公元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叛军浩浩汤汤来袭,几个月后,安禄山叛军就已经攻陷洛阳。随后,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将国号定为大燕。安禄山在洛阳称帝的消息不胫而走,洛阳州县的太守、县令早已被安禄山叛军的气势吓得不知所措。
张巡
为了苟活,很多州县的太守,都向安禄山投降,表示愿意臣服于安禄山。公元756年,安禄山派遣燕军首领张通晤攻打宋、曹等州。安徽亳县的太守早已对燕军闻风丧胆,还没等张通晤来攻时,亳县太守杨万石就向燕军投降。此时,真源县在杨万石的管辖范围之内,而真源县的县令就是张巡。张巡得知杨万石投降后,十分愤懑,为了保全真源县,张巡联合河南兵马抗击安禄山叛军。
公元756年二月,叛军令狐潮率兵攻打张巡所在的雍丘,张巡用计打败了叛军一次又一次的来袭。面对声势浩大的叛军,张巡和许远率兵前往睢阳,睢阳是军事要塞之地,只要能守住睢阳,就能为唐玄宗争取对付叛军的时间。张巡、许远誓死守卫睢阳,在粮草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张巡和许远一次次打退了叛军,镇守睢阳长达数月。在张巡和许远的指挥下,有效地遏制了叛军南进,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
安史之乱的发动者是谁
安史之乱,这次战争的命名并不是用年号或者是地点,而是用叛乱者的姓氏。安史之乱发起的叛乱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就是用了安禄山的“安”和史思明的“史”来组成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路线示意图